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閱讀

輕閱讀

最早提出“輕閱讀”概念的,是上海文化出版書社,它曾以“輕閱讀書坊”為名出過五本一系列的叢書。當時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王肖練曾經就“輕閱讀”一詞作過一段很精彩的詮釋,他說:“‘輕閱讀’是輕鬆的閱讀,輕快的閱讀,輕靈的閱讀,‘輕’不是沒有分量,‘輕閱讀’是另一種重質感的閱讀。”

圖書特點

這一類圖書雜誌的封面裝飾、紙頁設計都很精美,紙張摸起來也很有質感。另外,這類圖書多為可以讓讀者從任何一個“斷點”續上的小書,不管何時何地都可以隨手翻出來閱讀,很適合他們快節奏的生活。

閱讀類型

“輕閱讀”類圖書可以是文學作品,可以是繪本,也可以是圖文結合的東西。很多網站如SF互動傳媒網、泉川網都開設了“輕小說”頻道,網易文化頻道、騰訊讀書頻道開設有“輕閱讀”板塊,另外,有的網站如豆瓣網還專門設立了“輕小說”討論專區。其中一個“輕小說”頻道中的一些“輕小說”、“輕雜誌”大多是由“80後”甚至“90後”作家編寫的,如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江南主編的《幻想1+1》、明曉溪主編的《公主志》等,其他的“輕小說”如《魔仙丹》、《銀魂》、《少年陰陽師》、《零之使魔》等內容多以虛幻奇戀、魔法奇術為題材。

出現原因

輕閱讀的出現與社會競爭加劇,工作、學習的節奏快,都市人壓力普遍大有關。“輕閱讀”可以在短時間內娛目娛心,多少可以起到緩解壓力、打發閒暇的作用。

現狀

目前輕閱讀的讀者主要是中學生、大學生,以及年輕的白領,主要為女性。

小資

“輕閱讀”作為一種注重讀書情調的閱讀方式,深受“小資”讀者的青睞。這類“小資”階層一般具有以下特點:有一定的知識、一定的智慧和悟性、一定的閒情逸緻以及一定的物質保障。他們大多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既不能太累又要有一定的品位。“小資”們所追求的這種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他們的閱讀趣味,他們中意的讀物既要看著不累,又要能夠顯示出他們的品位和身份,最好還有一點浪漫的情調。

中學生

在對上海10所重點高中1000名學生的調查顯示,有61.86%受訪學生說,他們每周用在閱讀上的時間為2-5個小時,每天閱讀時間多的大概有三刻鐘,少的只有十幾分鐘。值得注意的是,竟還有16.49%的孩子每周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每天連10分鐘都不到。

原因

有81.44%的受訪者認為,他們之所以課外閱讀少,主要是因為“功課多,很少有時間和心情讀書”。也因此,即便要讀書,也唯讀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結果的。有54.64%的同學是這樣的。

有86.60%的學生說,閱讀課餘讀物是為了減輕壓力、放鬆心情,學習生活已經夠累了。

擔憂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擔心長此下去,這部分同學會患上“長文章畏懼綜合徵”,他們不敢讀大部頭的作品,喜歡馬上看完,又助長了閱讀的浮躁之心。而往往,那些對孩子有啟發的思想,都蘊藏在那些厚重的作品裡。

閱讀誤區

不少讀者常常把“輕閱讀”理解為“快餐讀物”,往往認為此間無深意,純為打發時間,沒有留存價值。有相當一部分讀者甚至把一些輕鬆、熱鬧、誇張的青春讀物當作輕閱讀。其實這都是對輕閱讀的誤解。

重慶出版社編輯張乃剛表示,供“輕閱讀”的作品,雖“輕”而動人,其中流淌的是一種溫暖美好的氛圍和情致,好的“輕閱讀”文本,對於緩解身心來說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並且會在讀者間口口相傳。如面對職場寒冬而推出的系列指導性職場小說,將妖趣和推理有機結合起來、可從情節變化感受到推理過程之奇妙的“妖趣”小說,以及講述親情、愛情的生活故事類小說等。有人對輕閱讀喊出“讓流行成為流傳”的口號,很是貼切。

爭議

輕閱讀不等於快餐文化,更不等於粗製濫造。“輕”只是其形式,只是從“好讀”層面上說的。即如“布克獎”的宗旨是“好看的英語小說”,但所有獲獎作品,幾乎無一例外,均是大有分量的小說。“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用精彩的、抓人的文字,巧妙的結構框架,來迅速吸引讀者,乃是大見作者功力。寫作輕閱讀文本,未必會比傳統閱讀尤其是嚴肅閱讀來得簡單。”

對於輕閱讀的反對一直不乏其聲,尤其一些純文學界的評論者,一些有一定資歷的作家,會覺得“輕閱讀”是對傳統閱讀的解構,是對嚴肅文學的不尊重。但多半都建立在對輕閱讀的誤解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