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慧教育

“學”的課堂標準:1、教師要規劃好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生要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化”的課堂標準:1、教師要關注學生“修學煉悟化”的全過程,注重學科思維與人文學科的融合,關注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通慧教育家校體現了教育的社會性,通過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緊密關係,形成教育的合力,提升教育質量。

概述

通慧教育由通慧教育理念、通慧教育管理、通慧教育課程、通慧教育課堂、通慧教育家校等五部分組成。該體系是一種以核心理念“通慧為一”為引領、通慧教育真言為內涵顯現、以校訓“格物致知蘭心修德”為育人導向,以“通慧教育管理”為支撐,以“通慧教育課程”為載體,以“通慧教育課堂”為教學落實的形式與方法,通過“通慧教育家校”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合力教育,實現世界觀、價值觀和使命觀引領的心腦體共運的人本教育。

通慧教育理念

通慧教育核心理念“通慧為一”來源於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價值體系,體現了術道為一的思想。這裡的“通”就是通達,“慧”就是智慧,通達的智慧就是一。通達就是術表現道、慧即是道,意思就是以術表現道的道就是一。從教育的角度講,教書體現育人的教育就是合道的教育,合道的教育就是教書和育人的關係是一不是二。它體現了宇宙間萬事萬物相通和統一的基本規律,就是萬事萬物的規律都在“道”里,也就是一。
通慧教育真言
品性是修出來的,品性決定高度;
知識是學出來的,知識決定寬度;
能力是煉出來的,能力決定強度;
智慧是悟出來的,智慧決定深度;
德能是化出來的,德能決定氣度。
通慧教育真言是核心理念“通慧為一”的內涵顯現,體現了教書和育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的內在關係,清楚地揭示出心腦體共運的關係;是一種道引領術的教育,是教書為育人服務的教育;是中西教學法合一的精髓,是一種活的有生命力的理念;是通慧教育教學的思想、方法和標準。
修:由心靈正念引領的定位,起著把握方向和決策的作用,是靈性提升的過程,決定了人的價值觀思維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立足點,是一切教育行為的靈魂,是一切教育品質的根源。
學:主要由心靈定位、左腦支配、右腦配合、身體執行的一種心腦體共運過程,主要起到鍛鍊和開發抽象思維的作用,對智識教育結果起決定性作用。
煉:主要由心靈定位、右腦支配,左腦配合,身體執行的一種心腦體共運過程,主要起到鍛鍊和開發形象思維的作用,對能識教育結果起決定性作用。
“學和煉”促進了左右腦功能的開發,分別在提升左腦抽象思維和右腦形象思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左右腦的共運對理性思維能力的形成也起到決定性作用。
悟:是在“修學煉”的基礎上心腦體共運達到的一種慧性與宇宙相通達的狀態,是教育的高級追求,慧識決定人的哲學思維能力。
化:是“修學煉悟”的結果,是品性、身體、智力、能力、智慧融為一體的能量狀態,也就是德能,德能是天人合一的載體,是教育的終極追求。
校訓:格物致知蘭心修德
校訓是學校核心理念的縱向體現,體現了人與宇宙間萬事萬物的關係,即天人合一的關係。“格物致知蘭心修德”闡述了人感悟這種宇宙關係規律的方法及按照這種規律力行追求生命歸宿的過程。“格物致知”就是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併逐漸革除私慾而達到的一種至良知狀態;“蘭心修德”就是以一顆覺悟的心來修身立德,追求生命的歸宿。校訓來自於《大學》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止於至善”的思想內涵,體現了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使命觀產生的過程,也為人實現生命的成就提供了思想和方法。
為了全體師生能夠很好地理解校訓的內涵,學校又提出了十五德,就是“格物致知,蘭心修德”的具體落實方法。正德、齊德、禮德和仁德是“格物致知”的過程,從誠德到善德是“蘭心修德”的過程,也是進一步體悟和印證“格物致知”的過程。
格蘭德--格物致知蘭心修德--十五德
正德心正念正性端行端齊德妻賢夫健齊家孝悌禮德謙恭禮讓往來有序
仁德仁愛眾生博愛萬物誠德意誠心定心定念定志德立志以道達志以專
法德明達本位遵章守法行德揚長避短率先垂範恆德持之以恆忍辱負重
義德情義為先忠勇擔當信德誠信天下立於千秋恩德感恩天地澤被眾生
同德同心同德和諧統一明德明心明德弘揚大道善德育賢培聖止於至善
通慧教育目標:
格蘭德把傳統的聖賢教育與西方的實踐性教育融入到當代教育中,旨在為社會提供通慧中西的教育,為未來社會培養和樂人生的倡導者、和睦家庭的模範者、和諧社會的擔當者及和平世界的推進者。

通慧教育管理

通慧教育管理是基於核心理念為指導,以滿足從教者的生命成長和生存發展需求為出發點,是學校管理模式的一種探索,尤其對學校的穩定和持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也是核心理念的衍生物,本著尊重人性、內部平衡、定則定向、長久發展的管理思想,通過制度統籌、縱向垂直、橫向聯合、民主監督的落實方案,體現出職責清楚、目標明確、上下貫通、部門協作、會議統籌、部門執導、聯合辦公、民主評價的運行特點,具體的操作方案就是將學校全部工作分成八個部門負責,形成執行校長統籌,工作計畫拉動,辦公會推進的管理體系,實現師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

通慧教育課程

通慧教育課程圍繞學校“通慧為一”的核心理念,以“修、學、煉、悟、化”為課程設定基點,本著從課程標準中來,到學生生命需求和生存發展需求中去的原則,整合中西教育資源,融合國外必修課程,形成統一評價標準。按什麼標準制定教材就按什麼標準把握課堂,課程課堂同時體現價值觀引領下心腦體共運的原則。
通慧教育課程從類別上分成教師課程、學生課程、家長課程三大部分;從內涵上分成“修、學、煉、悟、化”五部分。
1、通慧教育教師課程
修:學校辦學理念、世界各國文化常識課程、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積極心理學的養性課程,全腦科學課程,以中醫基本理論為基礎結合西醫常識的養身課程。
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與教育相關的學科課程、課程開發、備課方案研究、教案的研究、學科知識的總結與完善等。
煉:教學中教案的落實情況的研究,引導並推動學生對學科規律性、系統性的理解與運用,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溝通能力訓練,踐行身教教育。
悟:經典學習、政史哲等學科常識感悟,學科思維構架形成,學科規律的系統性提煉,總結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體悟的教育規律,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並形成成果。
化:研究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情懷、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
2、通慧教育學生課程
修:學校辦學理念、世界各國文化常識課程、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積極心理學的養性課程,全腦科學課程,以中醫基本理論為基礎結合西醫常識的養身課程。
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以抽象思維為主的課程。
煉:語言課程、音體美、棋類課、太極課、武術課、影視課、名曲課、家政課、時政課等以訓練形象思維為主的課程。
悟:經典課程、政治課、歷史課、地理課等與智慧相通的課程。
化:各個領域影響人類進步的人物課程。
學生課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修學煉悟化”的紐帶。
3、通慧教育家長課程
修:學校辦學理念、世界各國文化常識課程、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積極心理學的養性課程,全腦科學課程,以中醫基本理論為基礎結合西醫常識的養身課程。
學:閱讀和親職教育相關的書籍,參加學校家長講堂,與教育專家及懂教育的家長交流親職教育的思想及方法。
煉:積極配合學生參加學校主題月活動,積極開展親子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為家長和學生組織的社會公益或慈善活動,減少言教,注重身教。
悟:善於總結和提煉親職教育相關的方法、經驗和規律。
化:向親職教育成功的人士學習。

通慧教育課堂

通慧教育課堂是以通慧教育課程為紐帶,形成的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關係的呈現。從空間上講,課堂不僅限於教室和校園,整個社會都是師生的大課堂;從內容上講,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學文化,不僅學國內的還學國外的;從教學思想上,以通慧教育五字真言“修學煉悟化”將教與學融為一體,形成以學術引領為主的教師群體和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的學生群體。
通慧教育的課堂標準如下:
“修”的課堂標準:
1、價值觀引領的課堂。
2、蘭心喜悅的課堂。
3、良好習慣養成的課堂。
4、全員參與的課堂。
5、團結融洽的課堂。
6、每日反思教育。
“學”的課堂標準:
1、教師要規劃好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生要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2、教師要設計並引導學生自主去學或合作探究的過程,學生要體現出實際參入到學習研究的過程,並進行有必要的小組探討和交流。
“煉”的課堂標準:
1、學生要將學到的規律性、系統性、常識性、知識性等內容進行運用或者進行合作展示,促使自己內化,建構學科思維體系。
2、教師要在學生對規律性、系統性、常識性、知識性等內容運用時所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啟發、講解,促使學生做到真正的理解,幫助學生內化,以建構學科思維體系。
“悟”的課堂標準:
1、教師要給學生安排獨立思考的空間,給學生創造沉澱並從中提煉智慧的機會。
2、學生要對學科規律性、系統性、套用性等方面進行深刻提煉,逐步建立學科知識體系的構架。
“化”的課堂標準:
1、教師要關注學生“修學煉悟化”的全過程,注重學科思維與人文學科的融合,關注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2、學生能逐漸認識到學科思維與人文學科之間的內在關係,提升個人境界,能做到學以致用,做好回報社會的精神與能力準備,形成普世的價值觀念。

通慧教育家校

學生來源於家庭,來源於社會,教育就要回歸到家庭,回歸到社會。通慧教育家校體現了教育的社會性,通過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緊密關係,形成教育的合力,提升教育質量。它由五大部分組成。
1、通慧教育家校的宗旨。
現代社會的親職教育思想匱乏、方法簡單;學生情感單調;學校的力量有限、教育措施不夠有效、條件或者經費不足;社會大環境過於物化。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教育質量,整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力量勢在必行。這也充分體現了教育的社會性,因此,學校圍繞著辦學理念及育人目標,構建起家校聯合教育模式。
2、家委會的管理與組織架構。
家委會的組織管理與架構與學校的組織管理架構一脈相承,家長通過參加學校家委會工作就能了解學校的管理模式與理念,既有效地保證了家委會工作的有序進行,又能加強家校理念融合,形成管理合力,提高家委會工作效率。
3、家長講堂。
為了家長能夠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普及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正家長的不當教育方式,形成緊密有效的家校聯合力量,為學生搭建生命成長的平台,學校成立以教師、專家和精英家長為主體的講堂。
4、親子活動。
提倡親子活動是為當前獨生子女較多,造成家庭結構的單一化,親職教育思想匱乏、情感單調、思想物化,導致了一系列的親職教育問題,並且已經引發出社會問題。學校通過小組結合的方式融合家長和學生的情感,通過家長組團結盟促進小組學生感情融合,升華同學感情,把同學感情發展成為兄弟感情,穩固學生情感基礎,幫助學生建立終生的情感紐帶,解決獨生子女情感孤獨問題,讓學生終身受益。
5、社會公益
社會公益與慈善是人生最榮耀的工作,是教育的最終追求。從小培養學生服務大眾的意識,幫助學生建立普世價值觀,為未來社會培養有公德的道德公民,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