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迎春鄉位於青岡縣城北41公里處,與明水縣接壤,東經125度,北緯47度,東鄰青岡縣興華鎮,西鄰青岡縣禎祥鎮,南鄰青岡縣永豐鎮,北鄰明水縣雙興鄉。全鄉共有12個行政村,47個自然屯,總土地面積195746畝,4690戶,人口19412人,其中:耕地面積12.9萬畝,林地10393畝,草原1971畝,小型水庫1座,可供人畜飲水和抗旱的機電井23眼,大小型農機具669台,全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無霜期125天。迎春鄉1948年由當時的八區和六區劃出來成立後叫七區。1955年叫福祿區,1958年合併為民主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叫迎春鄉。經濟發展
![迎春鄉](/img/1/d9e/nBnauM3X0IzMwcjMyIDO4MTOxITM4gzN1IDMwADMwAzMxAzLyg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農業:迎春鄉主要農產品有玉米、大豆、葵花等作物,2007年全鄉耕地面積12.9萬畝。其中:玉米面積8.5萬畝、大豆面積3萬畝、葵花面積6000畝,新植林面積975畝,其中:農防林314畝,用材林面積415畝,小城鎮試點村綠化面積80畝,栽植垂柳765棵。近幾年在科技示範園區和科技入戶工程的典型引帶下,農民科技素質不斷增強,農業標準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業生產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2、畜牧業:強力打造畜牧強鄉。迎春鄉現有畜牧業專業村9個,專業屯43個,龍泰牲畜交易市場1處,龍泰冷凍加工廠1座,標準化大型養殖場2個,百頭以上的典型大戶150個,建立了同心村生豬銷售中介協會和大牲畜交易協會,共有經紀人300人左右,輻射周邊十幾個省市,全年往來客商達到1000多人次,有效拉動全鄉各業的發展。龍泰交易市場和冷凍廠拉動了全鄉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同時也推動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的步伐。
3、鄉辦企業。迎春鄉磚廠年產紅磚1千萬塊,產值220萬元,可實現收入40萬元,利稅3萬元。
鄉村建設
![迎春鄉](/img/2/e87/nBnauM3X1UzN5QzNzIDO4MTOxITM4gzN1IDMwADMwAzMxAzLyg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迎春鄉政府所在地總戶數380戶,總人口1450人,共有個體工商業戶126戶,有線電視入戶率73%,程控電話入戶率100%,兩條主要街道已經全部硬化。建設新農村首先要建設好小城鎮。年初以來,迎春鄉把小城鎮建設的重點定位在完善基礎設施和衛生環境治理上,確立了以小城鎮建設拉動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牽動哈黑路工商經濟帶開發建設的總體工作目標。成立了小城鎮建設辦公室,專門負責鄉所在地小城鎮建設的組織、推進和管理。2008年在小城鎮建設上,迎春鄉共規劃運作了三大項目。一是市房開發項目。我們制定了市房開發總體規劃,嚴格了土地、鄉建的審核、
![迎春鄉](/img/7/3a4/nBnauM3X3gTO4gDN2IDO4MTOxITM4gzN1IDMwADMwAzMxAzLyg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教育衛生
![迎春鄉](/img/0/840/nBnauM3X0gTNxMTO3IDO4MTOxITM4gzN1IDMwADMwAzMxAzLyg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迎春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總體戰略,全力抓好大事大項的各項指標,加大各項工作推進力度,積極主動適應新形勢,制訂新措施、新規劃,力爭兩年時間把迎春鄉建成青北文明小城鎮。
鄉鎮企業
![迎春鄉](/img/c/dea/nBnauM3X2QDM5MjM5IDO4MTOxITM4gzN1IDMwADMwAzMxAzLyg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迎春鄉龍泰畜牧交易市場始建於1996年,經過10年的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成為黑龍江省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場之一。市場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每周設周一、周三、周六三個交易日,年可交易牛、馬等大牲畜10萬多頭,年交易額達到1億多元。圍繞打造全省第一畜牧交易大市場的目標,2008年該市場又建設一批服務設施,由縣畜牧局投資30萬元、王玉自籌資金40萬元,對市場地面進行了紅磚鋪裝,建設辦公室、休息大廳、餐飲部、小賣部、旅店共10間,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實現了由風餐露宿向優質服務的轉變,又建設了130延長米的裝牛台,徹底解決了大牲畜裝卸難的問題。目前龍泰畜牧交易市場已輻射江西、福建、河北、內蒙、山東等十幾個省市,全年往來客商達到1000多人次,有效拉動了全鄉運輸、餐飲、修理業的大發展。
該市場不但拉動了全鄉牛、羊養殖業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個體工商業的發展,更大的效果是強力推動了迎春鄉畜產品流通業的跨躍式發展,推動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目前以大市場為依託,全鄉從事大牲畜販運和交易的市場經紀人已達到300多人。從幹部、黨員到民眾紛紛加入畜牧交易隊伍,使畜產品流通領域形成了千軍萬馬闖市場的大格局。為了進一步規範和壯大畜牧市場經紀人隊伍,2003年迎春鄉以龍泰畜牧交易市場為基地,組建了畜牧交易協會,會員已達到300多人,畜牧交易實現了微機聯網,信息共享,有組織地進入流通領域,進一步提高了流通能力和流通效益。每名市場經紀人每年可創收5—10萬元,僅大牲畜交易一項全鄉每年可增收1500萬元左右,促進全鄉人均增收800元。
在龍泰畜牧交易市場建設上,我們的近期目標是。爭取利用兩年左右時間,把其打造成全省第一畜牧交易市場,引帶全鄉畜牧交易經紀人1000人,促進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
新農村建設
![迎春鄉](/img/b/6bf/nBnauM3X0gzNwATN1MDO4MTOxITM4gzN1IDMwADMwAzMxAzLzg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當地名人
![迎春鄉](/img/9/93a/nBnauM3X2cTN2AzM1UDO4MTOxITM4gzN1IDMwADMwAzMxAzL1g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55歲的李明華,在擔任青岡縣迎春鄉同心村養豬協會會長四年時間裡,每年幫助附近10個鄉鎮及臨縣鄉親們銷豬近4萬頭,民眾都稱這位省級勞動模範為“貼心經紀人”。
李明華養豬不是一帆風順的。頭一批入欄的10頭豬剛出手,第二批入欄的仔豬卻得上了一場怪病。沒幾天就死了七八隻。李明華很心疼,但他堅信這次的失敗是自己沒有摸到“門道”。於是,他先後奔走望奎科協、慶安種豬繁育廠和呼蘭等豬廠學習、參觀、考察,專訪鄰居老養豬戶,訂購各種養豬書籍和報刊及有關資料,積極主動問養豬科技人員及專家請教,刻苦學習鑽研技術,實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終於把養豬事業奮戰成功。做到了如何養好豬心中有底。李明華每年養豬四五十頭,
李明華養豬特能“琢磨”,不只是春、秋兩季防疫,而是堅持常年。通過長期的摸索實踐,他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望、切”法,誰家豬打蔫了,不愛吃食了,李明華一看,就知該用啥藥,多大劑量,保準管用。所以不管誰家的豬有個“頭疼腦熱”,無論颳風下雨,鄉親們都會請教李明華,他從不耽擱。這些年,經李明華手救回來的豬就有200多頭,價值2萬餘元。
成豬要出欄了,如何才能賣上個好價錢,是養豬戶最關心的事。1995年,李明華聽說大慶有個金鑼集團,在那兒豬能賣上個好價錢。於是包括自家在內,他組織了幾戶鄉親裝上一車,開往大慶。果不其然,豬賣上了理想的價格,李明華還與“金鑼”建立了交情,他們表示,以後就由李明華做“中間人”,集團到當地收豬,由李明華幫助與養豬戶聯繫、成車,每車豬給李明華費用50元,由集團出。從那時開始,李明華開始涉足“經紀人”這一行當用李明華的話說,經紀人是個信譽活兒,肩挑兩家,即不能讓養豬戶吃虧,也不能讓企業受損,這其中關鍵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掌握市場行情。看報紙,聽新聞自然少不了,電話聯繫,到養豬戶走訪也不可或缺。聽李明華說,他一年的手機費用5000元,摩托用油也少不了。
![迎春鄉](/img/a/aba/nBnauM3X2IjMykDNxYDO4MTOxITM4gzN1IDMwADMwAzMxAzL2g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李明華說,他是一心在養豬、銷豬事業上,不為“勞模”,也不為“標兵”,他的心愿只是讓養豬戶每公斤豬多賣幾毛,讓老百姓早日過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