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子蓮

轉子蓮

轉子蓮(拉丁學名:Clematis patens Morr. et Decne.)是毛茛科,鐵線蓮屬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鬚根紅褐色密集,莖攀援圓柱形,表面棕黑色或暗紅色,有明顯的六條縱紋,羽狀複葉;小葉片紙質,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或鈍尖,基部常圓形,邊緣全緣,有淡黃色開展的睫毛,小葉柄常扭曲,單花頂生;花梗直而粗壯,被淡黃色柔毛,無苞片;花大,直徑可達14厘米;萼片白色或淡黃色,倒卵圓形或匙形,頂端圓形,基部漸狹,花絲線形,短於花葯,花葯黃色,子房狹卵形,花柱上部被短柔毛。瘦果卵形,5月至6月開花,6月至7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山東東部、遼寧東部。日本、朝鮮也有分布。生於海拔200-1000米間的山坡雜草叢中及灌叢中。該種根為藥用:有祛瘀,利尿,解毒之功效。該種不僅有良好的藥用價值,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轉子蓮 轉子蓮

多年生 草質藤本。鬚根密集,紅褐色。莖圓柱形,攀援,長約1米,表面棕黑色或暗紅色,有明顯的六條縱紋,幼時被稀疏柔毛,生長後毛逐漸脫落,僅節處宿存。

羽狀複葉;小葉片常3枚,稀5枚,紙質,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7.5厘米,寬3-5厘米,頂端漸尖或鈍尖,基部常圓形,稀寬楔形或亞心形,邊緣全緣,有淡黃色開展的睫毛,基出主脈3-5條,在背面微凸起,沿葉脈被疏柔毛,其餘部分無毛,小葉柄常扭曲,長1.5-3厘米,頂生的小葉柄常較長,側生者微短;葉柄長4-6厘米。

單花頂生;花梗直而粗壯,長約4-9厘米,被淡黃色柔毛,無苞片;花大,直徑8-14厘米;萼片8枚,白色或淡黃色,倒卵圓形或匙形,長4-6厘米,寬2-4厘米,頂端圓形,有長約2毫米的尖頭,基部漸狹,內面無毛,三條直的中脈及側脈明顯,外面沿三條直的中脈形成一披針形的帶,被長柔毛,外側疏被短柔毛和絨毛,邊緣無毛;雄蕊長達1.7厘米,花絲線形,短於花葯,無毛,花葯黃色,長約1厘米;子房狹卵形,長約1.3厘米,被絹狀淡黃色長柔毛,花柱上部被短柔毛。

瘦果卵形,宿存花柱長3-3.5厘米,被金黃色長柔毛。花期5月至6月,果期6月至7月。

該種花梗上無苞片,花大,展開,三出複葉,小葉片背面無毛,可與本屬其它種相區別。

主要亞種

轉子蓮 轉子蓮

天台鐵線蓮(亞種)

該種與轉子蓮的區別:葉同時有三出複葉及單葉,小葉片亞革質,卵狀.披針形,略小,長6-7厘米,寬2-4厘米,無毛;花梗粗壯,長僅3.5-4厘米(比萼片短);萼片5-6枚,白色;雄蕊花絲長於花葯1-2倍。

產於浙江東部(天台山、北雁盪山)。生於海拔1000米的山坡林下及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天台山。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山東東部(嶗山)、遼寧東部。日本、朝鮮也有分布。生於海拔200-1000米間的山坡雜草叢中及灌叢中。

生長環境

喜光植物,陽性,喜排水良好的疏鬆土壤。性耐寒(莖和根系可耐-10℃低溫),耐旱,較喜光照,但不耐暑熱強光,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鹼性壤土及輕沙質壤土。根係為黃褐色肉質根,不耐水漬。

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根:祛瘀,利尿,解毒。

轉子蓮花大,耐寒性較強,冬季可以露地越冬,不僅可做良好的垂直綠化植物,也是較好的育種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