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圖軸

踏歌圖軸

《踏歌圖》是一幅山水人物畫。畫家表現雨後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時也反映出豐收之年,農民在田硬上踏歌而行的歡樂情景。《踏歇圖》,絹本,水墨談設色,縱191.8厘米、橫104.5厘米。圖上段,畫奇峰對峙,和松林掩影中隱約的殿閣飛檐、曲折長廊。中段空白,雲煙迷漫,似乎表示山谷中還有濛濛細雨。下段近景,畫巨石、溪流、石橋、疏柳、翠竹,和低洼的稻田,還有踏歌而行的農人。

基本信息

畫家簡介

馬遠,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人。他生活在藝術世家,人物、山水、花鳥都很擅長,尤以 山水畫成就最為突出。構圖上一變五代、北宋以來的全景式,採用邊角式形式,強調空間感,人稱其為馬一角。與 李唐、 劉松年、 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

作品賞析

《踏歌圖》《踏歌圖》

《踏歌圖》是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傳世名作,此圖近處田壠溪橋,巨石踞於左角,疏柳翠竹,有幾個老農邊歌邊舞於壠上。遠處高峰削成,宮闕隱現,朝霞一抹。整個氣氛歡快、清曠,形象地表達了“豐年人樂業,壠上踏歌行”的詩意。踏歌是民間一種不拘程式的娛樂形式,用足蹬踏而作歌之謂。據《武林舊事·元夕》載李籃員房寫南宋京城臨安繁華氣象的詩中,有“人影漸衡益露冷,踏歌聲度曉雲邊”句。此外,張武子詩:“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錦相牽;都城半掩人爭路,猶有胡琴落後船”。可見踏歌這一娛樂形式在平民中甚為盛行。此圖在具體畫法上,用筆蒼勁而簡略,大斧劈皴極其乾淨利索,正是院體的典型特色。樹木的枝幹有下偃之勢,則是馬遠個人的創造。這幅作品,從總體上來說,雖然不是邊角之景,但在具體處理上,已經融入了邊角之景的法則,所以,並不以雄偉見長,而是以清新取勝。尤其是瘦削的遠峰,宛如水石盆景,靈動輕盈,絕無北宋山水畫那種迫人心肺的壓倒氣勢。

創作背景

此圖作者馬遠在南宋畫壇中占有重要地位,歷任南宋光宗、寧宗兩朝畫院待詔,極受統治者的賞識。人們通常把他與李唐、劉松年、夏圭聯繫在一起,稱為“南宋四大家”。由他們所代表的山水畫派,在美術史上稱為“院體”。在“南宋四大家”中,如果說李唐是院體的開創者,那么,馬遠則是最具代表性的院體畫家。馬遠出生於繪畫世家,他的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兄弟、兒子都是宮廷畫家,而且都很有成就。像這樣一門數代均以繪畫擅長而且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不僅在宋代,就是在整箇中國美術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足以與之相媲美的,只有元代的趙孟頫一家。 馬遠的繪畫,在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山水中的詩情與感人力量,著意形象的加工提煉,注重章法剪裁和經營,使得作品更加簡潔完整,主題更為明確突出。其山水畫一般是遠山奇峭,近石方硬,遠景簡練,近景凝重。“其小幅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或絕壁直下而不見其角,或近山參天而遠山則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獨坐”,予人以玩味不盡的意趣。

構圖手法

由於馬遠在構圖上善於採用以局部表現整體的手法,常畫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畫面呈露出大片空白,所以,被人稱為“馬一角”,被認為反映了南宋偏安的殘山剩水,所謂“中原殷富百不寫,良工豈是無心者;恐將長物觸君懷,恰宜剩水殘山也。”這種解釋是欠科學的。其實,馬遠的邊角之景是藝術上的高度提煉,完全是美學的,而不是政治學的。當北宋畫家把全景山水發展到登峰造極,南宋的山水畫家要有所創造,就不能不在觀照方式和表現方法方面另闢蹊徑,由“遠觀其勢”的全景風光轉向“近觀其質”的邊角之景。另外,劉李馬夏的“院體”山水,在明代被董其昌列為“北宗”,認為其在具體畫法上講究刻畫,在繪畫的功能目的方面不免身為物役,所以其結果往往導致畫家的損壽。董其昌明確提出,北宗“非吾曹所當學”。而作為一位文人畫家,應當從“南宗”入手。所以,儘管院體山水在藝術上獨具特色,但在後世卻始終處於被排斥的地位,尤其受到文人士大夫們的反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