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2014年09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美)高夫,(美)托馬斯。

圖書簡介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書中認為,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書中認為,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

正是父母心中的這些怕與愛,讓親職教育陷入誤區。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再如,我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各種營養品、興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卻忘記了每個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賦,就像每顆種子都有不同的花開時間;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根據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驗,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目錄

前言 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第1章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第2章 父母心中的愛與怕

養育兒女是一個漫長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會體驗這兩種感情,一舉一動有時是因為愛,更多的則是出於害怕。

第3章 有什麼樣的童年,就會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

第4章 真正接納孩子的情緒

父母可以問問自己,到底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感到沮喪呢,還是本來就比較心煩,因為人們常常把這兩種情緒搞混淆。

第5章 傳遞有價值的“價值觀念”

可以說,焦慮感是孩童時代的通病,所以可預見性和堅持原則對孩子們來說至關重要,這樣可以創造一種安全感。

第6章 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那些妨礙父母與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多半都是些埋藏於心底的擔心和害怕。

第7章 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

大多數父母都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第8章 永遠不要貶低你的孩子

真正的鼓勵不是一種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種展露在外的修養,只有那些對孩子保持足夠的敏感和愛的人才能擁有。

第9章 愛的邏輯與謊言

父母成長了,就意味著他們能放開手腳去愛孩子,欣賞孩子,不再糾結於“如何做才會讓孩子成功”等問題。

第10章 心智成熟的旅程

做父母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

編輯推薦

★“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我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各種營養品、興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卻忘記了每個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賦,就像每顆種子都有不同的花開時間;我們怕孩子走錯人生路,所以一門心思的指導孩子、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與孩子共享快樂時光,和他們一起歡笑、一同成長。

★“我們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滿足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療自己童年的傷;當父母對孩子發火時,有沒有問過自己,到底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而沮喪,還是自己本來就很煩?因為人們常常把這兩種情緒搞混淆!

★教育子女不是要我們去書寫他們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父母父母成長了,就意味著他們能放開手腳去愛孩子,欣賞孩子,不再糾結於“如何做才會讓孩子成功”等問題。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養兒育女讓我們發現了前所未有的優點,我們竟然願意為某個人傾盡全力,做到許多超越常人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發現自己比任何時候都要自私,甚至產生過一些令自己恐懼萬分的念頭。

做父母的就要敢於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