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陽縣

漢高帝二年(前205)置。初名辰陵。五年,以地當辰水之陽改名辰陽(見《元和郡縣誌》)。《水經注》:“辰水又逕其縣(辰陽)北”。今湖南辰溪、懷化、麻陽、花垣、鳳凰縣地,又錯入今貴州境。故城在今辰谿縣西。據考:治銅山,即今之潭灣鎮杉林、溪邊二村。

西漢置。

漢武帝分天下為13州,辰陽屬荊州武陵郡。

公元9年,王莽篡漢,更武陵郡為建平郡,辰陽縣為會亭縣(一作會真縣)。

光武帝建武初復名辰陽。仍屬荊州武陵郡。三國時屬吳國。

晉武帝太康元年(28O),省辰陽縣併入鐔成。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辰陽男國。轄地除銅仁一地已劃入牂牁郡外,余皆不變。

南朝梁為縣。天監十年,改辰陽縣為建昌縣,移治今辰谿縣西北。為僑置南陽郡治所。

陳太建七年恢復辰陽縣舊名。

隋開皇九年(589),辰陽縣治遷於辰水北岸(即今湖南辰谿縣縣治),與辰陽之名不符,又適當辰水(又名辰溪)入沅之口,故易縣名為辰谿縣,辰谿縣名始此。大業三年屬沅陵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