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視野中的影視藝術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5月1日) 叢書名: 影視新視野學術叢書 平裝: 454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6684980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在中國電影即將迎來100周年華誕前夕,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組織本院的骨幹教師,編選推出這套“影視新視野學術叢書”,是十分及時和有意義的工作。它不僅可以為目前正在日益擴大與繁榮的影視專業教學、科研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用書。同時,也可以通過對已有學術成果進行有系統的編纂和整理,為人們對影視學術進行更高層次的理論總結和反思提供必需的文獻準備。
書中編選的文章,一部分是國內外影視學術界專家學者的最新學術成果,也有一部分出自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教師的研究心得,其中的字裡行間,無不忠實記錄著這些作者們在影視學術研究領域孜孜探索和艱辛和甘苦。

編輯推薦

在中國電影即將迎來100周年華誕前夕,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組織本院的骨幹教師,編選推出這套“影視新視野學術叢書”,是十分及時和有意義的工作。它不僅可以為目前正在日益擴大與繁榮的影視專業教學、科研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用書。同時,也可以通過對已有學術成果進行有系統的編纂和整理,為人們對影視學術進行更高層次的理論總結和反思提供必需的文獻準備。
書中編選的文章,一部分是國內外影視學術界專家學者的最新學術成果,也有一部分出自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教師的研究心得,其中的字裡行間,無不忠實記錄著這些作者們在影視學術研究領域孜孜探索和艱辛和甘苦。

媒體推薦

前言
在現代傳播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影視藝術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國際性的藝術。採用一種跨文化的視野和方法對影視藝術進行研究,已經成為當代影視研究的一個基本趨向。這一研究方向採用跨文化的視野和方法研究中國本土的影視藝術和產業、世界其他國家的影視藝術和產業,以及對他們進行比較研究。研究範圍包括中外影視的節目類型、形式風格、人物作品、理論美學、產業結構、經濟運作、國家政策、文化內涵,以及觀眾市場等諸多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問題。這一比較研究在影視學的整體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不但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我們本土影視藝術和產業的歷史和現狀,也有助於我們打開眼界,了解世界各國的影視藝術和產業發展中積累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把握影視藝術和產業的一般規律和發展方向。在當今世界經濟、文化日益全球化和中國已經加入WTO的現實面前,這一研究方向使我們能更清醒地把握自己,調整步伐,應對挑戰,發展和壯大我們民族的影視文化。因此,這一研究方向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同時也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本書所收入的文章是我近年來圍繞“跨文化視野中的影視藝術”這一主題所作的一些研究和翻譯,分為“比較篇”、“域外篇”、“理論篇”、“翻譯篇”和“附錄”五個部分。其中,“比較篇”是在跨文化視野中對中國或中外影視或美學的比較研究,“域外篇”是對國外影視產業和藝術的研究,“理論篇”是在跨文化視野中對一些影視理論問題的思考,“翻譯篇”是有關跨文化主題的一些翻譯作品,“附錄”是一篇介紹國內外影視網站的資料性文章。我自己的研究文章大都是近幾年來已經在各種刊物中發表過的作品,只有《中國電影美學的再認識》一文最初發表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但是此文近年來被一些電影理論文選多次收入(如《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丁亞平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也可以勉強算作近年發表的作品。翻譯文章中《好萊塢與世界》和《電影和電視》兩文選自《牛津電影研究指南》(The Ox ford Guide to Film Studies),其餘選自《信息社會中的大眾媒體》(Mass Media in Infor-mation Society)。特此說明,並致感謝。
2002年10月,上海

目錄

比較篇
大陸、台灣、香港新電影中的“中國經驗”——全球化語境下的民族電影及其文化內涵
中國電影美學的再認識——評《影戲劇本作法》
試析中美電視談話節目之差異
行為貌合 理念神離——中美電視黃金時段的政府調控機制比較
域外篇
被製造的另一個現實——西方知識界對當代媒體文化的研究和批評
“做電影首先是做生意”——談九十年代好萊塢電影和市場的關係
美國電視產業的結構
美國電視的新聞節目
美國電視的娛樂節目
理論篇
影視批評的方法和類型
永恆的魅力——好萊塢關於影視娛樂性的心理學原則和美學要素
虛擬現實主義和後電影理論——數字時代的電影製作和電影觀念
翻譯篇
電影與電視的融合
好萊塢與世界
媒體全球化趨勢及問題
變化中的傳媒環境
傳播媒體理論
附錄
視覺媒體:電影、電視和錄像
網際網路上的影視網站縱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