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子商務

農產品電子商務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中國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已超3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已達3000家。農產品電商須與顧客建立良好的購物體驗,才能迎來持續消費力及帶動相關消費群體。 目標人群定位是農產品電商平台的首要考慮問題,如果目標人群定位在基本不會上網的老年人或消費能力低下的人群,那顯然是要面臨虧損。另外,由於農產品的特殊性,配送須要有冷藏冷凍的混合配送車輛,以及冷藏周轉箱及恆溫設備,否則產品原質量再好,客戶收到的也將是有質量問題的商品。所以物流配送成本將成為考驗農產品電商平台的最大問題

基本信息

套用說明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蔡裕東日前表示,當前我國農產品網上交易面臨諸多困難,如整體市場規模不集中、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等。針對這些問題,商務部將採取統籌規劃、規範秩序等五項措施,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套用與創新。

在山東壽光召開的“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農產品電子交易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蔡裕東對將採取的五項措施進行了闡述:

規劃介紹

統籌規劃設計,有序推進發展。以促進農產品實體交易和電子商務有機融合為方向,通過零售帶動批發、高端帶動低端、城市帶動農村、東部帶動西部,加快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示範培育工作,力爭在重點地區、重點品種和重點環節率先突破。

完善制度,規範發展秩序。加快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建設,規範信息發布、網上交易、信用服務、電子支付、物流配送和糾紛處理等服務,依法打擊商業欺詐、銷售假冒偽劣、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和不正當競爭等活動。抓緊制定急需的農產品標準。

加強配套支撐,最佳化發展環境。鼓勵發展專業化、規模化的第三方物流,重點支持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落實各項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的稅費政策,完善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促進支付、信用、金融、保險、檢測、認證、統計和人才培育等服務協同發展。

線上線下結合,突破關鍵約束。發展縣域服務驅動型、特色品牌行銷型等多元化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鼓勵農產品流通企業,依託實體經營網路探索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充分利用傳統的銷售渠道,通過實體經營場所體驗、考察與網上下單、支付相結合,解決交易主體之間的信任度低、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開展農村商務信息服務。充分發揮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在常態化購銷對接中的作用,通過與大型連鎖超市、批發市場及電子商務企業合作,更好地促進農產品流通,緩解“賣難”。

工作開展

2014年農業電商出現井噴現象,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走向網路。近日,由甘肅、陝西、新疆三省區聯合主辦的“2015年中國(平涼)絲綢之路農產品博覽會暨中國西部農產品電子商務聯盟啟動儀式”在甘肅省平涼市舉行。據介紹,此舉旨在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業的交流合作,提升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業的服務能力,加快推進西部地區農業現代化。

存在的問題

1.物流成本無法控制2.倉儲等設施滯後3.農產品需求人群網購次數稀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