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孩子的心

追趕孩子的心

《追趕孩子的心 》    作者:王瓊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本書為您列舉了近五十個關係到六~十四歲孩子成長過程的鮮活案例。這些案例來自於筆者對作為心理輔導老師,近年來與許多小學生、國中低年級學生及其家長的親密接觸,來自於身為母親的敏銳體驗。內容涉及家長在與孩子交往溝通中的苦惱,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良好品行塑造、同伴交往指導時遇到的困惑和難題,以及如何有效化解的全過程。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追趕孩子的心

本書為您列舉了近五十個關係到六~十四歲孩子成長過程的鮮活案例。這些案例來自於筆者對作為心理輔導老師,近年來與許多小學生、國中低年級學生及其家長的親密接觸,來自於身為母親的敏銳體驗。內容涉及家長在與孩子交往溝通中的苦惱,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良好品行塑造、同伴交往指導時遇到的困惑和難題,以及如何有效化解的全過程。

所選案例新穎生動且極具時代特色。作者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對每一個案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與評點,層次分明地揭示了孩子的心理活動、內心需求與個性發展特點,對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在心理、日常行為方式、課程學習和社會交往等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式,提出了具體建議和可供參考的解決方案。有助於家長把握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時發現親職教育中的盲點和通常會在無意中造成的過失,具有極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每一個案例均附有“給您提個醒”和“值得借鑑的相關理論解讀”等內容,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將經驗提升到科學的高度。書中還結合具體內容插配了四十餘幅趣味盎然的漫畫,強化了全書的可讀性。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教育諮詢中心主任劉翔平先生為本書作序。

編輯推薦

本書選取了兒童學習、交往、情緒和性格等多個方面的問題,以生動的實例為切入點,分析了兒童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尤其是家長在其中可能出現的教育上的誤區,並針對這些原因,經“給您提個醒”的方式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並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將經驗提升到科學的高度。

本書一定會讓家長了解孩子們經常面對的問題,一定會有益於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正應了一句時下的廣告語所言,溝通從“心”開始。

作者簡介

王瓊,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德育心理研究室研修員,北京市教育學會教育心理學研究會理事。1997年開始大力實踐學校心理教育,潛心研究學生團體心理活動,取得顯著成果。在開明出版社出版的國小心理教材《小學生心理素質培養》中任副主編,是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國小心理課教材《健康心理素質訓練教程》的主編之一,出版專著《國小團體心理輔導教師指導用書》。開創性地創辦了“家長沙龍”,以互動式、參與式的方式,對家長的親職教育理念與策略進行系統的輔導,深受家長朋友的喜愛。撰寫的多篇論文分別獲全國心理協會、北京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北京市教育學會教育心理學研究會論文比賽的一等獎。

目錄

小傑為什麼怕上學

為什麼我老想上廁所

我是個怎樣的小孩

您會同孩子說話嗎

家庭忌語您別說

讀懂孩子的心

孩子的興趣誰做主

您能和孩子共情嗎

怎樣獎勵更有效

讀表揚卻忌誤用表揚

比打罵更好的懲罰方式

慎對學習的成敗進行歸因

怎樣提高學習能力

矯正學習馬虎絕招

孩子的學習他做主

滴水穿石與細節教育

他為什麼離家出走

不被理解的苦心

不全是網路惹的禍

我想穿著襪子洗腳

是性格特點不是缺點

發掘潛能 培養自然

太順從可能缺少主見

提高“道德智商”

孩子交往退縮怎么辦

為孩子設個獨特的考試節

當孩子憤怒的時候

什麼比說教更有力

暗示將把孩子引向何方

孩子的心會“感冒”

要改變的不僅是孩子

讀懂孩子的抗議

怎樣和孩子溝通

共享和分擔

……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

語言,是溝通家長與孩子情感的紐帶和橋樑,是家長控制和調整孩子行

為的媒介。難怪一些家長苦惱、焦急,試想家長的話如果不再被孩子所接受

,我們又可以選擇怎樣的方式來教育他們呢?我們又如何履行父母的職責呢?

不知家長們是否意識到,伴隨孩子的成長,家長與孩子之間談話的內容

及交流方式:在悄然之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投射出兩代人之間心理距離

的改變。

孩子在糨褓之中,父母會情不自禁地與孩子說話,無論孩子是否能夠聽

懂,都會樂此不疲。心中充滿無限憐愛的父母,從孩子明亮的眼睛,燦爛的

笑容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那時,父母的心態是對孩子無條件地接納,無論

孩子做些什麼都會喜愛有加。

孩子已能滿處亂跑時,父母從繁重的哺育嬰兒的勞作中解脫出來。大多

數的媽媽又要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開始為事業奔忙。由於工作、家庭

的雙重壓力,父母便期望孩子能夠少給自己添一些麻煩。在這一階段,有些

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的態度、語氣,會因自己情緒的不同而變化。心情好時

與孩子講話會很有耐心,態度比較溫和,對孩子的誇獎也比較多一些;但當

自己的情緒低落或煩躁時,又很容易為一些小事責備、訓斥,甚至打罵孩子

。此階段,父母與孩子交流時,對孩子已不再是百分之百的接納,而且較少

去關注孩子會因自己多變的態度,產生怎樣的心理體驗。

孩子上學了,父母更多地關心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對孩子的接納程度

也常以孩子的學習成績為標準。在這個階段,父母最愛問孩子:“考得怎么

樣?在班裡排第幾?”孩子的學習成績常是父母態度的晴雨表。但孩子更需要

父母能和他說一說怎樣才能考得好。在孩子們的生活中,還有太多的為什麼

和不知所措想問問爸爸媽媽,最渴望有人能聽他們說說心中的恐懼和焦慮。

但父母太忙,根本沒有時間,也似乎沒有興趣來聽。他們通常會說:小孩子

能有什麼事?於是,孩子只好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適應這個世界。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似乎突然變得有主見起來,一些父母開始覺得,無

法控制已變得如同脫韁馬駒一般充滿了活力(有時是“火力”)的孩子。此時

,似乎不是父母來選擇接納孩子的哪部分特點,而是孩子是否願意接納父母

的教導了。兩代人間的“代溝”會突然在某一件事上突顯出來,此後可能還

會更加嚴重。在這一階段,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常常充滿了不和諧的音符。

最終父母傷心而無奈地嘟囔著:“這孩子怎么越來越不聽話了,真是白疼他

了。”而孩子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