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瘀

人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認識到引起疼痛的原因雖多,但究其根本,最主要的是為瘀血阻絡。通瘀止痛法具有消散瘀血、促進血行、通行血脈、解除疼痛的作用,主治範圍遍及內、外、婦、兒、傷等各科的多種痛證,屢用屢效,止痛甚捷,歷經數千年臨床實踐檢驗,可謂信而有據,成為中醫治痛之大法。為能進一步闡明通瘀止痛法治療痛證的原理,本文試就通瘀止痛法的形成發展和現代研究作一初步探討。1 通瘀止痛法的形成與發展通瘀止痛法的形成,並不是一代人單獨的認識成果,而是歷代醫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的結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已專設“舉痛論”和“論痛篇”,對引起疼痛的各種病因及病理機制予以剖析,最終明確“血脈凝泣”(《素問·至真要大論》)、“血凝泣”(《素問·調經論》及《離合真邪論》)、“脈不通”(《素問·舉痛論》及《痹論》),不通則痛為其主要特點,提出“疏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血實者宜決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立法原則。漢·張仲景據此首次提出“瘀血”病名,並以“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作為瘀血診斷的重要體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