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屬

輪狀病毒屬

輪狀病毒屬成員僅感染脊椎動物,並通過口-糞途徑傳播。輪狀病毒能引起人和動物廣泛感染,是人類非細菌性腹瀉的主要病原之一。

中文名稱

輪狀病毒屬

英文名稱

Rotaviru;RV

分類

呼腸孤病毒科>無刺突呼腸孤病毒亞科>輪狀病毒屬

成員

種 型 輪狀病毒屬(Rotaviru) 甲型輪狀病毒(Rotavirus A) 猴甲型輪狀病毒SA11株(Simian rotavirus A/SA11 ) 乙型輪狀病毒(Rotavirus B ) 丙型輪狀病毒(Rotavirus C) 人丙型輪狀病毒Bristol株(Human rotavirus C/Bristol) 丁型輪狀病毒(Rotavirus D) 雞丁型輪狀病毒132株(Chicken rotavirus D/132) 戊型輪狀病毒(Rotavirus E) 豬戊型輪狀病毒DC-9株(Porcine rotavirus E/DC-9) 己型輪狀病毒(Rotavirus F) 雞輪狀病毒F/A4(Chicken rotavirus F/A4) 庚型輪狀病毒G(Rotavirus G) 雞庚型輪狀病毒555株(Chicken rotavirus G/555)

基本特性

1973年由澳大利亞學者Bishop首次發現,通過電鏡觀察,在急性腹瀉患兒十二指腸黏膜活檢標本中,看到上皮細胞記憶體在大量球形病毒顆粒。不久以後,英國Flewett從腹瀉嬰幼兒大便標本中也找到同樣形態的顆粒,因其形態類似車輪狀,故命名為輪狀病毒。該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估計全世界40%的感染性腹瀉都是由該病毒引起。1983年,中國發現輪狀病毒能引起成人流行性腹瀉。引起人類腹瀉的輪狀病毒有3類,即主要引起嬰幼兒腹瀉的A組輪狀病毒、主要感染青壯年的B組輪狀病毒和引起散發病例的C組輪狀病毒。其中B組輪狀病毒僅在中國引起爆發流行。

輪狀病毒為球形、無囊膜、有寬殼蓋、短幅和薄邊的雙股RNA病毒,病毒顆粒直徑70-75nm,由雙層殼膜構成。病毒體中心是直徑為36-45nm的緻密核心,含病毒核酸,排列不規則,呈蜂窩狀。外面雙層多肽衣殼呈輪緣狀圍繞著內層,內衣殼的殼微粒沿著病毒體邊緣呈放射狀排列,形同車輪輻條,使病毒外觀酷似車輪。輪狀病毒有兩種形態,即雙殼顆粒和單殼顆粒。前者是成熟病毒顆粒或完整病毒顆粒,具有完整的核衣殼,有感染性,又稱為L毒粒。後者因在自然條件下失去其外殼,,形成粗糙的單殼顆粒,直徑只有50-60nm,無感染性,又稱D顆粒。在電鏡下還可看到晶格狀的病毒亞單位結構。病毒外面兩層核衣殼為20面立體對稱,每面由13個殼粒組成。 完整病毒顆粒外層光滑表面上有60個12nm的穗狀突起,系VP4的二聚體。3層衣殼從外到內依次為VP7、VP6和VP4。核心內還有VP3、VP1和一些非結構蛋白。 RV病毒基因組為雙股RNA,由11個片段組成,位於病毒核衣殼內。基因序列中富含A和T,A+T比值達58%-67%,與大多數真核細胞和病毒不同。5’和3’端序列高度保守,可能涉及病毒基因轉錄、複製或裝配。11個基因片段分別編碼11種蛋白質,6種結構蛋白,5種非結構蛋白。VP1-3是病毒核心的結構蛋白,VP4、VP6和VP7是核衣殼上的結構蛋白。VP6含有血凝素,是病毒吸附到宿主細胞受體的結合蛋白,決定病毒的毒力VP7是病毒的主要中和性抗原。輪狀病毒在體外難以培養,在一般組織培養中不適應,需選用特殊的細胞株培養(如恆河猴胚腎細胞MA104株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