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
1994年夏天,大學畢業。工作之初,趙海燕只是一名測井專業技術人員。不到兩年時間,她已經掌握了測井資料監督、開發井和探井解釋等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1999年,參與總公司科研項目《吐哈油田複雜油氣層測井解釋研究》的編寫,成為項目組年紀最小、唯一的“女代表”。
隨後,她又開始對三塘湖火成岩、碳酸岩鹽裂縫進行研究,總結形成一套火成岩裂縫識別與評價技術。這些豐碩的科研成果,見證了她在科研領域不斷成長成才的經歷。
1999年,吐哈油田實施“走出去”戰略,急需組建一套完整的油田開發技術系列拓展國外市場。油藏工程研究,是這個技術系列的重中之重。她沒想到的是,單位領導把這副重擔交給了她,理由是:她肯鑽研、善琢磨、有韌勁兒。
此前,趙海燕對油藏工程專業知之甚少,是個“外行”。要放棄原來熟悉的專業,轉入另一陌生領域,對趙海燕來說,既是挑戰,又是誘惑。
面對未知事物,只有具備“探險家”的精神和“開拓者”的闖勁兒,才能撥開雲霧,攀越高峰。於是,趙海燕又開始學習油藏工程專業。
憑著深厚的測井專業技術底子,她的進步快於別人。不久,她就掌握油藏描述的流程及關鍵技術,成為能在油田開發方面有些“發言權”的“準專家”。
2004年3月,吐哈油田啟動難動用儲量開發項目,趙海燕負責的地質研究院油藏所,成為油田難動用儲量開發的“先遣隊”。
當時,她和油藏所的技術人員,都是“半路出家”。為做好這個項目,她幾乎放棄所有雙休日及晚上休息時間,經常工作到深夜一兩點。
這期間,她完成勒3區塊七克台油藏開發方案的部分編制工作,並通過審核。當年,油田難採區塊鑽井成功率達到100%,見到良好經濟效益。
2006年,組織完成玉東4區塊和玉東204—21區塊新增儲量的計算與申報,並順利通過股份公司的預審及國家儲委的終審。這一項目受到吐哈油田嘉獎,油藏所被授予集體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