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防護基礎教程

《輻射防護基礎教程》是由王建龍、何仕均編寫,2012年11月15日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輻射防護基礎教程輻射防護基礎教程
本書為環境保護部電離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教材。全書分為5篇,分別為基礎知識、輻射防護概論、輻射防護管理框架、實用輻射安全與防護、電離輻射醫學套用的防護與安全。全書由獨立的幾個模組組成,根據教學需要,每一模組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組合使用,非常靈活。本書可作為輻射安全與防護方面技術人員以及相關領域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教材,也可用作高等學校工程物理、核科學與技術、輻射安全與防護等專業的參考教材。

圖書前言

我國核技術的開發套用始於20世紀50年代。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核技術在我國國防、醫療、能源、工業、農業、科研等領域得到了廣泛利用。這對於維護國防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核能與核技術套用是一把雙刃劍,在核技術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問題十分重要。如果安全防護方法不當或放射源失控,會給環境安全帶來危險,甚至危及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時可能引起社會恐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做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2003年6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5年9月國務院又頒布了《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全國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的安全和防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為了落實貫徹《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促進核技術的和平利用和造福人類,在國家環境保護部的領導和支持下,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電離輻射防護與安全知識叢書。該套叢書包括《電離輻射防護與安全基礎》、《電離輻射工業套用的防護與安全》、《電離輻射醫學套用的防護與安全》和《輻射防護基礎教程》。該套叢書不僅可用於從業人員輻射防護與安全知識培訓,還可供從事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與監測的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篇基 礎 知 識

第1章物質結構

1.1原子

1.1.1質子、電子、中子

1.1.2玻爾原子結構模型

1.1.3重要原子術語

1.2原子是如何結合的

1.2.1共價鍵

1.2.2離子鍵

1.3元素周期表

1.4核素圖

第2章電離輻射和放射性衰變

2.1放射性和放射性衰變

2.2放射性衰變產生電離輻射

2.2.1放射性的量和單位

2.2.2電離輻射的類型

2.2.3用核素圖查找衰變方式

2.2.4放射性衰變的模式

2.3衰變常數、活度和半衰期

2.3.1放射性衰變規律和衰變常數

2.3.2放射性活度

2.3.3半衰期

2.3.4活度計算

2.3.5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測量

2.3.6放射性比活度

2.4衰變鏈和相對半衰期

2.4.1衰變鏈

2.4.2相對半衰期

2.5其他輻射源的電離輻射

2.5.1來自天然輻射源的電離輻射

2.5.2人工輻射源的電離輻射

第3章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1電離

3.1.1直接電離和間接電離

3.1.2強、中等、弱電離

3.2激發

3.3α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4β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4.1直接電離

3.4.2軔致輻射

3.5γ和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5.1光電效應

3.5.2康普頓散射

3.5.3電子對生成

3.5.4光子與物質相互作用總結

3.6中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6.1彈性散射

3.6.2非彈性散射

3.6.3中子俘獲

3.6.4中子與物質相互作用總結

3.7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總結

第4章輻射探測方法

4.1輻射探測的機理

4.2電離輻射探測器

4.2.1充氣探測器

4.2.2固體導體探測器

4.2.3固體探測器與氣體探測器對比

4.3閃爍探測器

4.3.1工作原理

4.3.2閃爍探測器類型

4.3.3光電倍增管

4.4中子探測器

4.4.1工作原理

4.4.2中子探測器類型

4.5電子元件

第5章輻射的生物學效應

5.1人體

5.1.1呼吸系統

5.1.2消化系統

5.1.3循環系統

5.1.4淋巴系統

5.1.5泌尿系統

5.1.6人體系統小結

測試題選

5.2細胞和輻射的生物損傷

5.2.1細胞結構

5.2.2細胞分裂

5.2.3輻射損傷

測試題選

5.3人體的輻射效應

5.3.1確定性效應

5.3.2隨機性效應

5.3.3胎兒照射

5.3.4輻射效應小結

測試題選

要點

第2篇輻射防護概論

第6章輻射防護原則

6.1輻射防護簡介

6.2輻射防護和危險

6.3ICRP簡介

6.3.1ICRP歷史

6.3.2ICRP職責

6.3.3ICRP建議書

6.4基本安全標準

6.5實踐與干預

6.6照射

6.6.1照射概念

6.6.2潛在照射

6.6.3照射類別

6.6.4照射水平

6.7劑量限值和劑量約束

6.7.1劑量限值

6.7.2劑量約束

6.8輻射防護體系

6.8.1實踐正當性

6.8.2輻射防護最最佳化

6.8.3個人劑量限值

6.9輻射防護體系的實施

6.9.1法規要求

6.9.2管理要求

6.9.3操作要求

第7章外照射危害的防護

7.1外照射的危害

7.1.1外照射介紹

7.1.2輻射類型對外照射危害的影響

7.1.3外照射危害的來源

7.2外照射危害的控制

7.2.1基本方法

7.2.2管理控制

7.2.3實體控制

7.3禁止計算

7.3.1β粒子的禁止

7.3.2X射線和γ射線的禁止

7.4計算不同放射性核素的γ劑量率

7.4.1介紹

7.4.2用比釋動能常數計算劑量率

第8章內照射危害的防護

8.1內照射的危害

8.1.1引言

8.1.2非密封源和放射性污染

8.1.3使用非密封源的實踐

8.1.4輻射類型對內照射危害的影響

8.1.5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的途徑

8.2內照射危害的測量

8.2.1ICRP參考人和IAEA參考亞洲人

8.2.2生物半排期和有效半減期

8.2.3劑量係數

8.2.4年攝入量限值

8.3工作場所的污染限值

8.3.1表面污染的導出限值

8.3.2導出空氣濃度

8.4內照射危害的控制

8.4.1放射性物質的最小化

8.4.2行政控制

8.4.3實體控制

第9章輻射探測儀器的使用

9.1輻射探測儀器

9.1.1探測器類型

9.1.2測量儀器的種類

9.1.3儀器檢定(或校準)

9.1.4探測下限(LLD)

9.2選擇合適的儀器

9.2.1探測儀器的選擇

9.2.2監測方案設計

9.2.3其他

9.3放射性調查方案

9.3.1準備調查表和圖

9.3.2調研

9.3.3使用前儀器檢查

9.4劑量率測量

9.5表面污染測量

9.5.1表面污染監測

9.5.2表面污染間接測量

9.6空氣污染測量

9.6.1氣溶膠採樣

9.6.2空氣採樣

9.6.3蒸氣採樣

第10章個人劑量測量

10.1輻射及劑量測量

10.1.1輻射量

10.1.2劑量

10.2實用輻射量

10.2.1場所監測

10.2.2個人劑量監測

10.2.3實用輻射量限值

10.3個人劑量測量

10.4外照射劑量測量方法

10.4.1主動式探測

10.4.2被動式探測

10.4.3能量回響和方向回響

10.5內照射劑量的測定方法

10.5.1活體計數

10.5.2生物取樣分析

10.5.3空氣取樣

10.5.4待積劑量當量的計算

10.6個人劑量監測和結果保存

第3篇輻射防護管理框架

第11章電離輻射防護立法與監管

11.1基礎框架

11.1.1輻射防護內容與基礎框架

11.1.2基礎框架內涵

11.2法規體系

11.2.1概述

11.2.2有關法規和標準內容簡介

11.2.3監管授權和安全責任

11.3許可

11.3.1許可證條件與許可形式

11.3.2工作場所要求

11.3.3醫療照射控制

11.3.4干預與豁免

11.4監督檢查

11.4.1監管部門

11.4.2輻射工作單位

11.5教育培訓

11.5.1安全文化與安全績效

11.5.2安全文化的由來與內涵

11.5.3培訓機構和培訓要求

第12章放射性物質的運輸和儲存

12.1運輸法規

12.1.1輻射危害與法規

12.1.2標準與法規

12.2貨包分類與分級

12.2.1定義與放射性物質分類

12.2.2貨包分類與分級

12.3貨包和包裝要求

12.3.1一般要求

12.3.2對空運貨包的附加要求

12.3.3對各類貨包和包裝的附加要求

12.4運輸安全要求

12.4.1首次裝運前和每次裝運前的要求

12.4.2與其他貨物一起運輸

12.4.3運輸和中途儲存

12.4.4船舶運輸及空運和郵運

12.5審批和管理

12.5.1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質和低彌散放射性物質的審批

12.5.2貨包設計的審批

12.5.3易裂變材料貨包設計的審批

12.5.4裝運的審批

第13章環境影響評價

13.1引言

13.1.1歷史沿革

13.1.2評價時段

13.2定義與概念

13.2.1環境影響評價

13.2.2安全評價

13.2.3監測及評價

13.2.4劑量約束

13.2.5等效操作量

13.3評價檔案分類與格式和內容

13.3.1分類

13.3.2報告書

13.4評價資質與責任

13.4.1資質

13.4.2責任

第14章放射性廢物的安全管理

14.1概述

14.1.1放射性廢物

14.1.2廢物最小化

14.2放射性廢物管理計畫

14.2.1放射性廢物的分類原則

14.2.2液體廢物分類

14.2.3固體廢物分類

14.2.4液態氣態排放

14.3放射性廢物管理的基本步驟

14.3.1概念

14.3.2分類

14.3.3預處理

14.3.4整備

14.3.5控制輻射危害

14.4放射性廢物活度的監測

14.4.1固體廢物

14.4.2氣體和液體廢物

14.5放射性廢物的貯存

14.5.1工作場所貯存

14.5.2專用倉庫貯存

14.5.3記錄

第15章應急回響計畫

15.1引言

15.1.1國內事故

15.1.2國外事故

15.2定義與概念

15.2.1定義

15.2.2概念

15.2.3輻射事故分級

15.3應急計畫的一般要求

15.3.1輻射威脅類型

15.3.2應急計畫層次

15.3.3任務和要求

15.4環境保護部應急預案介紹

15.4.1任務與範圍

15.4.2應急組織與職責

15.4.3應急行動

15.4.4應急保障

第4篇實用輻射安全與防護

第16章核子儀的安全使用

16.1核子儀的種類

16.1.1透射式核子儀

16.1.2反散射式核子儀

16.1.3反應式核子儀

16.2核子儀的組成

16.2.1密封放射源

16.2.2射線發生裝置

16.2.3源室和禁止

16.2.4探測和分析設備以及互動控制

16.2.5核子儀的標識

16.3固定式和攜帶型核子儀

16.3.1固定式核子儀

16.3.2攜帶型核子儀

16.4核子儀的維護要求

16.4.1清潔和機械維護

16.4.2輻射劑量率檢查

16.4.3擦拭和泄漏測試

16.5操作放射源的注意事項

16.6儲存和台賬程式

16.6.1儲存

16.6.2台賬

16.7書面程式和本單位的規定

16.8人員培訓

第17章工業放射照相的安全套用

17.1放射照相基礎

17.1.1引言

17.1.2放射照相的原理

17.1.3無損檢測

17.2放射照相使用的基本設備

17.2.1γ放射照相使用的設備

17.2.2X射線照相使用的設備

17.3圍牆和現場放射照相

17.4安全特徵和設備

17.4.1總述

17.4.2γ射線設備

17.4.3X射線設備

17.4.4放射照相的圍牆

17.4.5現場放射照相

17.5安全程式和檢查

17.5.1註冊或許可

17.5.2操作程式

17.6事故

17.6.1X射線設備

17.6.2γ放射照相設備

17.6.3一般要求

17.6.4應急設備

17.7安全檢查總結

第18章生產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安全

18.1放射性同位素的套用

18.2原子核反應基本原理

18.2.1核素圖的使用

18.2.2核反應的書寫

18.3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

18.3.1核反應堆

18.3.2粒子加速器

18.3.3處理

18.4輻射危害

18.4.1輻射與污染

18.4.2外照射危害的控制

18.4.3內照射危害的控制

18.5與放射性同位素生產有關的危害控制

18.5.1制靶和輻照——有哪些危害?

18.5.2制靶與輻照危害的控制

18.5.3靶的運輸過程的危害控制

18.5.4打開靶罐時的危害控制

18.5.5處理非密封放射源的危害控制

18.5.6生產密封放射源的危害控制

18.5.7包裝和派送時的危害控制

18.5.8廢物處置和回收的危害控制

18.6劑量的估算

18.6.1β輻射劑量

18.6.2溢灑物的外照射劑量

18.6.3皮膚被污染的劑量

18.6.4中子劑量

18.7輻射防護大綱

18.7.1職責

18.7.2場所分區

18.7.3局部規章和工作程式

18.7.4工作規劃

18.7.5輻射監測

18.7.6調查和行動水平

18.7.7培訓

18.8裝置和實驗室設計

18.8.1規劃步驟

18.8.2設計準則

18.8.3設備和區域

18.8.4實驗室設計的要求

18.9應急規劃和準備

18.9.1可能的事件和事故

18.9.2需要的應急設備

18.9.3防護行動

18.9.4對具體事故或事件的回響

18.9.5應急準備

第19章放射性示蹤劑的安全使用

19.1使用示蹤劑的基本原理

19.1.1系統中示蹤劑的注入

19.1.2示蹤劑的探測方法

19.2實驗室示蹤劑的使用

19.3工業中示蹤劑的套用

19.4放射性示蹤劑的選擇

19.4.1形態

19.4.2同位素

19.5項目計畫

19.5.1註冊和許可

19.5.2操作程式

19.5.3外照射危害控制

19.5.4污染控制

19.5.5個人監測

19.5.6環境中示蹤劑的控制

19.6輻射照射評價

19.6.1操作人員受到的照射

19.6.2其他人員受到的照射

19.7事故

19.7.1失去禁止

19.7.2污染

19.8安全檢查總結

第5篇電離輻射醫學套用的防護與安全

第20章放射診斷的防護與安全

引言

20.1放射診斷

20.1.1X射線管

20.1.2X射線能譜和過濾

20.1.3準直

20.1.4減少散射

20.1.5影像接收

20.1.6特殊成像技術

20.2放射診斷的放射防護與安全

20.2.1工作人員

20.2.2患者

20.2.3公眾成員

20.2.4設備

20.2.5移動式X射線機

20.3放射性診斷的個人防護

20.4放射診斷的禁止防護

20.4.1禁止設計理論

20.4.2禁止計算基礎資料

20.4.3構建禁止防護

20.5放射診斷中的輻射劑量

20.5.1入射皮膚劑量

20.5.2器官劑量

20.5.3放射學與妊娠

20.5.4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20.6放射診斷的輻射監測

20.6.1劑量和劑量率的測量

20.6.2X射線管的泄漏

20.6.3場所檢測

20.7個人防護用品的測試

20.8地方規章

20.9輻射事故和事件

20.10輻射安全防護培訓

20.11監管要求

本章關鍵要點

附錄20A禁止防護計算舉例

測試題選

第21章核醫學的防護與安全

21.1核醫學中的放射性核素

21.1.1引言

21.1.2放射性核素的支配管理和分析技術

21.1.3體內試驗套用的放射性核素

21.1.4體外試驗套用的放射性核素

21.1.5恰當選擇目標組織或器官

21.1.6通常使用的放射性核素

21.2放射性藥物的製備和管理

21.2.1放射性藥劑的製備

21.2.2靜脈注射

21.2.3口服放射性藥劑

21.2.4吸入放射性藥劑

21.3γ照相機成像

21.4技術人員的外照射

21.4.1外照射的來源

21.4.2外照射的控制

21.4.3皮膚污染導致的外照射

21.5技術人員的內照射

21.5.1內照射的來源

21.5.2來自液態源的污染

21.5.3來自固態源的污染

21.5.4來自空氣傳播來源的污染

21.5.5內照射的控制

21.6核醫學中的輻射監測

21.6.1個人的外照射

21.6.2污染和放射性核素的攝入

21.6.3工作場所的劑量率

21.6.4表面污染

21.7典型的職業照射

21.7.1全身劑量

21.7.2肢端劑量

21.8核醫學工作場所的設計

21.8.1低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

21.8.2中等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

21.8.3顯像設備和碘?131治療病房

21.8.4碘?131診療室

21.9核醫學中的廢物管理

21.10患者和公眾的放射安全

21.10.1典型的患者照射

21.10.2患者照射的最最佳化原則(ALARA)

21.10.3女性患者的防護

21.10.4家庭中的放射安全

21.10.5研究項目中志願者的照射

21.11放射性核素治療中的防護

21.11.1碘?131療法

21.11.2釔?90治療

21.11.3鍶?89治療

本章關鍵要點

附錄21A四個有關數據的表格

附錄21B放射性污染計算實例

測試題選

第22章放射治療的防護與安全

22.1放射治療概述

22.1.1放射治療的目的和目標

22.1.2放射治療部門的構成

22.1.3電離輻射安全防護責任人的職責

22.1.4患者、放射工作人員和探視者

22.1.5放射治療技術

22.1.6放射治療設備的典型布局

22.2外照射束放射治療

22.2.1外照射束放射治療室的一般要求

22.2.2治療室的禁止

22.2.3淺層和中電壓治療機

22.2.4遠距離放射治療機

22.2.5醫用直線加速器

22.2.6其他放射治療設備

22.2.7電離輻射水平的評估

22.3近距離放射治療

22.3.1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源

22.3.2一般的放射性安全考慮

22.3.3永久性植入

22.3.4暫時性植入

22.3.5手術後裝放射治療

22.3.6遙控後裝放射治療

22.3.7非密封源放射治療

22.3.8近距離放射治療室的禁止

22.3.9輻射水平評估

22.4放射治療部門的相關設備和其他放射源

22.4.1放射治療模擬定位機

22.4.2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

22.4.3輻射劑量測量用檢驗源

22.4.4Sr?90眼部敷貼器

22.4.5電離輻射水平評估

22.5結束語

22.5.1應急程式

22.5.2質量保證

22.5.3文檔和記錄的保存

22.5.4安排配置工作人員問題

本章關鍵要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