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漕中學

運漕中學

運漕中學位於一個有千年歷史的運漕古鎮,創建於1958年,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學校建築總面積達12000多平方米。基礎設施有兩幢教學樓、一幢綜合實驗樓、兩幢學生公寓樓,兩幢教師宿室樓,運動場、體育室、學生食堂、一個年產值60萬元的校辦印刷廠,4000平方米綜合樓正在建設中。

基本信息

運漕中學簡介

運漕中學位於一個有千年歷史的運漕古鎮,創建於1958年,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學校建築總面積達12000多平方米。基礎設施有兩幢教學樓、一幢綜合實驗樓、兩幢學生公寓樓,兩幢教師宿室樓,運動場、體育室、學生食堂、一個年產值60萬元的校辦印刷廠,4000平方米綜合樓正在建設中。學校現有微機室、一個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室、並加入遠程衛星教育網,齊備而先進的教學設施完全滿足了現代教育的需要。此外,為了適應新形式的辦學需要,學校新征了47畝土地擴大學校操場。

幾十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辦學宗旨,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奮鬥目標,以“勤奮、文明、進取、創新”為校訓,在生源質量逐年下滑的情況下,苦練內功,強化管理,走出一條適合農村普通高中發展的健康之路,教學效果明顯,高考本科數一直保持上升勢頭。

運漕中學 運漕中學

在學生管理上,學校注重學生全面的素質培養,加強養成教育,注重夯實基礎,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努力挖掘潛力,努力為學生創設安全、安靜、安心的學習、生活氛圍。此外,在高中部學校還實行了獎學金制度,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了濃厚的學習風氣的形成。

建設教師隊伍 詮釋特色內涵

當今的運漕中學,重點放在內涵發展上,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富有敬業精神、業務精湛,既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又有改革創新意識,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相對穩定而又充滿活力的一流教師隊伍,適合經濟時代發展需要和21世紀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

學校一直把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放在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構建了以學校為主陣地的教師繼續教育系統的創新體系,真正使廣大教師不斷發展,自主發展、自動發展、持續發展。

對於青年教師培養,學校要求青年教師走上崗位後三年內必須過五關:思想品德關、教學技能關、教材教法關、教育管理關、教育科研關。為此,學校有計畫地組織青年教師外出觀摩學習,還鼓勵教師通過函授、自考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目前該校近90%的教師已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本科學歷。此外,學校還讓教研組牽頭,通過手把手的教,讓青年教師儘快成熟起來。在年輕教師中實行“1357”工程,即一年內成為合格教師、三年內成為成熟教師、五年內成為骨幹教師、七年成為能搞科研教師。努力貫徹縣局規定開展的“三個一”活動,讓教師在學習、研究中共同提高。

學校制定並實施了《崗位工作量津貼制》、《中高考獎勵辦法》、《教學、教輔工勤人員工作量化考評方案》等等,獎優罰劣,對各個崗位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動態管理,營造了一個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教學氛圍。

教而不研,則教必失之於膚淺;研而不教,則研必失之於深晦。因此,學校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骨幹教師為課題研究的帶頭人,廣泛發動全校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始終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辦學思想,本著教育巨額眼的“四個統一”的策略,即:教育科研與學校的整體改革和發展相統一;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相統一;教育科研與師資隊伍建設相統一;教育科研與教育專家的指導相統一。以科研為先導,鼓勵教師積極從事教育科研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帶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幾年來,教師在省、市級以上報刊發表論文百餘篇。

注重教育質量 打造特色品牌

德育教育是學校整體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以思想政治教育課為依託,把德育教育內容較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並利用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電視等,廣泛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了校園環境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提高了學生“自尊、合作、激勵、競爭、寬容、誠實”的內在素質。

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該校在辦學過程中的一大亮點。學校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鼓勵學生“培養理想、追求一流”,找準前進的方向;為學生設定了吃苦訓練及學習的挫折訓練,培養堅韌頑強的品質;精心組織各種活動,促進學生最佳化品質、完善人格;著眼於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以提高學習效率,學習的能力、創造的能力;促進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發展、學會創造;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培養。

課堂是實施素質的主渠道。多年來,學校致力於教學模式的變革,確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為核心,以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本,全方位的改革,形成了包括師生關係、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方法等在內的創新型教育教學模式;逐步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從根本上改變課程設定單一、僵化,逐步實行多元化的課堂設施,除學科課堂外,積極舉辦藝術文化節開發學生們的藝術潛質,開設活動課程、綜合課程和實踐性課程,充分發掘學生的特長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回眸歷史,點擊輝煌,追求昔日輝煌足跡;面向未來,直瞰風雨,駛向卓越辦學的彼岸。如今,含山縣運漕中學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鼓勵下,雄心不已、承載光榮與夢想,征途飛歌、繼寫輝煌與榮耀,努力用心血與汗水譜寫出更加壯麗的教育詩篇!

運漕中學五十年歷程

篳路藍縷開天地

十年坎坷苦追尋

百花盛開春意暖

勵精圖治繪新篇

含山縣南端,裕溪河北岸,一所農村完全中學五十年來驕傲地坐落在古鎮運漕的西街,她浸潤於凌家灘古文化餘韻,沐浴著小鎮千年古風,伴著時代的步伐,一路走來,形成了自己獨特辦學傳統,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她就是運中人魂牽夢繞的學校—運漕中學。回顧運中半個世紀的光輝歷程,追憶運中五十年的閃光足跡,我們不禁感到無限榮耀和自豪。從初始創建到逐步壯大,運漕中學以滿腔的熱忱奉獻於含南及周邊父老鄉親,為含山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篳路藍縷開天地(1958—1965)

1958年,全國反右運動擴大化後,迎來了盛極一時的浮誇風時代,“一切大辦”狂潮一浪高過一浪,“大辦工業”、“大辦綱鐵”、“大辦農業”、“大辦科技”等等,全國人民都“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大辦教育”也應運而生,當時 “全黨辦教育”,“全民辦教育”,運漕中學就是在這樣的紅潮中誕生的。

1958年金秋,運漕中學在培德國小的校址上建校辦學(培德國小解放前系天主教會所辦,解放後改成民辦學校,後與漕川國小一起並歸運漕國小),校名全稱為“安徽省含山縣運漕初級中學”。學校占地為原培德國小的整個範圍,即教堂之東一塊小操場,西面以教堂西牆為限,北面以大溝為限,南以大門臨街以街道為限。招生後,教室即原國小教室,師生同住臨街十幾間小房子與教堂里。1959年秋後開始,又用時近三年,擴大學校面積,改善辦學條件,在政府的發動下,學校用低廉的價格徵用學校東邊幾百間民房,即從老公社機關圍牆向西至原食品公司的禽蛋廠西牆,南沿臨街這一區域。這一時期,師生們情緒飽滿,熱情高漲地投入到學校的擴建勞動中。他們拆舊房,平操場,挑燈夜戰,夜以繼日,建起兩排校舍,前排為男生宿舍,後排為教室,建築面積近兩千平方,新區與原校園連成一片,校園占地面積擴大一倍。擴建期,時任總務主任的程鼎如主任將自家拆樓的木料、磚石全部無償獻給學校,用於校舍的屋樑、門窗等建設,廣受時人褒揚。

初建期,學校管理機構設定齊全:教導處、總務處、黨支部(1960年建)、團總支,另有學科教研室、學生會。校長為洪家國,副校長為邵業良,各部門負責人分別是:教導主任謝惠民,後為葛廣震,副主任胡長琪、張同餘;總務主任程鼎如、成乃明;團總支書記陳良文。工作人員有:教務員過常青、張如葆、陸大發,會計員王紹祖、張錫兆、刁節枝、尹國華、嚴慎德,工友成正亭、范增平,炊事員王三多、楊定珍、高翠英、張傳根、吳華英,校醫室校醫吳宗海、周良。課任教師有趙仁豪、張曾平、汪仲奎、謝仕彰、張同餘、楊以昭、張邦寧、熊恆木、宋邦國等。1959年後一批蕪湖、無為師範畢業生陸續分配至運中,他們是寧世貴、趙文景、宋志廣、王繼林、王慎為、徐應茀、曹金堂、黃其默、趙仕將、宋如傑、胡之友、趙善武、魯良緒、王世源、孔令波、程理忠、程志明等。

1958年首屆學生面向全縣招生,共招學生200餘人。其中有周邊無為、和縣、巢湖等部分縣的學生在校就讀。設定班級4個,一個勞動班、三個升學班,班主任為趙仁豪、張曾平、熊恆木、張同餘,楊以昭老師也曾經短暫擔任班主任。

建校初,辦學條件極為艱難,可謂一無校舍,二無教師,三無經費(縣裡僅給創辦費三千元)。在校師生睡的是通鋪,晚上辦公、學習點的是煤油燈,但在校師生並未被困難嚇倒,他們豪情滿懷,幹勁沖天,以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抒寫著運中開創時期的壯麗詩篇。

1958年4月、6月,中共中央兩次召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確定黨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此時,“大躍進”之風已刮進校園,浮誇風泛濫,學校隨全國人民一道,全面停課,大辦綱鐵。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洗鐵砂、建高爐,以窗戶鋼筋檔、廢鐵為原料,以門框、樹樁為燃料,全面投入煉鐵勞動中,教育教學活動受到衝擊。

浮誇風后,隨之而來的是“共產風”。1959年3、4月份,學校出現了糧荒,師生口糧由原來的三十斤、二十八斤降至最低時的十八斤,糧站供應的大米只有幾斤,其餘多是山芋乾和經過破碎的山芋藤粉、花生殼粉、油餅粉。師生生活難以維繫,口糧不足,生命不保,學校只得組織師生下田勞動,生產自救,學生不得不以自己的嫩弱的身軀投入到繁重的生產勞動中。當時農村田地荒蕪,學校趁此向潘橋大隊要地幾十畝(六二年時,大隊要回不少田),學校還建起兩塊蔬菜基地:黃墩的周巷基地和鎮東的“白骨塔”基地。各班分批住紮基地,教師隨班參加勞動。由於災害,村野悽慘之景目不忍視,洪家國校長從基地回校,感於途中所見,信筆感慨“斷牆殘壁顯,黃蒿比人高。野草脹破田,不見一棵稻。偶有人來望,骨瘦如柴草。學子家住大圩灣,十室九空不敢報。挖薺根、挑野蒿,撈浮萍,揪樹梢,人人弄到一小筐,回校大可吃一飽。”由此可見一斑。由於生產管理得法,學校糧倉儲米幾萬斤,不僅維持了師生的生計,還曾一次性借給潘橋行政村“救命米”3000斤,救活了生命垂危村民多人。洪家國校長因此事而倍受相關領導指責,終因善行可嘉,躲過“右傾”一劫。

為解決學校經費不足問題,學校組織了勤工儉學活動,組織師生到東關勞動,為東關陶瓷廠挑送瓷土,每班級一個月輪換一次。這是1960年年底,師生們打起背包,徒步幾十華里,在東關車站邊搭窩棚,睡地鋪,戰嚴寒,大年三十,師生們仍不願回家,在東關輪船碼頭為別人從船上卸黃沙。除夕之夜,有家不歸,吃的是稀飯,睡的是單被,但師生們依然幹勁十足,毫不抱怨,這就是有名的“戰東關”。

三年困難期,在辦學極為艱難的條件下,學校一面生產自救,所有師生的生命得以保存;一面擴建學校,擴大了面積,興建了校舍;同時從1960年下半年,強化了教學管理,教育教學活動趨於正常。當時開設的課程有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音樂、體育、美術,不僅課程開齊開足,還改善了教學設施,配備了教學儀器。教學儀器均為國家教育部部屬教學儀器廠託運至校,有各種倍份的顯微鏡按55套配備,照相機、地球儀、化學儀器、各種試劑藥品及多種教學掛圖,為教學活動提供了應有的保障。1963年3月,學校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活動,思想教育得到加強,校園秩序全面穩定,學校工作重點轉向教育教學管理,教學質量成為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在全縣名列前茅。學生謝道華、林劻華參加蕪湖地區(原蕪湖、巢湖兩地統稱)數學競賽分別獲第一名、第二名。

十年坎坷苦追尋(1966—1976)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發並迅速席捲全國,為我國教育事業帶來了空前的大劫難。運動初,縣裡派出工作組進駐運漕中學,發動學生上街破“四舊”,數日後成立“文革籌委會”,原工作組撤銷,校長汪恭全等學校幹部被隔離。1966年10月,開始“革命大串聯”,教學活動停止。此後,建立“紅色造反司令部”和“無產階級造反司令部”等組織,全校學生形成兩大派,停課鬧革命,搞“大批判”,打派仗,揪斗“走資派”,橫掃“一切牛鬼蛇神”。1966年底兩派大聯合,縣裡派含山農機廠的工宣隊進駐校園,後又改為運漕酒廠工宣隊進駐中學,工宣隊隊長為王玉法。1968年搞“三結合”,成立革委會,初期由孫玉選擔任主任,後汪恭全擔任主任,兼任酒廠副書記,原校團委書記劉家忠任政工組長。1969年學校改名為“運漕酒廠中學”,汪恭全校長繼續擔任酒廠副書記,全校師生開始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這一時期,學校常組織學生走進工廠,走向農村,開展社會生產實踐活動。 1969年在教師隊伍中進行“清隊”,深挖“五一六”,搞“斗、批、改”,蔣代新、成乃明、余順源等一些教師受到批鬥。後來學校漸漸開始複課鬧革命,教學管理有所加強,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1968年11月,山東省嘉祥縣馬集公社馬集國小教師侯振民、王慶余提出《建議所有公辦國小下放到大隊來辦》(簡稱“侯王建議”)。1969年元月,根據上級通知,運漕中學開始分遷,下設黃墩點(黃永安老師負責),大圩灣(魯良緒老師負責)和三台點(曹金堂老師負責)。並將出身鄉村或家庭成分不好的老師分流到各鄉村教學點。運漕中學校區只開設四個班,留下程明禹、趙吉茹、孔令波、王繼林四位老師,師生一面恢復上課,一面參加社會政治活動。

1970年9月,運漕中學增設高中部,開始招生,班級建制為排,班主任為劉宏樹、王立明老師。此時,政治形勢依然嚴峻:工業鬧翻身,農業要超綱,教育要根據毛主席“五七”指示,不能有劉少奇修正主義的餘毒,防止“智育第一”。

1972年,按照黨的“十大”部署,繼續搞“斗、批、改”,強調“以階級鬥爭為綱”,要同三大革實踐相結合,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繼續批判“智育第一”,實行“開門辦學”,學校組織學生走出去“學工、學農、學醫”。具體分工為黃安喜老師帶生學工,胡先應老師帶生學醫,王繼林老師帶生學農,支援農業生產。學校號召學生以農為榮,紮根農村,動員城鎮畢業生上山下鄉。學校還開設農基課和工基課,辦起九二0農村藥廠,設備有冰櫃、高壓殺菌器等,工廠生產了三次。稍後,學校派程多祿著手籌建塑膠加工廠,即運中印刷廠前身。學校還組織講師團,從供電站、農具廠、農村請工人,老農走進課堂講課,保持與工、農階級的密切結合。

1972年首屆兩年制高中生畢業,學校和運漕酒廠脫鉤,校名再次更改,名為“安徽省含山縣運漕中學”,一直延用至今。

1972年底,全國人民開始開展批林批孔整風運動,聲討林彪反革命集團滔天罪行,學校組織師生認真學習“十大”檔案,提高識別真假馬列主義的能力,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繼續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活動。

文革後期,學校開始有意識地處理政治與教學業務的關係,能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領導常深入課堂聽課,有計畫地檢查老師的備課筆記及學生作業,學校還組織開展公開教學活動。

1976年7月,唐山發生舉世震驚的大地震,學校建立了“地震測報站”,並納入全省測報網路,在巢湖地區科技戰線先進代表會議上表彰為“先進單位”。這一年,下遷的教師開始陸續回校。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學校進入恢復和調整的時期。

治校方略、辦學理念、辦學宗旨

校訓:團結 文明 進取 創新 教風:敬業 愛生 自律 善教

學風:勤學 守紀 上進 篤行

治校方略: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

民主理校 科研興校

辦學理念:德育為首 質量為先

以人為本 和諧發展

辦學宗旨: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教育社會本位與人本位相結合,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人格健全、素質全面,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榮譽稱號

苦心經營,終結碩果。近年來,運漕中學連續五年被運漕鎮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縣“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縣“文明單位”,“安全文明小區”,“含山縣教育系統先進單位”。2006年高考再次喜獲豐收,三本以上達線100餘人,高考本科達線率25%。在含山,運漕中學高考完成率第一,重點率第一,600分以上優秀率第一,受到市、縣教育局的肯定並被縣教育局評為“教學成果先進集體”。

展望未來

為更好的適應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學校高瞻遠矚,計畫投入800萬元打造運漕中學新藍圖。屆時,學校再添行政樓、綜合樓及配套的教學實施,那時的運漕中學將成為巢湖市農村示範高中,必將受到世人矚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