達依村

達依村

達依村位於寶華鄉境東南部,距離俄垤村委會6公里,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6.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60元。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位於寶華鄉境東南部,距離俄垤村委會6公
村莊一角
里,距離寶華鄉政府駐地 23公里。國土面積有 1平方公里,海拔1750 米,年平均氣溫13.1℃,年降水量1485.3 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04 畝,其中人均耕地1.3 畝;有林地292.85 畝。全村轄 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0 戶,有鄉村人口224 人,其中農業人口224人,勞動力14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28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6.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6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收入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著力發展芭蕉芋、棕櫚等種植業。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4、開展科技培訓,提高民眾科技意識,培養科技示範戶。5、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遊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304畝(其中:田97畝,地207 畝),人均耕地1.3 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
棕櫚
地292.85 畝,均為生態林,其他面積903.15 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水稻、玉米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1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0.07%。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6.1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59萬元,占總收入的90.34%;畜牧業收入1.8萬元,占總收入的4.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81頭,肉牛4頭,肉羊7頭);漁業收入0.06萬元,占總收入的0.1 %;林業收入1.25 萬元,占總收入的2.17%;第二、三產業收入0.71萬元,占總收入的0.58%;工資性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0.72%。農民人均純收入1660元,農民收入以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1人(占勞動力的13.79%),在省內務工27人。該村計畫大力發展芭蕉芋、棕櫚產業。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電話。全村有50戶均飲用井水,存在飲水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村中田園
100 %)。有5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30 %和16%)。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 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畝,有效灌溉率為16.45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2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 公里,距離鄉衛生院 2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1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1戶,共鄉村人口225人,其中男性131人,女性94人。其中農業人口225人,勞動力15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達依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寶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6.00公里,距離中學2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9.2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394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女黨員2人。 團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沿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3、 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4、本村沒有固定集體收入。5、人民民眾文化水平、綜合素質較為低下,科技意識淡薄。。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著力發展甘蔗、木薯等種植業。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4、開展科技培訓,提高民眾科技意識,培養科技示範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