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遠堂[漳州秋坑追遠堂]

追遠堂[漳州秋坑追遠堂]

漳州秋坑村“追遠堂”,是秋坑村“黃氏宗祠” ,座落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石亭鎮秋坑村。

漳州秋坑追遠堂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37年),坐乾巽兼亥巳,總占地面積約368平方米,建築面積248平方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擴建前殿。後於民國28年(1939年)再次修葺。堂內供奉肇基始祖純樸公、純真公,祠堂上高懸木匾“追遠堂”。由於歷史上種種原因,“追遠堂”飽經風霜,堂構失修,且一度被改為他用,堂貌文物遭受嚴重毀壞,面目全非。

枯木逢春,久旱遇甘霖,2009年12月9日,在省總會和漳州辦事處的關心支持下,省總會福州二辦主任黃詩朱、秘書長黃國光,宗史專家黃孝感、黃宏裕等宗賢,不畏路途遙遠,應漳州辦事處的邀請專程來到薌城秋坑黃氏宗祠“追遠堂”考察。經認真考證,祠堂原始四根石柱上的對聯:“仕朝廷文建奉禮之本;紹理學家崇志孝為先”;“追始在何年超過甲子一周丹雘重新垂統緒;遠延至九世欣慰雲礽相繼藻蘋既潔奠春秋。”同時,我們核對了《漳州府志》和《青山世譜》,其世系自榦公延及元淵公七代完全相同。所以,雙方高興地確定了漳州薌城秋坑黃氏是膺公後裔。石破天驚,令在場黃氏宗親歡欣鼓舞,衷心感謝福州二辦宗親,幫助他們實現夢寐以求的尋根之夢。

“重道尊儒,事昭古代:報功崇德,責在後人。”漳州秋坑黃氏,敢做腋裘之計,踴躍捐款重修黃氏宗祠,於2010年2月14日破土動工,12月15日竣工,並於2011年1月25日舉行白須卿宗祠重修落成慶典活動,省總會、福州二辦、漳州辦事處領導應邀出席,宗親絡繹朝賀,登堂爇香禮拜,共襄盛舉,同慶宗祠落成大典。

漳州書都追遠堂

漳州書都追遠堂是書都村的祖祠堂。書都肇祖遁齋公(即蕭狀元國梁公的第十二世孫),高瞻遠矚,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竟然放棄仕途,約於明成化年間,由漳州接官亭"世德堂"徙入本村開基立業。

書都追遠堂約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即一七五五年。是奉敬蕭國梁狀元公的第十二代孫,遁齋公媽之靈廟。宗祠純屬磚、石、土、木混凝結構的古老建築物,用地508.40平方米。據傳興建追遠堂時,皆是台灣蕭氏宗親出資,祖地宗親出力,共同建造而成的。建有大宗一座二居,俗稱上下廳,建有天井、走廊,正大門一個,旁小門四個,大門外兩旁安立一對石雕(俗名石貼),下端鐫刻著獅、象、花果等圖案,祠前曬埕分為上下埕。其建築面積之大,建材體積之粗,雕刻功夫之精,布局設定之周,結構安裝之固,碧麗輝煌,宏偉壯觀,在漳州市城鄉名列前茅。在正堂後方的屏風上中央,高懸著一塊大匾,上書:"追遠堂"三個剛勁有力、金光閃閃的大字,十分引人注目.在追遠堂匾後的後房中間,建有一大祖宗神位的座台,台上安置一個大欄櫥,安放著書都村的始祖、大房祖、二房祖、三房祖之神主。大匾下方兩側的大椽桷上書寫兩幅對聯:"源遡蘭陵宋代科名推首選,派分書社清時仕籍看重輝"、"守先人法度必耕必讀必然富貴,遵祖宗教訓自怨自艾自當盛昌"。正堂上的四根大圓柱上也書兩幅對聯,其內聯:"宗傳漳平由遠而近本一家勿以多寡,祠建書都自古及今無二姓不可貴也",外聯:"白嶺分龍騰雲穿川脈聖地,黃山作案排惟列帳抑軒昂"。對聯大大激發了後裔子孫;承前啟後,為振興蕭姓前程而努力奮鬥.

追遠堂祭祖定於每年農曆十一月初十日。祭祖自古及今定有"祭文"、"祝文"與"祭規"、"祭儀"等等。祭祖用的大燈上書:"蕭府狀元及第"紅字,是漳州市城鄉宗祠、祖墓祭祀用燈之唯一貴稱。

書都追遠堂歷史悠久,至今保存十分完美,目前已被漳州市文管辦列入文物保護點,編號:0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