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義坊遺址

通義坊遺址

通義坊遺址位於陝西西安,是唐代建築集群。 該遺蹟的發現對研究唐長安城內里坊的建築格局以及佛寺遺蹟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考古人員對“唐通義坊”遺址發掘完畢,找到了該坊內的主幹道——一條寬7.65米的東西大道,就連唐代的水井裡至今還有水。
千年古街路上車轍依然清晰
“坊”,即四面開門或兩面開門的小方城。在唐朝時期,唐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劃分出100多座坊,至今西安還有安仁坊、長樂坊等地名。
唐長安城的“通義坊”位於今天的大學南路以南,友誼西路以北,邊東街以西,西邊距太白路還有十餘米。10月份,西安市邊家村、黃雁村城中村改造建設項目過程中,發現了唐水井等遺蹟,省考古研究院對此展開了搶救性發掘。遺址位於通義坊的核心區,東鄰邊東街,西鄰邊西街,發掘面積共500餘平方米,分為兩個區。
考古人員介紹,在一區考古中,最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位於現在的天天商業街南側八九米處),寬7.65米,該道路貫穿了整個一區,而在道路的南側則有排水溝遺蹟,排水溝寬約2.1米,深約1.1米。
據推測,這條橫街可能為通義坊的主幹道。雖然古道千年之久,但道路上的車轍依然清晰。
11口水井是否用來飲用還待考證
歷史上,“八水繞長安”中有龍首、清明、永安、漕渠等水渠,通義坊則是漕渠與清明渠的交匯處,水源豐富。此次考古人員在兩區中共發現了11口水井,水井均為直筒土壁,直徑在70~90厘米之間,最深的有7米,至今仍可見地下水。這些水井有的相距一米左右,是否是飲用水水井,與漕渠、清明渠有何關係,目前還不得而知。
在二區內,考古人員還發現了9個類似坩堝的小燒烤坑,口徑10~11厘米,深約5~8厘米,這些燒烤坑起著什麼作用,至今還沒弄清楚。
此外,考古人員在兩個區發現了一些陶片、瓷片、唐三彩殘片、骨器飾品、骨料、“開元通寶”錢幣等遺物以及長方形條磚、蓮花方磚、筒瓦、板瓦、蓮花瓦當等建築材料。
據文獻記載,通義坊內的重要建築有興聖尼寺、九華觀、右羽林大將軍李思訓宅、朔方節度使李進賢宅等。該遺址的發掘,對研究唐長安城內里坊的建築格局以及佛寺遺蹟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