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紀錄片《跨越》是中央電視台製作的一部反映十六大以來文化改革發展十年的紀錄片,全片共6集,作為黨的十八大重點獻禮專題片,本片結合相關地區、領域發展成就的實例,總結回顧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和寶貴經驗,深刻闡述中央關於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探索實踐,以清晰的脈絡和生動的案例,展現出我國文化體制改革所走過的道路和所取得的成就,凸顯我國的文化事業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呈現出的發展繁榮景象,同時積極探索和總結文化體制改革背後的經驗與思想。全面展示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總體風貌。
影片背景
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大會要求,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抓緊制定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
在隨後的10年中,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從試點向全面鋪開發展,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最佳化產業結構、文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和整體上市等諸多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促進了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結構最佳化。為全面準確地闡釋這一歷程背後的社會原因和實施步驟,該片的第一集將對整個文化體制改革十年的歷程進行綜述性回顧,把其中涉及到的社會各個領域進行巨觀性地歸納總結。在隨後的幾集中,該片將從實際的案倒出發,秉承“用事實說話”的風格,分別講述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事業單位在轉企過程中的陣痛以及中國文化企業的做強做大和相關的金融服務建設等多個方面。
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農村書屋的興建改變了廣大的鄉村文化生活貧乏和人們精神食糧短缺的狀況;可以看到通過先進的管理手段,人們可以通過街頭的自助設備很方便地借閱圖書館的書籍;可以看到面臨體制轉變後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環境,一些文藝院團打破以往的藩籬,深入到基層和民眾中去,用高質量、高產量的作品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效益的提升;同時也可以看到一大批國有或民營的文化企業,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和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和發展做大做強並逐步走向國際市場,為中國文化的“走出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些在十年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變化和進步,是文化體制改革最鮮明的寫照和最真實的記錄,同時也與普通百姓息息相關,該片不僅將成為一部對文化體制改革進行全面闡釋和總結的經典之作,同時也將為我們留下更多的思考和前進的動力。
分集劇情
第1集 深化體制改革2011年10月18日,中國文化體制改革進程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這一天,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北京閉幕,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在中央全會上專題研究文化改革發展,《決定》鮮明地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第2集 加強公共服務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是要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幹,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以保障人民民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鑑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為主要內容,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反映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意願,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大意義。
第3集 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長期以來受傳統體制影響 ,習慣於用計畫經濟手段配置文化資源,把經營性文化產業和公益性文化事業混為一體。應該走向市場的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游離於市場之外。有人形象地稱之為政府或單位是投資主體,領導和專家是基本客群,評獎和展示是主要目的,倉庫和資料是最終歸宿。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明確提出,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把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作為文化體制改革中心環節,科學界定文化單位的性質和功能,著力重塑文化市場主體,確定出版發行單位、影視製作發行放映單位、一般文藝院團、非時政類報刊社、重點新聞網站等,逐步轉制為企業。
第4集 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要文化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民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主要包括新聞出版發行、廣播電視電影、文化藝術、文化信息傳輸、文化創意和設計、文化休閒娛樂以及工藝美術品、文化產品輔助生產、文化用品、文化專用設備等十大門類。作為典型的低碳產業、綠色產業、朝陽產業,文化產業具有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跨越、可持續的獨特優勢和突出特點。既可以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又能拉動現代服務業發展。既直接貢獻於經濟成長,又在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貢獻越來越大。
第5集 引導創作生產文化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創作生產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黨的十六大以來,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創作激情競相迸發,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民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不斷湧現,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喜人景象,文化產品更加豐富多彩,文化市場更加繁榮興盛。文化產品傳遞的是思想觀念、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影響的是人們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規範,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和關鍵所在,也是文化改革發展中始終需要把握的重大問題。
第6集 推動文化走出去2009年10月,一年一度的全球出版盛會在德國法蘭克福如約而至,這一年中國首次成為書展主賓國,讓世界品味中國書香,讓中國領略世界風采成為這屆書展的主題,中國二百多家出版單位,一萬多種圖書參展,中國主題館開館儀式,文藝演出、專業藝術展覽等,六百多場活動吸引參觀者三十萬人次,這是中國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的一個縮影。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鋒更加頻繁,文化軟實力與經濟硬實力日益呈現出相互依託相互支撐的態勢,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擴大國際影響力,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文化軟實力,已成為事關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播出信息
該片於2012年11月5日—10日20:00在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CCTV-2)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