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jiàn mò suí dí
【釋義】:踐:履行,實行;墨:繩墨,指計畫;隨:順應。根據敵情的變化,來實施計畫。
【出處】:《孫子·九地》:“踐墨隨敵,以決戰爭。”
孫武在《孫子兵法·九地篇》中提出:“踐墨隨敵,以決戰事。”這裡的“踐”,是實踐、履行的意思;“墨”,即繩墨。
過去,木工下料時總是要先量一量木料,扯開繩墨在木料上輕輕一彈,彈出一道墨線,然後按照墨線鋸出所需材料的長短和寬窄。在這裡引伸為規矩、法則。
那么這句話的意思是,作戰中採用什麼戰法,必須根據敵情而定,敵變我變。
孫子本人在幫助吳王制定進攻楚國的決策時就曾經遵循了這一原則。
吳國與楚國是近鄰,彼此長期爭鬥,都想吞併對方。公元前512年,吳軍在楚國邊境地區連續攻克了幾座小城邑。吳王闔閭非常高興,意欲乘勝前進,直接發兵攻打楚國的首都郢城。孫子勸阻說:“部隊太疲勞了,現在不宜連續作戰,不妨等待有利的時機再說。”
三年之後,吳軍又在豫章(今安徽省壽縣、合肥一帶)打敗楚軍,吳王闔閭又打算乘勝前進,攻打楚國都城。又被孫子勸阻了。
公元前506年,楚國圍攻蔡國,蔡昭侯請求吳國出兵救援。這次孫武建議吳王出兵,吳王不解地問:“前兩次寡人打算伐楚,你們都說不可,為什麼這次如此痛快呢?”孫子解釋說:“只憑一時的勝勢就貿然縱兵,決非常勝之道,關鍵要靠軍事實力和有利的時機。他接著分析道:現在情況變化了,不久前18個諸侯召開聯盟大會,圖謀共同伐楚,可見楚王已盡失天下人心,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極好的戰機。”
於是,吳王採納了孫子的建議,聯合唐、蔡兩國的軍隊,共同討伐楚國,經過五次較大規模作戰,最終攻入郢城,滅亡楚國。
很顯然,孫子在戰與不戰、大戰與小戰的問題上,不是憑主觀願望來決策,而是根據楚國實力變化、政策變化來決策,真正做到了“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相關詞條
-
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原典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①。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
原典 註解 譯文 古語智慧 智慧故事 -
西山逐鹿
盤馬彎弓(3) 第七章 踐墨隨敵(1) 第七章 踐墨隨敵(2) 第七章 踐墨隨敵(3) 第二卷 第八章 三破水閘(1) 第八章 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小說目錄 精彩試讀 -
《魔鬼智慧十三篇:孫子兵法鬼谷子棋經大全集》
九地篇——踐墨隨敵,因地制宜隨敵應變 1.因地制宜巧勝敵 2.踐墨隨敵因敵變化而取勝 3.機會來了要狠狠抓住 4.靜幽正治...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魔鬼智慧十三篇:孫子兵法鬼谷子棋經大全集
知彼知己知天知地——成就萬事的四要素九地篇——踐墨隨敵,因地制宜隨敵應變1.因地制宜巧勝敵2.踐墨隨敵因敵變化而取勝3.機會來了要狠狠抓住4.靜幽正治...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廊廟
,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
詞目 拼音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其它相關 -
行踐
詞語 行踐 拼音 xíng jiàn 注音 ㄒㄧㄥˊ ㄐㄧㄢˋ引證解釋 1. 猶行動。《孫子·九地》“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三國 魏 曹操 註:“行踐規矩無常也。”參見“ 行動 ”。2. 行走,走動。 南朝 梁簡文帝...
詞語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
戰事
詞語資料【讀音】zhàn shì【釋義】1.軍事行動;行陣征戰之事。《孫子·九地》:“踐墨隨敵,以決戰事。”章炳麟 《序 革命軍 》:“ 左宗棠喜功名,樂戰事,徒欲為人策使。” 《重回明末遼東· 聽教睢陽袁可立...
詞語資料 相關詞語 書籍 -
踐
)(7) 依循,順著不踐跡。——《論語》。孔注:“循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基本信息 漢字編碼 漢字字義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 -
《每天讀點孫子兵法》
隨機應變——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動靜合宜——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