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時間內,由輻射體表面的一定面積上發出的,或通過一定接收截面的輻射能,稱為輻射通量,其單位為W(瓦)或kW(千瓦)。
相關詞條
-
輻射通量密度
輻射通量密度又稱輻照通量密度。輻射通量密度的峰值波長與絕對溫度成反比,虛線就是這些峰值的軌跡。輻射通量密度的峰值波長與絕對溫度成反比,該圖中虛線就是這些...
概述 峰值 地物發射率 基爾霍夫定律 -
通量
通量,是表示物質分子移動量的大小,指某種物質在每秒內通過每平方厘米的假想平面的摩爾或毫爾數。兩種不同濃度的同種物質的溶液相鄰地放在一起,則高濃度區域中的...
物質的流通量 粒子通量 -
輻射強迫
輻射強迫是對地球–大氣系統失去能量平衡的一種度量,它用靜輻射通量表示,單位為瓦/平方米。當它取正值時,使地-氣系統增溫;反之則使其變冷。它是影響全球變暖...
定義 原理 與輻射強迫相關的歷史事件 海運污染不足以影響人類活動的輻射強迫 -
同步輻射光源
同步輻射光源是指產生同步輻射的物理裝置,它是一種利用相對論性電子(或正電子)在磁場中偏轉時產生同步輻射的高性能新型強光源。電子同步加速器的出現,特別是電...
基本概述 人類文明史是利用和開發光資源的歷史 新人工光源帶來人類文明的新進步 發展歷史 -
紅外輻射
紅外輻射,波長介於可見光與微波之間的電磁波(電磁輻射)。其短波方面的界限決定於人眼的視感,一般定為0.75微米;長波方面的界限,尚無定論。
紅外輻射 配圖 相關連線 -
光化通量
由於大氣中存在著各種光吸收物質,使到達對流層的都是波長大於380nm的光,只有這部分光才能參與對流層的光化學反應。
原理 -
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原理與方法
1.3.1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 1.3.2陸地生態系統水循環 2.1.3陸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
輻射平衡
個物體或系統的輻射能量收支相等時的狀況。輻射能量收入和支出的差值稱為輻射差額。當收入大於支出時,差額為正,即有淨輻射;當收入小於支出時,差額為負。在氣候...
概述 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