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

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作者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方言》是漢代訓詁學一部重要的工具書,也是中國第一部漢語方言比較辭彙集。它的問世表明中國古代的漢語方言研究已經由先前的萌芽狀態而漸漸地發展起來。《方言》被譽為中國方言學史上第一部“懸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在世界的方言學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簡介

方言》,全稱為《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西漢時期揚雄所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方言著作。揚雄(公元前58-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成都市)人。這部書是他在收集了周代記錄的方言資料和實際調查了當時方言的基礎上整理出來的。今本十三卷,共六百六十九條,一萬一千九百多字,其中一部分為漢、魏學者所增。體例仿《爾雅》,所收辭彙雖不標門類,但基本上是按內容分類編排的。 釋詞一般是先列舉一些不同方言的同義詞,然後用一個通行地區廣泛的詞來加以解釋,以下大都還要說明某詞屬於某地方言。 也有時先提出一個通名,然後說明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名稱。

內容

《方言》一書所記方言地域廣闊,東起東齊海岱,西至秦隴涼州,北起燕趙,南至沅湘九嶷,另外還涉及了朝鮮北部的一些方言,從這部書中基本上能看出秦、漢時代方言區域的梗概。是我國第一部記載全國性實際方言情況的方言詞典。 書中收集並保存了相當的漢代口語辭彙,為我們了解漢代國語的辭彙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我們研究古今語音語義的變化規律提供了很好的資料。但由於它在分類上缺乏嚴格的界限,編排體例不夠科學,難以檢索,這是此書的一個缺點。
《方言》最早的注本是晉代郭璞的《方言注》,常常能用晉代的方言和漢代的方言來人作比較,能通古今。清代研究《方言》的也有多家,其中成就較高的是戴震的《方言疏證》和錢繹的《方言箋疏》,都對《方言》作了很好的整理和闡發。《方言疏證》對《方言》一書作了細緻的文字校正,並逐條作了疏證,是研究《方言》的重要參考書。《方言箋疏》廣片博引,材料比較豐富,而且能從聲音上去解釋詞義,成就較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