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小說吸血鬼編年史中角色]

路易[小說吸血鬼編年史中角色]

Louis de Pointe du Lac是安妮·賴斯“吸血鬼編年史”系列小說里的人物,最早出現在編年史的第一部——《夜訪吸血鬼》中。

人物簡介

路易也出現在吸血鬼編年史中的其他幾部中,分別是:《吸血鬼萊斯特》《被詛咒的女王》《肉體竊賊的故事》《吸血鬼阿曼德》以及《梅瑞克》。

*註:本詞條中的路易以小說中的為準。

姓 名:Louis de Pointe du Lac

中文譯名:路易·德·波音提·都·拉克 或 路易·德·普特·都·拉克

出生時間:1766年(據安妮·賴斯在一次採訪中所說,路易的生日為10月4日,這實際上也是安妮·賴斯本人的生日)

出生地點:法國

居住地點: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附近的普都拉莊園(Pointe du Lac,又譯“湖角莊園”)。路易在1795年把普都拉莊園付之一炬之後,他與萊斯特、克勞迪婭一起住在紐奧良皇家大道(Rue Royale)上的一棟公寓裡。

母 語:法語

其他語言:英語、德語等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

家庭成員:

父親(姓名及生卒年份不詳,在路易變為吸血鬼之前已經去世)

母親(姓名及生卒年份不詳)

妹妹(姓名及生卒年份不詳)

弟弟(保羅,1776——1791)

大致外貌:綠眼、黑色捲髮

締造者 :萊斯特·德·萊昂柯特(Lestat de Lioncourt)

締造時間:1791年

締造地點:普都拉莊園

吸血鬼雛兒:瑪德琳(參見《夜訪吸血鬼》)、梅瑞克(參見《梅瑞克》

人生歷程

路易·德·波音提·都·拉克於1766年生於法國一個天主教家庭(由其姓氏推測為一貴族家庭)。在路易很小的時候,普都拉一家舉家遷往新大陸,定居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附近。在這裡他們經營了兩座蓼藍種植園,並以家族姓氏將其命名為“普都拉莊園”,路易的父親死後該種植園就由路易接管。

1791年,路易家裡發生了一場悲劇,這場變故與之後路易變成吸血鬼有很大關係。路易的幼弟保羅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自其十二歲起就不再願意參加各類社交活動,只願意向上帝祈禱,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路易出於對保羅的愛為他修建了一所小禮拜堂,於是保羅就開始將大部分時間花在禮拜堂里向上帝祈禱。終於有一天,保羅來到路易的書房,告訴路易說他看到了幻像:聖多明各和聖母馬利亞對他說要把他們的所有家產都賣掉,然後用這筆錢在法國為上帝工作。而路易完全不相信弟弟的話,並嘲笑了他,隨後二者發生激烈爭執。後來保羅悲傷地離開路易的房間,並在幾分鐘之後摔下樓梯死去了。

此後,路易一直認為保羅的死是他的過錯,甚至連他的母親、妹妹都這么想,教區里流言四起,牧師和警察也都找上門來。路易只是一心沉浸在震驚及絕望中,對弟弟的死充滿自責和悔恨,後來變成了“想死又沒有勇氣自殺的人”,希望能夠有人來殺死自己。結果他邀請到的卻是一個吸血鬼——萊斯特·德·萊昂柯特。在《夜訪吸血鬼》一書中,路易說萊斯特是為了得到自己的種植園把自己變成吸血鬼的;而在《吸血鬼萊斯特》一書中,萊斯特說自己是“命定地愛上了他”,所以才想把路易變成吸血鬼,並且在之後萊斯特寫的書里,他都把路易稱作Lover。

萊斯特把路易變為吸血鬼後,二人和萊斯特的父親一起生活在普都拉莊園裡。隨著時間的推移,莊園裡的奴隸們漸漸察覺了二人的異樣,並猜測到了他們本來面目——吸血鬼。1795年的一個晚上,由於路易聽到了奴隸們的傳言,他向萊斯特提議搬到紐奧良城裡去。但萊斯特不願意放棄在普都拉的奴隸主生活,加之萊斯特的父親此時已得了重病,可能活不成了,他就拒絕離開普都拉。就在兩人爭執不下之時,莊園裡的奴隸漸漸聚攏在房子周圍,偷聽他們的談話,準備伺機而動殺死他們。情況越來越緊急,他們必須趕快離開普都拉。萊斯特要求路易殺死老人,然後他們對莊園裡的奴隸進行屠殺,路易把普都拉莊園付之一炬。這次事件之後,路易和萊斯特搬到了紐奧良城裡居住。

在路易成為吸血鬼後,他逐漸發現自己與萊斯特之間的隔閡愈來愈深。【以下內容分析主要以《夜訪吸血鬼》中路易的角度為準】首先路易認為萊斯特是個不稱職的“老師”,不能在自己剛剛變成吸血鬼的時候耐心、正確的引導自己(從後面的書中可以看到這也不能怪萊斯特,他是剛被初擁就被拋棄了,一切都靠自己摸索),只是一味的用一種粗暴、直接的方式交給自己各種技巧;其次,路易還對萊斯特對待生命的態度表示厭惡:路易認為每次吸血都是一次至高無上的感受,“是在感受另一個生命,而更多的是在感受另一個生命的消失。隨著他的血液慢慢消失,那是一次又一次對我自身生命消失的感受”,而萊斯特總是粗暴地奪人性命,把這當做是對世界的報復;還有,路易把變成吸血鬼這件事看成是生命中最神奇的經歷(‘我吸血鬼的本性是我生命中最輝煌的經歷,在此之前,一切是混沌、迷亂的,我為人的一生就像一個瞎子從這件實物摸索到那件實物。正是在我變成吸血鬼之後,我才第一次對生命產生了崇敬的心理;在變為吸血鬼之後,我的眼裡才有了活生生的、跳動著的人類。我從來不了解生命,直到鮮血湧進我的雙唇,流過我的雙手(我才知道什麼是生命)!’),他利用新獲得的超自然的視力和聽覺,全身心的體會自然和生命之美,而萊斯特卻似乎對這一切無動於衷;最後,路易與萊斯特的另一個矛盾在於:路易總是在不停地追問,追問吸血鬼的源頭、追問其存在的意義、追問上帝與魔鬼,而萊斯特卻總是不停地拒絕回答(從《吸血鬼萊斯特》中得到的解釋是:萊斯特這么做是在信守自己對瑪瑞斯的承諾)。再加上萊斯特總是以一種嘲笑、諷刺的態度對待路易,這就更加深了二者之間的隔閡。

1795年,在他們來到紐奧良之後路易決心要擺脫萊斯特,他要去找其他的吸血鬼。一個雨夜,飢餓的路易在一間小屋裡發現了克勞迪婭(吸血鬼克勞迪婭)並吸了她的血,但由於被萊斯特發現,路易放下瀕死的克勞迪婭逃走了。第二天晚上,萊斯特為了挽留路易把克勞迪婭變成了吸血鬼。路易出於對克勞迪婭的愛以及愧疚感留了下來,克勞迪婭成了路易和萊斯特的“女兒”,他們三人住在皇家大道上的一棟公寓裡長達65年。雖然克勞迪婭的身體永遠保持著5、6歲的小女孩模樣,她的心智卻逐漸成熟。她為自己永遠長不大的身體感到痛苦,並開始怨恨把她造就成這副摸樣的人。但她發現自己始終無法憎恨路易,於是就把所有的恨意轉嫁到萊斯特身上,誘騙萊斯特喝下死人的血,用刀割開萊斯特的喉嚨,“殺死”了萊斯特,並把他的“屍體”扔進了沼澤。萊斯特“死”後。路易和克勞迪婭計畫著到歐洲尋找吸血鬼,就在他們準備離開紐奧良的那天晚上,萊斯特突然出現在他們皇家大道上的公寓裡。路易和克勞迪婭拚命抵抗,點燃了那棟公寓。他們從著火的公寓裡逃了出來,把萊斯特留在了一片火海中。

他們先坐船來到中歐尋找吸血鬼,但卻只找到一些沒有大腦的吸血殭屍。在心灰意冷的情況下他們來到巴黎,並在這裡遇到了阿曼德一夥吸血鬼。這些吸血鬼住在吸血鬼劇院,平時靠演出吸血鬼劇目掩人耳目。路易被博學而又古老的阿曼德吸引,認為自己可以從他那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阿曼德也被路易的人性、激情和求知慾所吸引,二人越走越近。克勞迪婭認為路易要離開自己,就讓路易給自己製造了瑪德琳(這件事有阿曼德從中作梗)。可就在這時,萊斯特又出現了,他並沒有死於那場大火,只是變得異常虛弱、傷痕累累。他跟著他們來到巴黎,並把路易和克勞迪婭的所作所為告訴了阿曼德一夥。於是劇院裡其他的吸血鬼發現了路易和克勞迪婭企圖殺死他們製造者的罪行,就把他們兩人以及瑪德琳抓起來,要置他們於死地。克勞迪婭與瑪德琳被曝露在陽光下化為灰燼,路易則是被裝入棺材封在了石牆裡,之後被阿曼德救了出來。獲救後,路易為了給克勞迪婭復仇,燒毀了吸血鬼劇院,殺死了裡面所有的吸血鬼。阿曼的由於事先得到了路易的警告而幸免於難。

之後,路易和阿曼德離開巴黎週遊世界。但由於克勞迪婭的死,路易變得心灰意冷,不再擁有激情、不再追尋人性,成了真正的吸血鬼。後來阿曼德告訴路易萊斯特在吸血鬼劇院被燒毀的的前一晚已經離開,並沒有死,於是他們一起回到紐奧良。在1920年代的紐奧良,路易在一棟破敗的房子裡見到了虛弱頹廢的萊斯特。萊斯特希望路易留下來,但被路易拒絕了(在《吸血鬼萊斯特》一書中,萊斯特說這個“重逢”的故事是路易捏造的)。阿曼德原本以為這個關於萊斯特的訊息能讓路易的內心重新產生激情,哪怕是仇恨也好,但路易卻告訴他自己“什麼感覺也沒有”。阿曼德看到當初路易吸引他的種種特質已經不復存在,便離開了路易。

1976年,路易在舊金山接受了記者丹尼爾·馬洛伊的採訪,訪談記錄以小說形式出版,就是《夜訪吸血鬼》。

1984年,萊斯特從地下沉眠中醒來,出版了《吸血鬼萊斯特》一書,並要在舊金山開一場演唱會。在1985年萊斯特演唱會舉辦前夕,路易找到了萊斯特,回到了萊斯特身邊,試圖勸阻萊斯特。第二天演唱會結束後,在黎明時分,萊斯特被吸血鬼女王阿卡莎帶走。路易與其他的吸血鬼聚在一起,擔心著萊斯特以及女王可能給他們帶來的災難,並在之後與女王“作戰”。

女王事件結束後,剩下的吸血鬼都住在阿曼德的夜之島上,期間路一回了一次他們在紐奧良皇家大道上的公寓,因為傑西(曾是泰拉馬斯卡的成員,馬赫特的後裔)曾在這裡看到了克勞迪婭的鬼魂。萊斯特尾隨路易來到紐奧良,並帶路易來到倫敦泰拉馬斯卡的總部,造訪了大衛·塔爾伯特。

在《肉體竊賊》這本書中,路易總是選擇住在紐奧良城裡的一些破敗的小屋裡,拒絕過現代化的、奢侈的生活,只是偶爾探望一下住在鬧市區的萊斯特。1991年,萊斯特遇見了肉體竊賊詹姆斯。詹姆斯告訴萊斯特說可以把自己偷來的凡人身體與萊斯特交換,萊斯特很感興趣想要試一試,於是就把自己想交換身體的想法告訴了路易,沒想到卻遭到路易的堅決反對。當萊斯特不顧勸阻、執意與詹姆斯交換肉體之後,發現上了詹姆斯的當。貧病交加之中,萊斯特又找到路易,希望路易能把自己現在所占有的身體轉變為吸血鬼,路易堅決、甚至是無情的拒絕了他。當萊斯特奪回自己的身體後二人在一所大教堂里碰了面,萊斯特邀請路易回皇家大道和他同住,路易坦承在萊斯特離開後生活如地獄一般並請求萊斯特原諒他。此後路易搬回皇家大道幫助完成公寓的後期裝修工作,萊斯特去巴貝多把大衛變成吸血鬼。當萊斯特從巴貝多回來後,路易、萊斯特、大衛三人決定去里約熱內盧參加狂歡節。

《惡魔邁諾克》(1994年)中,萊斯特跟邁諾克遊歷了天堂和地獄之後發了瘋,路易陪在他的身邊並最終領萊斯特回家。

《梅瑞克》(1999年)中,路易通過大衛請求女巫梅瑞克召喚克勞迪婭的靈魂。梅瑞克幫助路易召魂後,路易企圖自殺,並在自殺前把梅瑞克變成了吸血鬼(梅瑞克施法讓路易愛上了她)。此前的萊斯特一直處在昏迷之中,當路易在陽光下自殺後,萊斯特從昏睡中醒來,用自己強大的血液把路易救活。後來,由於受到泰拉瑪斯卡的威脅,路易、萊斯特等四人被迫離開紐奧良。

至此,路易從吸血鬼編年史中退場。

在此插入一點,就是有關於路易最初為何拒絕吸食人類的血液。對於人類生命的敬重是原因之一,而按照書中路易自己的說法,還有另一個原因。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但是……你說過萊斯特不該讓你先殺人,你的意思是不是……你覺得那是個美學選擇,而不是個道義選擇?’

‘我那時覺得這是個美學選擇,我願把對死亡的認識分為不同的階段。動物的死能帶給我快感,是一種體驗,使我對死亡有個初步認識,而人類死亡的體驗則要留待更成熟階段去認識。但這也是個道義選擇,因為美學的選擇是與道義有關的。’

‘我不明白,’男孩說道,‘我還以為美學也完全可以是非道義的。不是常聽人說,畫家拋開妻兒才好盡興繪畫嗎?還有羅馬在燃燒的時候,尼祿在彈豎琴,不是嗎?’

‘這兩種情況都是符合道義的。在藝術家的心裡,兩者都是更高層次的美。矛盾只存在於藝術家的道義與社會的道義之間,而不在於美與道義之問。不過人們往往不理解這一點,因而才會造成浪費,甚至產生悲劇。比如一個畫家,從店裡偷了顏料,就會覺得自己做了迫不得已卻不道德的決定,於是便覺得自己毫無面子可言,接著就是消沉,喪失責任心,好像道義是一個玻璃的世界,輕輕一碰就會打成碎片。不過那時我並不關注這一點,我還不了解這些。我想我殺動物只是出於美學的原因,至於我本質上是否該受到譴責這類道德問題,我是退避三舍的。’”

人物對比

比較小說和電影《夜訪吸血鬼》中的路易

聲明:本部分內容僅以《夜訪吸血鬼》小說和電影為背景。

由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路易 由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路易

在電影《夜訪吸血鬼》中,吸血鬼路易由美國影星布拉德·皮特飾演。

路易在小說和電影中的形象和經歷還是有所不同的。形象方面,小說中的路易不管作為人還是吸血鬼,都是綠眼、黑色捲髮;而電影中的路易作為人時是藍眼睛,變成吸血鬼後眼睛才變為綠色,並且頭髮一直是棕色的直發。經歷方面,小說中的路易是因為弟弟保羅的死亡而痛不欲生,而電影中的路易則是因為喪妻喪子之痛而一心求死。雖然後者的設定更易被觀眾理解和接受,但人物感情上除了悲痛和絕望之外少了悔恨、愧疚、負罪之感,也少了宗教因素(這點實際上對路易之後的感情發展很重要),因此為後面路易變成吸血鬼所做的感情鋪墊稍顯單薄、不夠有說服力。

除以上提到的兩點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不同之處有些已在之前略有提及,而未提及的在此也不再贅述。

最後再解釋一點。有些看過電影的觀眾會對路易這個人物不滿:當初是路易自己同意變成吸血鬼的,後來為什麼又埋怨萊斯特?還有的觀眾會說:路易不像個吸血鬼,太迷戀人性而變得絕望,既然如此當初為什麼還要變成吸血鬼?從電影裡看確實如此,但如果從小說里看就不一樣了。

一、小說中的路易的確是在抱怨萊斯特,但並不是針對萊斯特把自己變為吸血鬼這件事。前面提到過,路易把變成吸血鬼這件事看作是“最輝煌的經歷”,可見這並不使他感到痛苦,也就沒有必要向來斯特抱怨。他對萊斯特不滿的地方在於:一是萊斯特不懂得尊重生命、欣賞世界的美,把一切都當做報復。再加上二人性格上的差異、萊斯特對待路易的態度,就更使路易對萊斯特更加不滿;二是萊斯特總以“還有許多東西沒教給你”為藉口把路易栓在身邊卻又什麼也不說。

二、路易的絕望不僅僅是來自“人性”與“吸血鬼本性”的矛盾。這種絕望也來自於以下兩方面:一方面,路易一直在探尋吸血鬼的來源、存在的意義以及自身的歸屬(上帝還是魔鬼),但卻總是找不到答案。作為吸血鬼,他既注定被人類社會排斥,又無法在吸血鬼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信仰,永遠徘徊在一個邊緣的、不被認可的和自我否定的位置上。另一方面,由於永生的孤獨,路易希望與萊斯特有更多的交流,因為萊斯特是他唯一所知的吸血鬼。但由於種種原因,二者之間總是存在一道屏障,這使路易逐漸難以忍受,從而產生了離開的念頭,於是萊斯特就在此時製造了克勞迪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