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長鼓,排瑤叫“汪嘟”,跳長鼓舞則叫“挨汪嘟”,屬廣場性的喜慶舞蹈。每逢春節、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六等傳統節日及“耍歌堂”,排瑤必聚集到村前的廣場或收割後的田野,吹響牛角、敲起銅鑼,擊長鼓而舞,以歡慶節日。
長鼓舞屬廣場性的喜慶舞蹈,原本是男性舞蹈,為了傳承和推廣,如今男女均可學習、表演。每逢春節、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六等傳統節日及“耍歌堂”,排瑤必聚集到村前的曠場或收割後的田野,吹響牛角、敲起銅鑼、擊長鼓而舞,以歡慶節日。經過調查,目前排瑤長鼓舞主要有南崗的《歡樂長鼓》、油嶺的《歌堂長鼓》、大坪的《十二姓鼓》、軍寮的《大團圓鼓》等。
長鼓長約三尺左右,中間小兩頭大,兩邊是喇叭狀,通常用沙桐木將其中間挖空,兩頭蒙上羊皮或黃牛皮,然後用麻線拉緊而成。舞蹈時以舞者擊鼓的音響節拍作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頭髮出“咚”的一聲,左手持竹片彈擊鼓尾發出“啪”的一聲,雙手同時拍擊鼓面,發出近似“廣”的一聲。上述三種音響加以變化組合,便組成了《大長鼓舞》的鼓譜,後來該鼓譜入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
1990年,連南瑤族自治縣宣傳、文化部門成立“耍歌堂·盤王節”活動領導小組,對耍歌堂這一優秀文化遺產進行大量的宣傳保護、挖掘、指導工作,並在油嶺排、軍寮排協助舉辦民間盛大的耍歌堂活動。此後,文化部門加大了長鼓舞的搶救和保護力度,十多年來,每年都在油嶺新村聘請唐喬辛二等老人舉辦長鼓舞培訓班,培養出一批民間長鼓舞藝人,為以後的對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長鼓舞》曾獲廣東省首屆少數民族運動會表演項目一等獎,全國第五屆****會表演項目二等獎,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表演大賽二等獎。1996年,長鼓舞應邀在新加坡表演,實現了對境外文化交流零突破,演出期間,還在新加坡國家電視台的“早安你好”專題欄目中向廣大電視觀眾作瑤族長鼓示範採訪直播。
1997年,油嶺新村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瑤族長鼓舞)之鄉”,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瑤族長鼓舞)之鄉”。2006年舉辦瑤族耍歌堂暨千人長鼓舞,組織500多人參加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演出連南《長鼓舞·優嗨歌》。2007年《長鼓舞·優嗨歌》被廣東軍民春節聯歡晚會選為晚會節目之一,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目前,連南瑤族長鼓舞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風格特色
它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可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群舞表演的人數不限,人數愈多氣氛愈熱烈。表現的內容為模擬生產、勞動、敘事和表達歡樂情緒,充分體現了連南排瑤人民粗獷豪爽、樂觀的性格,以及對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與嚮往,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文化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如大掌排的《種樹鼓》、《砍樹鼓》,它模仿“找地方”、“墾土”、“植樹”、“管理”、“伐木”等林業生產的全過程。又如火燒排《十二姓鼓》,描述了古代瑤族十二姓的形成、遷徙及繁衍發展的歷史進程。九寨的《鬥雞鼓》,通過模仿公母雞相聚的親昵場面,反映瑤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風俗。油嶺排的《歌堂長鼓》,是在耍歌堂時跳的長鼓舞,通過模擬拜祭神明的各種禮儀,反映排瑤在生產力低下的歲月里,為擺脫困境、追求幸福,祈求神靈庇佑的虔誠心理。南崗村的《歡樂長鼓》,是南崗排唐、鄧、房三姓瑤族每三五年集中起來舉行祭祀祖先、慶祝豐收的活動時跳的長鼓舞,表達了排瑤人民豐收後的喜悅心情。
歷史起源
長鼓舞是連南排瑤傳統的民間舞蹈,以使用大長鼓(相對於花鼓而言)跳舞而得名。長鼓舞是排瑤祖先遷徒到連南時一同傳入的。相傳隋唐期間,連南排瑤從湖南洞庭湖一帶遷移到連南旺埂(黃埂)定居後,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據《廣東瑤族歷史資料》上冊所引清代姚柬之《連山綏猺廳志》風俗篇記載:“廣東初無瑤,宋紹興(1131—1162)中,有連州人廖姓者,在廣西提刑,歸,攜瑤仆十餘人,散居油嶺,橫坑間,椎結,男穿耳帶環,以五色綠珠雞飾髻;女袒胸,戴白墊角巾者曰帶排瑤,以三角薄板系髻上者曰帶板瑤,髻上帶長筓一枝者曰帶箭瑤……排瑤最大。”
當時,這裡的排瑤已有三月三日賽飯食神、六月六日賽土神和十月十六日名曰“散地節”等風俗。清代李來章所撰的《八排瑤風土記》有著這樣的描述:“正月初一,雞鳴,先擊米箕,後擊鑼鼓,放銃吹牛角……元宵擊鑼撾長鼓,跳躍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