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渠化

道路渠化

道路渠化是一種採取設定交通島或者交通標線、設立標誌來疏導、引導道路交通流,並使交通流暢,達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行車安全,確保過路行人安全的目的。

簡介

城市交叉口設計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統規劃設計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是一項精細、系統的工程,要考慮到道路等級交通流特徵、道路景觀、道路斷面,通過渠化設計,運用渠化島導流線等交通設施,理順各種交通流向,配合信號控制,保證人與車輛安全、順暢地通過交叉口,對於保障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有顯著效果。

渠化交通要優先保證主要運行方向車流的暢通;控制車輛匯流、分流或穿越處的角度和位置。利用交通島的布置,控制車速,防止超車,並在其上設定交通標誌以及作為行人過街時避車用的安全島,儘量縮短車輛和行人在路口的通過距離和通過時間。利用交通島的布置,防止車輛在交叉口轉錯車道。

設計原則

交叉口渠化設計是一個複雜的設計過程,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如:車流量,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等要素。設計時應該以合理的預測以及充分的現場調查數據為基礎,根據具體的地理位置,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以解決交叉口交通壓力。綜合起來有以下幾條原則:

符合規範

渠化的所有設施,設交通島、劃線、建立各種標誌,均應按國家有關規範的規定進行;其位置、顏色、尺寸大小、形狀及高度等均應嚴格依據規範或標準的規定進行,不能隨意變更或改動。

保證視距

平面交叉口渠化應充分保證各方向各車道車輛和行人的視距,交叉口附近的所有綠化栽植和街道上的市政公用設施均應以不阻擋視線、不妨礙視線為原則,凡妨礙視線的建築或綠化均應拆除或砍伐以確保行車的視距要求。

位置合理

各種交通島的位置應設在行車軌跡最少通過的死點處。一方面不妨礙行車;另一方面,減少交叉口多餘面積,限制或控制車輛活動範圍,固定行車軌跡線,減少衝突區。可因地制宜,適當變動,但在任何時候,都應保證交叉口行車和行人的安全和通暢。

交叉口特點

交通方式複雜、交通組織困難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構成,直接影響到城市交通。交通方式中步行和腳踏車所占比例較大城市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交通壓力。進而加劇城市交叉口交通組成的複雜度,特別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矛盾比較突出,而且電動車速度介於腳踏車和機動車之間,它們之間也存在著矛盾衝突,因此,在交叉路口的交通方式構成比較複雜,有人、有腳踏車、有電動車、有機車、有機動車等,且行駛速度各不相同。這種特殊的情況也將導致城市交通交叉口設計的特殊性。

交叉口空間有限

交叉口位置固定,空間資源並不充足。城市的道路空間資源中交叉口的面積大小直接影響到渠化的方式與方法。一些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面積比較大,這就可以為採用一些比較特殊的渠化方法提供可能;相反,交叉口面積較小,則會給渠化設計帶來一定麻煩。

交叉口非機動車成分

在一些城市交通方式中非機動車比例占得相當大,這樣在設計交叉口時就要特別重視非機動車對交叉口交通影響。

設計方法

導流島的設計

渠化交叉口導流島通常布置在交叉口內車行道的“死區”,即行車軌跡很少壓到的空間範圍或不作行車之用的區域。導流島一般設在較大的、不規則的、複雜的交叉口上,它將進入交叉口的不同方向的交通流指引到不同的車道或者是規定的線路上,以防止車流偏離方向。導流島除了起到誘導、分離交通流的作用,還可以兼作安全島和分車帶。導流島的大小必須保證駕駛員能夠清楚地確認其存在和易於識別。

非機動車交通的渠化設計

腳踏車交通是我國城市交通的一大特點,除個別城市腳踏車不多外,其他不同規模城市的出行方式構成中,腳踏車出行均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據腳踏車交通的基本特性、腳踏車在交叉口的渠化設計原則和提高通行能力等方面的考慮,為了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時間和空間資源,交叉口內腳踏車通行空間最佳化設計方法,可採用以下渠化方式。

(1) 右轉專用車道

利用現有的路面開闢專門用於右轉的腳踏車車道。在右轉非機動車流量較大,且交叉口用地條件許可時,應給右轉非機動車交通流劃分專用通行區域或車道;以設定綠化島、交通島、隔離墩或地面標線等手段,與其他非機動車的行駛空間加以區分。

(2)停車線提前

根據腳踏車起動快、騎車人急於通過的特點,將路口機動車與腳踏車停車線分開劃定並使其前後錯位,腳踏車停車線儘量前移,移動距離視流量大小而定,一般在3~5m。

行人過街的渠化設計

在較大的交叉口,行人過街距離過長,可考慮在人行橫道中部設定行人過街安全等待區。具體設計方法為:

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

利用分隔帶做行人安全等待區,並保留端部1~2m 的分隔帶,對駐足的行人起保護作用。

無中央分隔帶的道路

可通過壓縮進、出口車道的寬度設等待區,並以黃色標線醒目標出,確保行人在綠燈周期無法一次過街時在路中安全駐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