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軒

趙春軒,譙城區城西南郭莊人,生於1918年,自幼家貧,12歲從蚌埠著名大鼓藝人張合立學藝。他雖未上過學,但記憶力出眾,悟性極高,再加上刻苦學習,十七八歲便唱響淮河兩岸。尤其是他“打起銅板撂起來,聽了一遍記下來,看到以後編出來”的技藝,被曲藝界公認為“絕活”。據老藝人介紹,至今沒見過打鼓板超過他的。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趙春軒,譙城區城西南郭莊人,生於1918年,自幼家貧,12歲從蚌埠著名大鼓藝人張合立學藝。

人物生平

1940年,日本占領蚌埠,趙春軒回到家鄉亳州,應邀在城區順河街坐棚演出,以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精彩的演出迅速唱紅,人氣超過當時被譽為“大鼓狀元”的曹德明,使曹從順河街轉到北門口演出,以致在圈內曾有“趙(罩)砍曹(槽)”之說。1941年小奈集3月18日廟會,趙春軒以“大鼓”對過了“大戲”而名聲大振。在以後的藝術實踐中,他博採眾長、大膽創新,形成了既有東部大鼓閃板奪詞、抑揚頓挫、喝斷截舍的特色,又有亳州大鼓大腔大韻、字清板穩的獨特藝術風格,被曲藝界稱為“趙派大鼓”,幾十年來一直引領亳州大鼓的發展,成為淮北大鼓的主流。趙春軒的演唱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在亳州擁有一大批“鼓謎”。至今他演唱的書目仍是50歲以上人的街談巷議的話題。現在民間還流傳著,“趙邪子打板——撂得高”的歇後語和“趙邪子沒有錢,好給馬俊纏”(馬俊是趙春軒創作的一個長篇鼓書中的主人翁)、“收完麥、鋤好地,去聽邪子漢八義”等順口溜。

解放後趙春軒擔任了亳縣曲藝隊隊長,1956年、1958年他先後在阜陽地區和全省的會演中奪得第一名。以後,他長期活躍在亳州的曲藝舞台上,被譽為亳州曲壇的“常青樹”。

目不識丁的“創作高手”

趙春軒沒上過一天學,雙目幾近失明,但他憑著紮實的生活基礎和善於觀察,在曲藝創作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先後創作改編了《漢八義》、《大紅袍》、《光武中興》、《小彭公》和革命歷史體裁的小說《雲南起義》、《紅燈記》、《烈火金剛》、《新兒女英雄傳》、《平原槍聲》、《上海風雨》以及大量的唱段。土改時期他創作的唱段《抓壯丁》,曾作為階級教育的教材廣為傳唱。1958年他創作的唱段《雙趕車》榮獲阜陽地區創作一等獎,並灌了唱片,至今農村仍有人在演唱。他創作的唱段《趕黑驢》在全國廣為流傳,成為經典唱段。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趙春軒經常深入到農村宣傳各行各業的好人好事,有時是即性創作,現編現唱。1966年6月,小奈公社祝集大隊張莊生產隊,因社員鬧矛盾,一場麥在場裡無人去打。趙春軒隨曲藝隊下鄉宣傳路過此地,現場編了一段《假積極》以其特有的幽默,諷刺了那種弄虛作假、好占便宜、出工不出力的落後形象,引起社員共鳴。大家說“誰不乾、誰是個假積極”,隨後爭先恐後地投入到打麥工作中去。

文革期間趙春軒作為反動藝術權威被揪斗,尤其可惜的是其一生創作的記錄稿和獲獎證書也全部被毀。

生命不息 演出不止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視和各種現代傳播方式的興起,大鼓藝術逐漸失去了觀眾和市場。可一生執著、獻身曲藝的趙春軒仍堅持創作不停,並曾打算培養一批學員,改進曲藝演出,找出一條傳承發展曲藝的新路,可惜因條件所限未能如願。上世紀八十年代趙春軒仍然堅持趕廟會、下農村演出,成為當時亳州(今譙城)唯一的以此為生的職業藝人。直到身患重病,他才結束了自己的藝術生涯。趙春軒1990年去世,他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亳州曲藝的振興和發揚光大,盼望“趙派大鼓”後繼有人,這充分體現了一名老藝人對曲藝藝術的摯愛與追求。現在他的徒弟田素蘭仍然堅持在農村演出。古井集團女工許美玲(趙春軒徒弟的女兒),經過十年苦學,終於在曲藝界脫穎而出。2003年以來她先後三次在全國會演中奪得金獎,並被吸收為中國曲協會員。2003年她在銅陵演出時,幾名年長的評審不約而同地說“這是趙春軒的唱法”。人們為“趙派大鼓”後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