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叢書名: 文學論叢
平裝: 2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英語
開本: 16
ISBN: 9787301167519
條形碼: 9787301167519
商品尺寸: 22.6 x 15.2 x 1.4 cm
商品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張旭,1967年5月生,湖南邵陽人,回族。長沙鐵道學院碩士,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比較文學翻譯研究會理事,湖南省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人文社會項目數項。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研究,興趣兼及哲學、歷史學、語言學、比較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著有《視界的融合——朱湘譯詩新探》(2008)、《外國文學翻譯在中國》(合作,2003)等,另有學術論文六十餘篇見於海內外各學刊上。
內容簡介
《跨越邊界: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作者嘗試從現代跨越性的角度,在“上下古今”的坐標系中,參照東西方的知識譜系特徵,就比較文學和翻譯研究共同關注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以期說明當代語境下文學比較研究中現代跨越性研究途徑的適應性。
跨學科研究是20世紀國際學界發展的一大潮流,而當今比較文學研究的一大趨勢是從比較文學轉向翻譯研究,這種轉向的出現,有學科內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正是這些因素帶動了一些研究範式的轉變。
《跨越邊界: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讀者對象:高校比較文學與翻譯學專業師生、文學理論研究者、外文系和中文系師生等。
目錄
第一章 學科的反思:當前比較文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第一節 “比較文學危機論”及其反思
第二節 “特色主義命題”及其反思
第三節 “比較文學從屬說”及其反思
第四節 翻譯研究與譯介學之爭及其反思
第五節 前景與展望:未來發展藍圖
第二章 借鑑的起點:香港比較文學教學之管窺
第一節 現代西洋的學科建制與中西兼顧的課程
第二節 緊跟時代的教學與特色分明的授課
第三節 現存問題與未來展望
第三章 建構的構想:比較文學方法論建設的若干建議
第一節 坐標系的觀照與文獻學的訓練
第二節 知識的定位與學科的打通
第三節 閱讀視野的拓展與比較方法的更新
第四章 觀念的更新:全球化與數位化時代米勒的文學觀
第一節 從文學的終結到作為虛擬現實的文學
第二節 文學的秘密與文學閱讀的緣由
第三節 閱讀的方法與比較閱讀
第四節 觀念“反思”後的再反思
第五章 視界的融合:象徵派詩人沈寶基的詩藝活動尋蹤
第一節 幽暗間的游夢:沈寶基早年的詩藝天地
第二節 故國里的尋寶:沈寶基西遊後的詩藝活動
第三節 沉舟中的夢遊:沈寶基晚年的詩藝成就
第四節 一場幻覺的記錄:未完的結語
第六章 交叉的可能:比較文學視野中的譯介學研究
第一節 譯介學的學科淵源
第二節 譯介學研究的性質與目的
第三節 譯介學的研究內容
第七章 傳統的反撥:米勒的解構主義翻譯觀
第一節 翻譯:即跨越邊界
第二節 翻譯:在可譯與不可譯之間
第三節 翻譯:雙重文本的產生
第四節 問題與反思:一個開放性的結語
第八章 時空的跨越:譯經文學範式與近代英詩漢譯
第一節 譯經文學與韻體翻譯傳統說略
第二節 以文言為目標語的早期譯詩
第三節 過渡時期的白話體譯詩
第九章 他者的反觀:意識形態批評與詩歌翻譯研究
第一節 早期譯詩活動中的贊助者
第二節 文化歷史語境與早期選材問題
第三節 “文以載道”與翻譯策略的擇取
第十章 兩難的選擇:胡適的譯詩與創作新解
第一節 胡適的譯詩活動說略
第二節 胡適早期的文言體譯詩
第三節 胡適的白話體譯詩嘗試
第四節 胡適的譯詩與創作
第十一章 規範的重建:英詩漢譯中新格律體實驗考察
第一節 西詩之“步”與漢詩之“頓”
第二節 從“音綴”、“音組”到“以頓代步”
第三節 新格律體譯詩理念的成熟與定型
第十二章 意象的把玩:朱湘譯詩美學層面新詮
第一節 “桃梨之爭”的緣起
第二節 文學爭論背後的理據
第三節 文學爭論的詩學品味
第十三章 文本的遊戲:譯詩可學亦可教
第一節 基本理念回顧
第二節 遊戲規則說略
第三節 文本間的舞蹈
第四節 遊戲後的反思
第十四章 未來的憧憬:網路時代的翻譯文學研究
第一節 網路時代的翻譯觀與網路翻譯文學
第二節 網路翻譯對文學翻譯批評理念的挑戰
第三節 文學翻譯的網路化與翻譯軟體的開發
第四節 網路翻譯文學的意義與前景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