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崮的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在沂蒙山區的一座大山前後,

一天,他備了厚禮,到王家商討給兒子完婚的事。且說水秀的父親正苦於想不出什麼好法兒,進退兩難,恰在這時,趙家來商討為山明水秀成婚之事,忽然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決計趁此機會難為趙家一番,好叫他知難而退。於是,他隆重設宴執行山明的父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水秀的父親搶先開了口:“親家,依我看孩子也該完婚了。這婚姻大事,按老規矩,你該準備點象樣的彩禮,我知道你日子並不寬裕,也不能有意難為你,可有一件你必須應下,不然的話,我就不能讓女兒進你的門!”山明的父親一聽這話,忙問道:“要我應給你啥事兒啊?”水秀的父親指了指門口的大山:“你看,咱們兩家有這么座大山隔著,來往多不方便,眼看咱的年紀一天天老了,怕日後想去走趟閨女家也就難了。我看咱這兩家的婚事,倒是有點不合適,要是你能在三天之內開出一條山洞,我家直通你家,我馬上就把水秀嫁過去。這事辦不成,就別怪我不講信用了。”山明的父親聞聽此言如五雷轟頂,心裡想:這比向我要萬兩黃金的聘禮還厲害呀!他合算了一下,如果開成這條洞,起碼得有二里多長,這山又全部都是岩石,別說三天,就是三千個、三萬個三天也完不成啊!這不分明是找碴要退婚嗎?於是他起身退席,忍氣吞聲地回了家。到家中,他把這件事與山明一講,山明當時心想,既然要不來水秀,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他哭呀,哭呀!一直哭到半夜三更時分,想一死了之。說也巧,此時恰逢二郎真君擔山填海由此走過,忽聽到悲悲切切的哭聲,便放下扁擔到趙家打聽。爺兒倆就如此這般地向二郎神講了一遍。二郎神一聽火冒三丈,大罵王家是負義小人,並自告奮勇助趙家一臂之力。說時遲,那時快,二郎神拿起了擔山的扁擔,對準那座山正中猛力插去,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把大山正中捅了個大窟窿。洞里透明了,從這邊看到那邊。從此,趙家到王家有了這樣一條近道。既有前言,王家無話可說了,只得選擇良辰吉日把水秀嫁到趙家。從此以後,山明種地做生意,水秀持家過日子,生活一天天好了起來。只不過二郎真君幫助百姓排憂解難,觸怒了玉皇,玉皇立即下令把他擔山的扁擔收回了天宮。二郎擔得那座山就落在此地了。後來人們世世代代傳頌著二郎神見義勇為的故事,把他用扁擔捅出洞的那座大崮叫“捅明崮”,也有人叫它“透明崮”。二郎擔來的那兩座山至今還在夏蔚駐地南邊,有人叫那山二郎崮,也有人叫它“雙崮”,一直流傳到今天。
透明崮位於沂水縣夏蔚鎮透明崮村,距紀王崮3公里,距沂蒙山根據地王莊5公里,周圍群崮環繞,景色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