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與會通

內容介紹《跨越與會通:比較文學外國文學論文選》是從作者百餘種著述中精選出來的一部論文集,包括論比較文學和論外國文學兩個部分。 《跨越與會通:比較文學外國文學論文選》外國文學論文涉及眾多的西方文學作品,以論題之切中肯綮和分析之深入淺出見長。 發表過《莫里哀和他的喜劇》《莎士比亞的生平及其劇作》等著作及外國文學研究論文近百種在比較文學方面,主攻比較文學學科原理和中西文學比較研究。

內容介紹

《跨越與會通:比較文學外國文學論文選》是從作者百餘種著述中精選出來的一部論文集,包括論比較文學和論外國文學兩個部分。比較文學作為一門國際性的學科,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顯學。但是有關學科的許多根本性的理論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跨越與會通:比較文學外國文學論文選》作者自比較文學在中國復興之始起,長期參與全國性的學科建設和學術討論,所發表的有關本學科的許多理論問題的文章,針對性強,論述透闢,已經成為研討有關問題的必讀材料。其比較研究論文視野寬廣,見解穩健,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跨越與會通:比較文學外國文學論文選》外國文學論文涉及眾多的西方文學作品,以論題之切中肯綮和分析之深入淺出見長。高校師生和文學愛好者均能從中獲得教益與啟發。

作者介紹

陳惇,浙江湖州人1934年生。1956年畢業范大學中文系留校工作至今從事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的教學與研究。現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會員,兼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少數民族比較文學研究會和北京比較文學學會顧問。曾參編《歐洲文學史》《外國文學簡編》《外國文學史》等全國通用教材主編北師大中央電大全國自學高考的外國文學教材。發表過《莫里哀和他的喜劇》《莎士比亞的生平及其劇作》等著作及外國文學研究論文近百種在比較文學方面,主攻比較文學學科原理和中西文學比較研究。與劉象愚合著的《比較文學概論》(21世紀課程教材)獲國家級(全國優秀獎),主編的《比較文學》獲1998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1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作品目錄

序跨越性、可比性、文學性——論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橋樑與通途——論比較文學的目的與功能論可比性——比較文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文化批評和比較文學定義蛻變——比較文學學科簡史比較文學事業興旺發達的基本保證要充分重視比較文學教學學科合併與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中文系怎樣開設比較文學課程比較文學學科的基本建設少數民族文學研究與比較文學東方文學與比較文學關於比較文學與中學教育的思考三個值得探討的理論問題文學潛能的發揮——談文學與藝術的比較研究世紀之交的比較文學莎士比亞與基督教——從《威尼斯商人》說開去大自然與作家的理想——莎士比亞《皆大歡喜》與迦梨陀娑《沙恭達羅》穿中國戲裝的莎士比亞論啟悟性形象——林沖形象與威廉·退爾形象的比較研究進化論的引進及其功過文學與語言學語言學“革命”與文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採石者的希望——讀楊周翰先生的《攻玉集》化無形為有形——莎士比亞《麥克白斯》的心理刻畫兩相對照層層鋪墊——莎士比亞《第十二夜》的形象體系福斯塔夫和“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讀拜倫的《哀希臘》20世紀現實主義的重要代表——高爾斯華綏誰是幸福的藍鳥——勞倫斯《兩隻藍鳥》中的三個人物莫里哀創作的民主傾向“高度悲劇性”的喜劇——莫里哀的《慳吝人》歐洲古典喜劇的經典作品——莫里哀的《達爾杜弗》一個資產階級守財奴的典型形象——論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台》“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項鍊》的思想和藝術一個愛國者的悲劇——都德的《柏林之圍》開拓者的功績——左拉的《小酒店》歐·亨利的《警察與讚美詩》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