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採茶戲

通山採茶戲

通山採茶戲,因濃郁地方特色而廣受民眾喜愛,2013年年底入選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茶戲簡介

通山採茶戲,因濃郁地方特色而廣受民眾喜愛,2013年年底入選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來源

茶戲緣於採茶歌

通山縣茶葉種植始於唐朝,盛於清代。每逢採茶季節,男女青年遍布茶園,放歌於碧綠叢中,這些歌始稱“採茶歌”,是採茶戲的來源。

通山縣文化館館長周桂榮介紹,採茶歌,不僅在思想內容、文學語言等方面為採茶戲的形成開拓了道路,而且在音樂曲調方面為採茶戲奠定了基礎。例如,流傳於楊芳林一帶的《十二月採茶歌》就直接被引用到《送香茶》這個傳統劇目中。

後來,受黃梅、武寧等地採茶戲及漢劇的影響,通山採茶歌逐漸形成具有獨特風格、強烈地方特色的地方戲曲——通山採茶戲。

通山採茶戲,分為南北兩路發展傳承:南路流傳於富水河南岸,北路流傳於富水河北岸。北腔比較粗獷,南腔較之婉轉,共同特點是鑼鼓伴奏,一唱眾和。

據統計,採茶戲共有傳統大小劇目一百多出,表演上分生、旦、淨、醜行當。腔調分正腔和彩腔;樂器有邊鼓、堂鼓、大小鈸、雲板;服裝多用農村婦女服裝或少數褶袍,把子套路也是極簡單的“殺麻雀”。

何謂正腔和彩腔?正腔包括北腔、嘆腔、漢腔、四平等,聲腔曲調優美、可塑性大、表現力強。彩腔曲調繁多,包括燈歌,山歌、茶歌、田歌等,調式色彩豐富,節奏輕快活潑。

唱遍三省愛者眾

“孔聖門,徒有三千,內有七十二大賢……”10日,這首膾炙人口的《送香茶》,由燕夏地方採茶戲劇團在江西瑞昌市唱響。

劇團團長柯於朴介紹,《送香茶》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一對母女,救下一個因後母虐待而自殺的書生。後來,女兒看上了這個書生,展開一段愛情故事。

詼諧有趣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情節,讓觀看者如痴如醉,連連叫好。

柯於朴說,採茶戲的劇目內容,多為歌頌愛情、追求婚姻自由以及表現勞動人民對封建統治的反抗,音樂樸實動聽,歌調活潑,將農村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像《百日緣》、《戲牡丹》、《送香茶》等傳統劇目,久演不衰。

說起採茶戲,柯於朴掩飾不住高興自豪:這不,剛在江西表演完,劇團就接到上十個預約,有湖南的、江西的,更多是通山縣境內的。

年前,正是劇團最忙碌的時候,做壽、結婚、開業、慶典……柯於朴和劇團的21個成員們,常常奔波於各地。

每接一場戲,劇團至少要表演三天三夜。每一次演出,劇團成員們,都是盡心盡力,力圖做到最好,將歡樂帶給千家萬戶。

文化傳承期待多

得知採茶戲獲批省級非遺的訊息後,柯於朴興奮驕傲的同時,還有更多的期待。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通山採茶戲發展很是興旺:全縣業餘採茶戲劇團一度發展到42個,演員達977人。燕廈一帶的農民,一般都能哼上幾句。

周桂榮說,通山採茶戲是湖北省優秀地方戲曲劇種和重要歷史文化遺存,是一個極具文化價值的聲腔與劇種。挖掘、搶救、整理、保護和傳承通山採茶戲,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戲曲史,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2008年,柯於朴任團長的燕夏地方採茶戲劇團正式成立,這也是通山縣目前唯一一家採茶戲劇團。

劇團共22個人,雖然受普遍歡迎,卻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演職人員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劇團結構鬆散、行頭不夠齊備、道白為方言,年輕觀眾看不懂也聽不明白……

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資金不足、人才缺乏。為此,柯於朴希望,政府能加大對採茶戲的關注和支持。譬如,加強基本功的培訓,多培養相關人才,讓採茶戲這一富於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