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①。大小多少②。報怨以德③。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④,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譯文
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於小,多起於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聖人始終不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就終於沒有困難了。
注釋
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此句意為把無為當作為,把無事當作事,把無味當作味。
2、大小多少:大生於小,多起於少。另一解釋是大的看作小,小的看作大,多的看作少,少的看作多,還有一說是,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
3、報怨以德:此句當移至七十九章“必有餘怨”句後,故此處不譯。
4、不為大:是說有道的人不自以為大。
引語
本章旨在闡發“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也可以說是一種處世哲學。老子講“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道理。從前幾章的內容來看,老子反對以煩瑣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腳限制和擾亂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採取順應自然的態度,必須以平靜的思想和行為對侍生活。他提醒人們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是從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難的。
評析
老子理想中的“聖人”對待天下,都是持“無為”的態度,也就是順應自然的規律去“為”,所以叫“為無為”。把這個道理推及到人類社會的通常事務,就是要以“無事”的態度去辦事。因此,所謂“無事”,就是希望人們從客觀實際情況出發,一旦條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這裡,老子不主張統治者任憑主觀意志發號施令,強制推行什麼事。“味無味”是以生活中的常情去比喻,這個比喻是極其形象的,人要知味,必須首先從嘗無味開始,把無味當作味,這就是“味無味”。接下來,老子又說,“圖難於其易”。這是提醒人們處理艱難的事情,須先從細易處著手。面臨著細易的事情,卻不可輕心。“難之”,這是一種慎重的態度,縝密的思考、細心而為之。本章格言,對於人們來講,無論行事還是求學,都是不移的至理。這也是一種樸素辯證法的方法論,暗合著對立統一的法則,隱含著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的法則。同時,我們也看到,本章的“無為”並不是講人們無所作為,而是以“無為”求得“無不為”,他說“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這正是從方法論上說明了老子的確是主張以無為而有所作為的。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