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季節

過渡季節

季節是每年循環出現的地理景觀相差比較大的幾個時間段。兩個溫,濕等性質相差甚遠的季節,稱為過渡季節。一年中的春季,秋季被認為是過渡季節。

劃分

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農曆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叫春節。
上述幾種方法雖然簡單方便,但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同一天進入同一個季節,這與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按照上述劃分方法,3月份已屬春季,這時的長江以南地區的確是桃紅柳綠,春意正濃;而黑龍江的北部卻是寒風凜冽,冰天雪地,毫無春意;海南島的人們則已穿單衣過夏天了。為使四季劃分能與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們生活節奏相吻合,氣象部門採取了候溫劃分四季法。

候溫劃分法

這種劃分法是以候(五天為一候)。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溫度指標。當候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上時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時為冬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為春秋季。從10℃升到22℃是春季,從22℃降到10℃是秋季。

季候特點

春季與秋季均為過渡季節,冷暖空氣勢力相當,而且都很活躍。王安石曾經用這樣一首詩描述對春天氣候的矛盾心情:“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描述春天天氣變化多端。春季秋季的氣候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氣溫變化幅度大

人們一般把春季作為一年之始,萬象更新,生機勃勃,但是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氣變化幅度最大的時期,是氣溫乍暖還寒和冷暖驟變的時期。春季一天中的氣溫差異最大。

秋季為入冬前的過渡季節,易受到冷空氣影響,氣溫也變化異常,早晚溫差加大,秋季開始,白天漸短,黑夜漸長,氣壓升高,氣溫下降。

(2)空氣乾燥多大風

春季正處於大氣環流調整期,冷暖空氣活動頻繁。除了氣溫變化幅度大之外,空氣乾燥並多大風天氣也是另一特點。春季是冬季與夏季的過渡季節,冷暖空氣勢力相當,而且都很活躍,所以經常出現大風天氣,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其特點是南北大風交替出現,風力較大。一般來說,5月份後,南北大風頻繁的現象才能好轉。一次大風天氣的到來,帶來了冷空氣,氣溫下降,同時降低了空氣濕度。

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乏水分,易出現“秋燥”,所以秋季的保健重點在潤肺。

(3)北方多沙塵天氣

春季隨著氣溫的回升,若前段時間降水偏少,地面乾燥,當大風來臨時,極易出現沙塵天氣。氣象上把沙塵天氣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在我國北方地區,每年的三、四月份還是沙塵天氣的多發期。

沙塵天氣發生的結果就是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急劇增多,特別是對人體有害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也急劇升高,從而導致空氣品質下降。

(4)南方多陰雨天氣

中國初春或深秋時節接連幾天甚至經月陰雨連綿、陽光寡照的寒冷天氣。又稱低溫連陰雨。

南方,春季常陰雨連綿,低溫與暖溫交替出現,陰雨季節,濕氣較大,容易引起風濕性關節炎,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對人的心理疾病影響很大,因此春季應特別重視順應自然適應氣候的變化。

養生保健

春季養生

一、每日宜早臥早起,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

二、加強鍛鍊。每天起床後堅持到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早鍛鍊,持之以恆可精神飽滿、神清氣爽。

三、早餐要攝取較多的熱量 養成每天早餐攝取大部分熱量食物的習慣,以便供給人體充足的熱量。

四、平衡飲食。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以滿足春季因人體代謝旺盛而蛋白質需求的增加。

五、吃一些稍微有一些辛味的東西,如蔥、生薑、韭菜、蒜苗等;飲食要清淡,油膩的菜餚可使人飯後產生疲憊現象。

六、多吃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功能的胡蘿蔔、菠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黃綠色蔬菜.

七、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例如枇杷、梨、核桃、蜂蜜等有助於減輕症狀。

八、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既可中和體內酸性產物,又可補充維生素。例如葡萄乾,桔子,香蕉,蘋果中都富含這種礦物質。

秋季養生

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秋氣應肺,而秋季乾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便秘等症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而養陰的關鍵在於防燥,這一原則應具體貫徹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秋季,在燥氣中還暗含秋涼。人們經夏季過多的發泄之後,機體各組織系統均處於水分相對貧乏的狀態,如果這時再受風著涼,極易引發頭痛,鼻塞、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症狀,甚至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對這種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注意防涼。

秋季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所以,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來養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起居養生:秋季應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涼而傷及肺部。

精神養生:保持內心寧靜,情緒樂觀,舒暢胸懷,拋開一切煩惱,避免悲傷情緒,是秋季養肺的一個好方法。

房事養生:在秋季應注意順應自然界收藏的規律,節制房事,蓄養陰精。

飲食養生: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蘋果、橘子、山楂、獼猴桃等,以收斂肺氣;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等,可避免發散瀉肺。銀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潤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養收,可適當喝些雞湯、骨湯等。

運動養生:秋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如登山、打太極拳、游泳等,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

藥物養生:秋季藥補的基本原則應以滋潤為主,忌耗散。常用的藥物有西洋參、沙參、芡實、玉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乾地黃等。

飲食調養:秋季飲食調養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飲食宜養陰,滋潤多汁。

防病保健

過渡季節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天氣多變忽冷忽熱,適宜多種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若不注意健康保養,很容易患上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要注意採取積極預防、綜合控制的措施。常見傳染病如:

1、流感症狀:一般表現為發病急,有發熱、乏力、頭痛及全身酸痛等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輕

2、風疹症狀:臨床特點為低熱、皮疹和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症狀輕。

3、肺結核症狀: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盜汗、全身不適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4、流行性腮腺炎症狀:以腮腺急性腫脹、疼痛並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為特徵。

5、水痘症狀:全身症狀輕微,皮膚黏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泡疹與痂皮。

6、麻疹症狀:症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及皮膚出現斑丘疹。

7、流腦症狀: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黏膜瘀斑、煩躁不安,嚴重者可出現頸項強直、神志障礙及抽搐等。

在傳染病防治方面應儘量做到:

1、要注意適度開窗換氣。要注意保持室內溫度的相對恆定。早晨要注意開窗換氣,吐故納新,經常保持室內衛生清潔、空氣新鮮。

2、要注意適時增減衣服。過渡季節的天氣乍冷乍熱,變化多端。同時,人體抵抗力也處於低下的狀態。因此,一定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的發生。

3、要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春秋兩季是進行戶外活動的最佳季節,要儘量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戶外活動。

4、要保持日常生活規律。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處事不要過激,應做到心胸開闊,心平氣和,情緒樂觀,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5、要避免多去公共場所。公共場所人多嘈雜,空氣污濁,是傳染病流行的重要場所。患有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人,要自覺不到公共場所去,以免傳染給他人。

6、要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飯前便後、外出歸來要立即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最好每天用清水洗眼睛、鼻腔兩次以上,保征眼和鼻的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手絹捂住口鼻,不要隨地吐痰。

7、要經常翻曬衣服被褥。衣服被褥潮濕之後容易孳生病菌。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有效地殺滅病菌。因此,要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留衛生死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