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鄉[山東省惠民縣辛店鄉]

辛店鄉地處魯北平原,惠民縣境中部,屬黃淮海平原開發區。鄉政府駐地緊靠慶淄路,向北距惠民縣城12公里,向南6公里直達(濱州——鄭州)220國道並與惠清黃河大橋接壤,向東30公里直達濱博高速,80分鐘可達濟南國際機場,濱石路、淄胡路橫穿東西,西連大濟路東接樂胡路。1995年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位置優越。轄9個辦事處,122個行政村,人口5萬人。2013-2014年各村村民文化廣場在全鎮建起。

現改為辛店鎮。

經濟發展

農業:辛店鎮版圖面積148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0.7萬畝,其中桑園面積1.7萬畝,棉花面積6.8萬畝,食用菌大棚3000餘個,蔬菜大棚5000多個,趙營仙桃10000畝,中美速生楊1萬畝,中國農科院棉花良種繁育基地位於辛店鎮境內,是全國有名的棉花良種繁區。玉米、大豆、西瓜蔬菜等農產品種類多,數量大。年屠宰生豬14800頭,肉牛出欄13000頭,家禽養殖廠10餘家。

工業:工業企業正在興起,企業已有30多家,永盛化工(氯化聚乙烯)享譽省內外,惠豐麵粉遠銷京、津。塑膠製品、建材加工,醬菜、水泥、複合肥、生物肥、地毯加工等正在篷勃發展。預製廠、磚瓦廠、酒廠、木器加工廠、短絨廠、葦板廠、砂輪廠等企業生意繁榮。大型棉紡基地正在建設中,現全鎮有環綻紡5萬隻,氣流紡機3台,合線廠、織布廠各一家,棉花加工12家。

歷史淵源

明清以來,今境內先後為為武定州順禮鄉,惠民縣明字號、直字號、宜字號、民字號、民字約、第五區等。1945年為辛店區,1971年為辛店公社、三堡公社。1984年改稱辛店鄉、三堡鄉。2001年3月合併為辛店鄉。後改為辛店鎮。

辛店鎮最大行政村:辛店村。據考證為明朝茶商王泰,鞏佐,鞏佑來此間開茶鋪,後繁衍成村,其後有袁氏族人遷至此地,是現在村落可追溯的最早歷史記載。據辛店村村碑記載,民國期間曾更名為新民鎮。其村之南方橫貫東西有16兵營演化而成之村落,村名皆以“營”字結尾。(這其中必有歷史淵源,我編輯這些僅供參考,如果誰知道的更詳細歡迎補充。)

棣州故城遺址

棣州故城遺址位於今辛店鄉。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厭次縣治於今辛店鄉,唐貞觀十七年(643年)置棣州於厭次縣治。遺址位於今辛店鄉陷棣州村。據文物部門考證,今古城遺址南北長約1.2公里,東西寬0.9公里,城周長4.2公里。唐朝曾有四位皇子封為棣王。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華溫琪為棣州刺史,為避河患,徙州、縣治所於古城馬,州城陷於大水,歷時311年。後此地俗稱為“陷(先)棣州”。今冀魯一帶流傳有一句有名的歇後語“陷棣州——沒成(城)”。

東路梆子

辛店鄉是東路梆子起源地。據傳300多年前,山西同州梆子藝人來山東賣藝謀生,落腳於章丘、惠民、高青一帶。為區別於濟南以西地區流行的“西路梆子”,人們便將流行與這一帶的梆子稱之為“東路梆子”。“東路梆子”明清時期盛行於辛店鄉一帶。受當地的方言、習俗影響,已發展演化為具有當地特色文化品牌,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