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
通濟堰,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位於麗水市西南碧湖平原。創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年間(502-519年),自宋元至清,歷代多次續建整修。大壩呈弧拱形,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初為木條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泄兼備的水利工程。
通濟堰現存歷代碑刻十八通,主要集中在大壩北岸的司馬廟中。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濟堰規碑”。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宋碑兩通,其中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麗水縣通濟堰詹南二司馬廟記碑”,是現存最早的通濟堰史料。通濟閘至石函渠段兩側,留有多株千年護岸香樟。臨渠建有文昌閣、店鋪、民居、牌坊等各類清代木石建築物。
工程設備
通濟堰水利工程由拱形大壩、通濟閘、石函、葉穴、渠道、概閘及湖塘等組成的水利灌溉體系。
通濟堰的攔水壩位於麗水市區西南25公里的甌江與松蔭溪匯合口附近的堰頭村。大壩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上游集雨面積約315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為3立方米/秒,每天能攔入堰渠水量約為20萬立方米。
通濟堰渠道呈竹枝狀分布,由乾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組成,蜿蜒穿越整個碧湖平原。乾渠長22.5公里,分支渠四十八條,毛渠三百二十一條,大小概閘七十二座,並多處開挖湖塘以儲水,形成以引灌為主,兼顧儲泄的竹枝狀水利灌溉系統。
乾渠始於攔水大壩北端的通濟閘,渠水經堰頭村、保定村,穿越碧湖鎮、平原、石牛,流抵下圳匯入甌江,迂迴23公里。乾渠上分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條,使整個碧湖平原上的30000萬餘畝農田得以旱澇保收。主、支渠上有大小閘概72處,進行分水調節,使渠水能自動流入不少農田。
通濟閘為緊靠攔水壩的第一道閘,它控制堰渠總水流量,為全渠道的灌溉樞紐;位於概頭村的開拓閘,是通濟堰的一座中心閘,通濟堰由此分出東支、中支和西支;位於上閣村的城塘概閘又把通濟堰劃分為上源、中源和下源。
除此之外,還有龍子殿概、木棲花概、下概頭概、金絲概、河東概、豐產概等多處閘概進行分水和調節水流量。為了便於蓄水和排灌,各支毛渠利用閘概攔蓄多餘的渠水,還配以眾多的湖、塘、水泊與支毛渠相通,其中給洪塘為最。
石函引水橋建於北宋政和初年(1111-1115年),總長18.26米,淨跨 10.24 米,橋墩高4.75米。葉穴為疊梁結構的木構概閘,始建於宋,清光緒二年(1876年)重建。
洪塘位於保定村西北,“周九百二十三”(註:一弓為五尺),塘內蓄水可灌溉農田2000餘畝。 整個通濟堰灌溉網路縱橫交錯、得體合理,形成了以灌為主、蓄泄相兼的水系布局。
主要功能
浙江碧湖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落差20米,通濟堰即根據這樣的地理形勢營造,從而基本實現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濟堰的上游集雨面積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攔入堰渠二十多萬立方米,灌溉著整個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萬多畝糧田。
通濟堰,築大壩橫截松蔭溪,建通濟閘引水入渠,架石函從乾渠上方引走泉坑水以消除沙石沖積,開葉穴直通甌江以排淤泄洪。
通濟堰大壩首創了拱壩形式,減少了水流對堰壩單位寬度的衝擊力,使其具有較強的抗洪峰能力;拱壩還改變了水流方向,減輕了對堰壩護坡、溪岸的破壞。通濟堰的堰史、堰規、築堰有功者,均刻碑立於世。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
修建歷史
通濟堰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是我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壩,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郡人參政何澹(民間稱何丞相)奏請朝廷“為圖久遠,不費修築”,調兵3000人,歷時三年重建通濟堰,大壩由原來的木筱結構改為結石結構。為使其永固,造鐵爐36座,用鐵水灌入石壩縫隙中,使大壩牢不可摧,至今已經800年溪水衝擊的考驗,仍然完好無損。
宋政和初年(1111年)創建的石函,將橫貫堰渠的泉坑水從堰渠上引出,通過乾、支、斗、農、毛五級渠道、大小概閘調節分流及利用眾多湖塘水泊儲水,形成以引灌為主,儲、泄兼顧竹枝狀水系網,結構科學合理,千餘年效益不減。通濟堰的竹枝狀灌溉網,據說在平原上迂迴23公里,乾渠上分鑿出大小支渠、毛渠多達321條。
通濟堰之名,始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據沈國琛《通濟堰》載:“南渡後,汶上趙學老分宰縣事,深羨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賜名“通濟”以美之……”。
通濟堰自古留有堰史、堰規,對築堰、護堰有功者,均刻碑立於世;宋代范成大、明代湯顯祖等都曾經為通濟堰樹碑撰文。南宋范成大《通濟堰規碑》和南宋初年《通濟堰圖碑》及水系圖碑,都是研究通濟堰歷史和管理制度的最珍貴水利文物和實物資料。
據史,(宋)范成大1126——1193在處州歷任刺史、知州、知府。南宋乾道四年(1168)范成大主持修整通濟堰,並親自製定和撰寫堰規,立碑勒石,“文意賅簡,書逼蘇黃”,手跡猶在。他興工三個月修復通濟堰,並揮毫書寫《通濟堰碑》二十條,記言十四行,以告來者。此《堰規》已經沿用了數百年。
歷史價值
1、科學的大壩選址
攔水大壩的位置,是整個碧湖平原海拔最高之處(堰頭村海拔73米),比碧湖鎮駐地(海拔67米)、原平原鄉駐地九龍(海拔62米)和堰渠的出口處——下圳(海拔56米)都要高出許多。古人因勢利導在此築壩攔水入渠,可使渠水由高向低自流灌溉整個平原。
大壩在大溪與松蔭溪匯合處的大港頭向西500米處,弓形大壩弓腳南端在堰山山腳,北端在引水渠東岸大堤,大堤上植著數千株千年香樟,使大壩兩端基腳更為牢固。同時,大溪從龍泉港下來的水流,在匯合處必定產生旋轉,部分水流向西沖向攔水壩,可抵消松蔭溪大水對大壩的衝力。這是通濟堰攔水壩千年永固的原因所在之一。
2、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壩體 拱形攔水壩能更好地承受大水的衝力,對現代人來說,這是個普通的常識,但對1500年前的古代人來說,卻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創造。據悉,國外最早的拱壩為西班牙人建於16世紀的愛爾其拱壩和義大利人建於1612年的邦達爾多拱壩。而始創於公元505年的通濟堰比它們的歷史要早1000多年。
3、鐵水灌縫和松木填基技術 現在仍保留完好的通濟堰石砌拱壩石南宋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重修的。在此之前,其壩為木筱結構,松蔭溪上游一發大水,水壩就被沖損,歲歲春節皆需進行一次大修,費工又費時。當時任參知政事要職的何澹,民間稱他為‘何丞相’,是浙江龍泉人,他為了使大壩千秋永固,免除勞役之苦,提高灌溉功效,就奏請朝廷,調兵三千,花了三年時間,對大壩進行大修重建。
重建的大壩用千株大松木作為壩基,松木在水中是永遠不會腐爛的,是名副其實的‘千年不爛水底松’。當時,人類還沒發明混凝土,為使石壩增強整體性,就沿江築起36座煉鐵爐,將煉成的鐵水鑄到石壩縫內。此兩項特創的築壩技術,是大壩千年永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科學的排沙功能 大壩北端設有淨寬2米兩孔、深至壩底的排沙門,上游大水衝下來的沙石,利用排沙門的急流,自動排到大壩下面。大壩北端還設了一座淨寬5米的過船閘,此閘除供過往船隻通行之外,也起著排泄沙石的作用。由於此兩處的排沙石,經歷800年大壩上方,仍是清水蕩漾,深不見底,為通濟堰提供了川流不息的水源。
在保定村(界碑)附近的通濟堰渠上,原來也有一座直通甌江大溪的排沙門(又名葉穴),當打開排沙門的閘門時,堰渠中堆積的沙石淤坭,就可直泄大溪。為人們清理渠道免除不少的勞役之苦。
5、首創水的立交橋 離拱形大壩500米處,有一條名為‘泉坑’的山坑,其水橫貫通濟堰渠道,每遇山洪暴發就挾帶大量沙礫和卵石沖泄而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需經常疏通,影響灌溉效益。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知縣王褆按邑人葉秉心的建議,在通濟堰上建造了一座立體交叉石函引水橋,俗稱‘三洞橋’。把泉坑水從橋面上通過,進入甌江,渠水從橋下穿流,兩者互不相擾,避免了坑水的沙石堵塞堰渠,使渠水暢通無阻,不需年年疏導,真是“石函一成……五十年無工役之擾”也,充分顯示了當時設計、建築的高超水平。1991年,國際友人、日本的福田先生曾站在‘三洞橋’上讚嘆說:“當世界上尚無立交橋時,中國人民在這山鄉已建造了水的立交橋”。
6、巧妙的閘概分流 通濟堰水渠由72座閘概進行分水調節。閘概的分水調節是非常科學奇巧的,主要閘概處都分出左中右三條支毛渠,由木概枋來調節水流。如下圖所示,三條支毛渠的渠底高差各不相同,中渠為最低,木概枋也由上中下三塊組成。當所有概枋開啟時,渠水只順中渠而下,左右支渠基本無水;當概上一塊概枋時,渠水流向左、中支渠;當概上二塊概枋時,三條支渠均有水流;當三塊概枋都概上時,渠水流向左右支渠,中渠無水留下。就是這樣,由概枋的開啟多少來進行分水調節。
7、遍布碧湖平原的竹枝狀堰渠 為使碧湖平原大部分農田受益,通濟堰渠水由一條主渠而下,每隔一段距離就分鑿出支渠,再由支渠分鑿出毛渠。整個通濟堰共有321條支、毛渠,灌溉網路縱橫交錯,分布得體合理。
為了便於蓄水和排泄,各支渠除了利用尾閘攔蓄多餘的渠水外,還配以眾多的湖、塘、水泊與支、毛渠相通,用於調節季節性水流量,積儲余水以備旱時之用。
在眾多的湖、塘水泊中,最著名的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洪塘’。洪塘位於保定村西北,開鑿於公元1207年,據說是當時重建通濟堰大壩的洪州兵所開鑿,故起名‘洪塘’。洪塘“周九百二十三弓”(弓:古代長度單位,1弓=5尺),它蓄儲的山坑水和渠水,可灌溉農田2000畝。
8、三角鼎立的宋代古墓群
在通濟堰大壩四周原有四座雄偉豪華的宋朝古墓:在大壩東北1.5公里的鳳凰山上,有宋朝參知政事何澹(公元1146年-1221年)及妻朱氏之墓,還有朝散大夫直煥章閣袁州少卿何處仁(何澹長子)及其妻陳氏墓。大壩以西1.5公里的堰山西側的轎馬鄭村,有贈太師楚國公何偁(何澹之父)及妻石氏墓。在大壩東南1.5公里的堰山南麓的平地村,有給事中王信(何澹親翁)及妻郭氏墓。
此三處宋代古墓分布在大壩西、東北、、東南三個方向,距離大壩均為1.5公里,其中東北、東南的古墓群與大壩正中點成正等邊三角形(詳見下圖)。選址者意在護視大壩千秋永固。四座古墓的墓地前半部分均有較寬闊的墓園,除何處仁墓之外,其他三座墓園內均有與實際同樣大小的石人、石虎、石狗、石馬、石羊(象徵忠義節孝)成對地對稱排列。這些雕刻精美的石雕像:轎馬鄭墓塋前的兩對石馬、石將軍,現已移至萬象山公園‘煙雨樓’前;保定鳳凰山墓塋前還殘留部分石像(其中一隻價值百萬的石馬,幾年前被走私者差點就偷運出境了)。其餘的石像均已散落不明。
9、觀護兩用的護堤香樟 通濟堰源頭的堰頭村,在堰渠兩岸林立著20多棵高大的大香樟。這些香樟已有幾百年的樹齡,它們蒼勁挺拔,遮天蓋地,綠樹濃蔭,散發出陣陣清香。與三洞橋、文昌閣、攔水大壩、龍廟連成一體,成為一處難得的自然美景。
古香樟群不但風景優美,樹根深扎堰堤,縱橫交錯,牢牢衛護著堰渠,為防止洪水決堤,起了重大的作用。
10、珍貴的碑刻與完整的管理體制 通濟堰詹司馬祠(又稱龍廟)內,原保存著唐、宋、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的碑刻20多塊,記錄著通濟堰歷代的修建情況以及堰規、堰圖等。這些碑刻由於種種原因,有的已失落,有的已被大水沖走,至今仍在龍廟保存的還有16塊。保存的碑刻中年代最久遠的是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的兩塊,其中一塊為通濟堰水系分布圖,十分珍貴。
通濟堰自創建以來,歷代皆比較重視修護和管理,有一套自成系統且完整的管理方法。管理辦法中,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處州太守范大成所制訂的堰規為最早,且獨樹一幟,科學而全面,堪為後人仿效,一直延用600多年。
獲得榮譽
2001年06月25日,通濟堰作為南朝至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4年通濟堰與樂山東風堰、莆田木蘭陂、新化紫鵲界梯田一起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
2014年9月16日,麗水通濟堰水利灌溉工程,在韓國光州舉行的第22屆國際灌溉排水大會暨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第65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此,通濟堰成為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世界灌溉工程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