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原價:24.00元
作者:李晨陽 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065427
頁碼:23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出版時間:2005-6-1
印刷時間:
字數:211000商品標識:9019742
編輯推薦
這本書是比較哲學的一個令人注目的成果。它對哲學的一些根本問題做出了富有洞察力的闡述。涉及面廣,通俗易讀,意義深遠。
——《倫理學》
這本書對比較哲學做出了非常有價值的貢獻。
——《選擇》
李晨陽這本書是對比較宗教哲學的重要貢獻。它博學而細緻入微,論證極為卓越。此書絕不僅僅是一系列比較哲學的論文。它提出了關於儒家與民主的一個新觀點,並對此做了系統的論述。作者的觀點是嚴肅的,並提供了極其嚴密的論證。
——《美國宗教學學會會刊》
無論對專家學者還是初學者,這都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和挑戰性的著作。作者對亞里士多德和海德格爾的豐富討論,為對語言、倫理、宗教和正義的探討奠定了基礎。此書對推動和保持東西方的對話有深遠的意義。
——《道:比較哲學雜誌》
作者簡介
李晨陽,生於山東煙臺,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學士、碩士學位,1984年留校任教,後赴美國留學,1992年獲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中部華盛頓大學哲學教授、系主任,中國安徽大學特聘教授:曾擔任北美中國哲學學者協會首任會長(1995-1997)。主要著作有The Tao Encounters the West:Explorations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The Sage and the Second Sex:Confucianism,Ethics,and Gender等,以及數十篇哲學論文。其著作和文章曾被哈佛、哥倫比亞、多倫多等著名大學用作教材。
目錄信息
致謝
導言
第一章 存在論:物之多邊存在與實體的獨一存在
第二章 真理論:作為存在的真與作為命題的真
第三章 語言論:語用學與語義學
第四章 道德論:儒家的仁與女性主義哲學的關愛
第五章 家庭論:義務中心觀與權利中心觀
第六章 宗教論:多元參與和排他主義
第七章 正義論:儒家價值觀與民主價值觀
結束語
參考書目
索引
書摘
中文版序言作者翻譯自己寫的書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我相信,所有這樣的過程都免不了某種程度的改寫甚至部分的重寫.就本書而言,首先是因為它是一本比較哲學的書,其英文的讀者群跟中文的讀者群有不同的背景和需要.有些必須對英文的讀者群做詳細交代的問題,則不必對中文的讀者群做詳細的交代.反之亦然.比如,對某些中文詞和英文詞的翻譯問題,只有對一方面的讀者做交代的必要.所以,本著對讀者的尊重和負責的精神,我在中文版里在內容上做了相應的調整.其次,幾年前寫的書,現在看上去,總覺得有些表述不夠好,不夠準確,難免要做一定程度的修改.從積極的方面看,作者翻譯自己寫的書時有一般翻譯者所沒有的靈活性和主動權.從消極的方面看,則有一個忠於原著的問題.這裡,在允許表述方面的一定程度的靈活性的同時,我力求在基本觀點上忠於原著.好在我對所討論的主要問題的立場和觀點基本沒有變化. 對於哲學工作者來說,其作品能得到同行的誠摯對待,能得到各路學者們的認真的評論和批評,是值得慶幸的事.自本書英文版1999年出版以來,曾受到不少學界同仁的注意,至少七八家英文學術期刊發表了對該書的書評.北美中國哲學學者協會曾在美國哲學學會2002年底的費城年會上就本書組織專場討論會.美國著名哲學家南樂山(Robert Neville)在美國宗教學會的機關刊物上就此書發表了長篇評論,一方面做了令作者汗顏的讚揚,認定本書在關於儒家與自由主義的民主的關係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觀點”,同時也從“波士頓儒家”的角度對我的觀點提出了中肯的批評.其他學者也在這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評論和批評.除了本書關於儒家與自由主義的民主的關係問題的討論,第四章關於儒家倫理學與女性主義倫理學的關係的討論也是本書頗有爭議的一章.到目前為止,數家有影響的英文學術期刊已經發表了與此觀點商榷的文章.現在,此書的中文版與讀者見面了.作者希望它能得到像英文版所得到的那種讀者的垂顧,希望得到學界同仁的認真的評論和批評. 據說,詩人元帥陳毅曾經跟人開玩笑,說他在軍人面前稱自己是詩人,在詩人面前稱自己是軍人,所以兩邊的人都不能難為他.其實,陳毅既是一個很好的詩人又是一個了不起的軍人.我想,這主要是因為他不但可以跟軍人談詩,更能夠跟軍人一起談軍事做軍事,不但能夠跟詩人談軍事,更能夠跟詩人一起談詩做詩.當然,這並不排除有的人只限於“在軍人面前談詩,在詩人面前談軍事”.搞中西比較哲學研究的人兼顧中西,不免有“在軍人面前稱詩人,在詩人面前稱軍人”的嫌疑.要打消這種嫌疑,我以為最好的辦法是去“跟軍人談軍事做軍事,跟詩人談詩做詩”.本書過去有機會接受西方學界的批評檢驗,現在又有機會接受中國學界的批評檢驗.到底如何,最好還是由“軍人”去檢驗“軍人”,由“詩人”去品評“詩人”吧.從積極的方面看,“軍人”看“詩人”時,往往會發現“詩人”看“詩人”時所看不到的東西,“詩人”看“軍人”時,也往往會發現“軍人”看“軍人”時所看不到的東西.從中國的文化背景看西方的文化,會發現西方人“只緣身在此山中”而忽略的東西,學習了西方文化之後再回頭來看中國的文化,也可以發現原來在國內時“只緣身在此山中”而熟視無睹的東西.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面給人以啟發. 在書籍雜誌汗牛充棟的今天,如何寫有意義的書對每一個作者都不能不是挑戰.我的基本原則是力圖控制寫作的篇幅,在不得不進行展開討論時展開討論,以突出重點,其他地方則力爭做到點到為止.這樣做難免會給讀者留下問題.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它可能是更多的人參加討論的開始.我希望這本小書能讓讀者對有關問題更感興趣,能吸引更多的學者參加我們的討論. 我願藉此機會感謝張志剛教授.張祥龍教授和錢廣華教授.志剛兄不厭其煩的督促和鼓勵使我放下手上其他的活,終於完成此任務.祥龍兄在德國學術訪問時於百忙中閱讀了譯稿,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還為此書做了代序.錢教授通讀了中文譯稿,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又在我今年夏天訪問安徽大學時親自到賓館裡與我交談,真摯之情,令人感動.希望這本書的最後定稿不讓他們太失望. 李晨陽 2004年10月於愛倫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