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蕨麻豬肉

迭部蕨麻豬肉

迭部蕨麻豬肉以生長在迭部縣 境內的,放養為主、圈養為輔的,不添加任何工業飼料和生長素的純種迭部蕨麻豬為肉源。其肉質緊密,脂肪少,瘦肉多,皮薄肉鮮不油膩,肌膜和結締組織少,口感細嫩。其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富含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和鐵、硒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鈣、鐵、磷、硒和維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豬肉較高,是一種營養豐富、品質優良、綠色天然的肉食品。

豬源

以產自迭部縣區域範圍內的,符合迭部蕨麻豬飼養技術規範的活迭部蕨麻豬 為豬源。

營養成分

迭部蕨麻豬肉肉質緊密,脂肪少,瘦肉多,皮薄肉鮮不油膩,肌膜和結締組織少,口感細嫩;其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富含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和鐵、硒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鈣、鐵、磷、硒和維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豬肉較高。

生產製作

臘肉:宰前檢疫→侯宰→淋浴→吊掛→屠宰放血→燙毛→脫毛→清洗→燎毛→清洗→宰後胴體檢疫→修整→原料→醃製→烘製→熏制→燒洗→晾曬→分割→真空包裝→裝箱→暫存→銷售。

(1)醃漬。將切好的肉塊用食鹽及調料粉擦均抹透,肉麵向下,最下一層肉皮向上,依次放入醃缸,醃漬3天后翻缸,溫度控制在-2℃至5℃。

(2)熏制。醃好的肉應瀝乾水分掛入熏房,用備好的木屑、柏樹枝、椿樹皮等燻烤,熏房內初溫70℃,3至4小時後逐步降溫至50℃至30℃。

(3)烘烤。烘烤在烘烤房內進行,將醃製好的肉塊吊掛在烘烤房內的木架上,選用上好的柏樹枝、椿樹皮、核桃殼、青崗木等迭部山區特有的帶有濃郁香味的柴草慢慢烘烤,溫度控制在30℃至40℃之間,烘烤10至20天。

(4)燒洗。將烘烤好的臘肉用噴火燒焦表皮,用溫水浸泡7至15分鐘,用溫熱水清洗至水清為止。

(5)晾曬。將燒洗後的豬肉撈出掛在乾燥、通風處瀝乾水份。

(6)分割。將整塊的前腿、後肩、五花肉,分割成500g至1000g重的長方形肉塊,然後真空包裝。

食用指南

烹飪迭部蕨麻豬肉必須事先用冷水浸泡三到四個小時以上,以便最大限度的去除腥味。改刀後套用花椒水、精鹽、胡椒麵等調料煨制。利用迭部蕨麻豬肉烹飪制菜餚,技法與調味應選擇恰當。最好的烹法是:炸、烹、燒、烤。

飲食文化

迭部地處各民族交融地帶,藏族民眾的飲食習慣受內地影響有別於其他牧區,三餐以饅頭、麵食和炒菜為主,故迭部藏族民眾喜食蕨麻豬肉,輔食牛、羊肉,待到冬月,藏族民眾將10-25KG的蕨麻豬宰殺,並將肉掛在檐下或灶頭存放,每次做飯都會削幾片以作油料,逢年過節蒸煮以款待親朋好友,所以幾乎每家每戶都飼養蕨麻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