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共戒者,謂修學禪定有成者,依其定境之修證,分別能伏三界貪瞋痴,不依佛所制定戒相而持戒,依定之有漏功德而不違佛戒,與定相應故,名定共戒。廣義來說,道共戒亦是定共戒,因為親證三乘菩提不退者,於所證心得決定,因與道相應而能安住,故決定不移,轉依所證,所得解脫、智慧之功德必符合所證;例如大乘菩薩證悟之後,轉依如來藏而行,第八識如來藏乃是法界之實相、萬法之根源、因果之根本,菩薩證悟而心得決定不退,名持道共戒,因決定故,亦可同時名之為持定共戒者。
相關詞條
-
戒
戒(sãla):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義,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質、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戒有時也作為學處的別名,如在家學處包括五戒(...
戒(sila) 詳細釋義 基本字義 漢英互譯 典故 -
三堂大戒
三壇大戒為漢傳佛教出家僧人受戒儀式;依初壇、二壇與三壇正授,分別得到沙彌(尼)戒、具足戒、菩薩戒的戒體。
儀式簡介 相關內容 -
四十八輕戒
輕戒,謂指為防犯輕垢罪所制定之戒條。此一名稱,諸經所說不同。《梵網經》稱為輕垢,《菩薩地持經》、《優婆塞五戒威儀經》名為突吉羅,《瑜伽師地論》翻為惡作,...
來源 釋義 內容 -
度戒舞
“度戒舞”是瑤族“度戒”儀式中系列舞蹈的總稱。度戒舞主要以鼓點進行伴奏。
-
別解脫戒
又名別解脫戒律,別解脫是戒法的別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的惡業,別別解脫,故名別解脫,因合於律儀,故又名別解脫律儀。別解脫戒,出家眾必依師受。別解脫戒命終即...
簡介 詳解 -
戒體
‘戒體’指經由作禮乞戒等儀式所引發的內心持戒功能。也就是指受戒後所產生的防非止惡的力量;它是佛教所謂的一種拘束內心且持續存在的神密效力。
基本簡介 參考資料 文獻記載 各派學說 注釋 -
菩薩戒經
佛經名,姚秦羅什最後譯出梵網經中之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題曰梵網經盧遮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
簡介 佛經全文 -
二戒
戒律有十一條,其中包括性戒與遮戒、定共戒與道共戒、止持戒與作持戒、善戒與惡戒、世間戒與出世間戒、聲聞戒與菩薩戒、作戒與無作戒、權戒與實戒等。
性戒與遮戒 定共戒與道共戒 止持戒與作持戒 善戒與惡戒 世間戒與出世間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