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學
姓名:趙成學
性別:男
民族:漢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學科:化學 最終學歷: 技術職稱:教授
工作單位:華中理工大學化學系,主任;九三學社湖北省 單位所屬機構:高等院校
是否院士:待定 國籍:中國
個人簡介:
電話:(027)7801152-2293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華中理工大學化學系郵編:430074
專業領域:
有機氟化學;自由基化學記
第三屆嘉陵區十大傑出青年趙成學
編者按:青年是時代的先鋒,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是文明新風的倡導者,是先進模範的帶頭者。中共嘉陵區委、嘉陵區人民政府命名表彰的第三屆“嘉陵區十大傑出青年”、“嘉陵區優秀青年”是全區廣大青年的傑出代表,他們用自己執著的追求和滿腔的激情抒寫了自己亮麗的人生,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嘉陵經濟社會發展譜寫出了輝煌的篇章,他們是建設嘉陵,奉獻嘉陵的中堅力量,他們為嘉陵廣大青年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現將“十傑青年”代表趙成學同志的先進事跡材料刊發於後,希望全區廣大團員青年以他為榜樣,立足本職,奮發圖強,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為推動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富裕、文明、平安、和諧新嘉陵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記第三屆嘉陵區十大傑出青年 趙成學
趙成學,男,37歲,大專文化,現任白家鄉柏家村黨支部書記。
該同志牢記黨的宗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五個好”為目標,按照幹部“四化”標準和德才兼備為原則,政治堅定,作風正派,工作求真務實,團結協調。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解放思想,真抓實幹,切實做到了“人民公僕為人民”,竭盡所能,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該同志多次被評為市、區、鄉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愛民書記。2002年獲省委組織部頒發的共產黨員實踐“三個代表”示範崗;2003年9月市“三百工程”優秀村幹部培訓班學習結業;2003年獲市人民政府表彰的2002年度勞務開發工作先進個人;2002年被嘉陵區委評為黨建工作暨“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優秀黨支部書記;2003年被嘉陵區委評為“三百工程”優秀村黨支部書記;2004年被嘉陵區委評為優秀“愛民書記”;2003年度嘉陵區勞務開發工作先進個人;2005年被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3月參加全市新農村建設暨“三滿意”活動示範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學習結業。現將該同志事跡介紹如下:
一、勞務公司當“紅娘”,昔日窮村變了樣
柏家村位於場鎮,有農戶525戶,1916人,勞動力1146人,耕地1544.6畝,人均耕地0.81畝。人多地少,不少人無所事事當“遊民”、“搓麻將”,使不少家庭越搓越窮,造成生活、經濟困難。對貧困戶缺資金的他借,缺物的他賒,幾年來他賒物借錢兩萬多元,但還是無法解決村民的貧困問題。趙成學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通過到外地考察後,認為要解決村民致富的問題,唯一的辦法是解決剩餘勞動力,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柏家村勞動服務公司,幾年來通過勞動服務公司輸出務工人員1800人次(包括鄰近鄉、鎮、村),每批勞務輸出,趙成學都要親自帶隊前往用工單位,安排好每個人的工作、食宿後才離開。他的認真負責,讓每個打工者和他們的家人放心,他的誠意感動了許多用人單位,所輸出的人員都能足額按時領取工資。未出現了起勞務糾紛或上當受騙事件。在勞務輸出中,服務公司先後為特別貧困家庭的打工者墊支車船費、生活費2萬餘元。為了解決打工者的後顧之憂,趙成學還將留守家園的勞動力組成7個有償服務隊,進行助耕、助收和照顧老人和小孩等。有序的勞務輸出,改變了柏家村村民的生活,60%的打工家庭建起了樓房或在市、區、鄉買了住房和門面,現務工人員年人均收入達7000元。
趙成學組織勞務輸出的同時,積極鼓勵回鄉創業。不少村民開辦養殖場,有的開磚瓦廠,有的在場鎮做生意,柏家村迅速出現十多個遠近有名的小老闆。4社譚勇有養鴿技術,2003年他將兒女打工掙的4萬元存款取出來,興建養鴿場,兩年來單靠賣鴿子,他就收入了2萬多元。最初他養鴿場只有美國王鴿200對,隨著規模擴大,現在有18個品種的鴿子2300多對,市場價值達10多萬元。2005年,13社外出務工人員趙海艷說服其丈夫——江西撫州林氏實業公司林瑞先生,投資250萬元在柏家村興建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嘉白冬粉廠,把本地紅薯加工成優質冬粉,利用林氏公司銷售網路向全國各地銷售。目前該廠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3月底可全面投入生產,全面投入生產後,預計年產值達6000萬元,將為嘉陵區經濟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二、支部協會攜手乾,催生經濟大裂變
多年來,紅薯是柏家村的主產糧食之一,占同季糧食種植面積的70%,但由於紅薯價格低,易腐爛,一直未能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柏家村黨支部書記趙成學到外地考察後,認為紅薯有很大的增值空間,柏家村因為缺乏紅薯加工產業鏈,紅薯增值太少,為使紅薯變廢為成“金”,黨支部先後請有技術的“土專家”來村現場受課達800人次,並要求每位黨員不但要帶頭學會苕澱粉、冬粉加工技術,而且還要將加工技術傳授給5戶以上的農戶。50多名黨員中譚維伯同志先後幫助17戶學會了苕澱粉加工技術;黨員青家才把苕藤、苕渣加工成糖化飼料,用塑膠袋貯存達一年以上不腐爛,豬吃了長膘快,降低了養豬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探索出了規模化養豬的新路子。為了做大做強薯業經濟,柏家村黨支部還向國家工商局申請註冊了“嘉白”牌冬粉商標。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苕澱粉、冬粉行銷協會,把黨支部組織優勢與社會能人優勢緊密結合實現了強強聯手。協會在支部領導下積極開展工作,產前提供良種選購和栽培技術,由原來單一的南薯88到現在的南薯99豫薯王脫毒一號等品種。產中提供各種型號的生產設備,並進行技術和管理培訓,產後簽訂保護價收購契約,在協會的幫助下,薯農由手工操作變為半機械化加工,不但提高了工效,而且冬粉也提高了質量,由黑、沙、澀變為晶瑩、潔白,紅薯由賤而貴,產業由小到大,加工時期由一季變為四季,產品遠銷國內十多年省市,供不應求。薯業經濟的發展催生了一批種植、養殖、加工、運輸專業戶。幾年來協會共組織銷售苕澱粉4000噸,冬粉6000噸,創收3000多萬元,人平年增收200多元。
三、為仆何成半日閒,情系千家萬戶間
1998年,該村12社的凡建國的妻子患白血癌含淚撒手人寰,留下沉重債務,他忍痛丟下兩個不滿12歲的小孩,背井離鄉去成都打工,指望能掙錢還債,供子女讀書。可不到三個月,卻在成都慘遭車禍,不醒人事。趙成學承受著“吃自家飯,操別家心”的非議,帶領村民凡光益趕往成都醫院照料凡建國。並三番五次與車主協調,爭取到更多的賠償金。在凡建國住院的40多天裡,趙成學忙前跑後,餵藥端湯,並拿出自家的錢給凡建國買營養品。凡建國的身體迅速康復,而趙成學的體重減輕了10多斤,家中的水稻也因誤了栽插季節大量減產。凡建國回家後,趙成學同志組織幹部民眾籌糧籌錢為凡建國全家解決生活問題,並多方籌集資金1萬元,為他修建了住房,發展起了養殖業,現已基本脫貧致富。
該村13社趙建國是遠近聞名的特困戶。一家幾口吃住在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破茅房內,用錢靠救濟,吃糧靠政府,不懂生產技術,被民眾稱為“懶漢”。趙成學同志任支書後,主動到他家做家訪,並結拜為弟兄,教他種養殖業技術,借錢給錢做本錢,動員兩個子女外出務工,現在他家年收入2萬元以上,不但修建了新樓房,而且購買了各種農機具,農用電器樣樣齊全,徹底擺脫了貧困。
幾年來,修建安身工程6戶,對4個社114戶進行了改廁、改灶、改井,實行井池園林配套,為方便民眾出行,修建到戶石板5公里,修建人畜飲水工程1處,改善了500人居住生活條件。
2005年該村民人均純收入由5年前1140元增加到3870元,413戶村民購買了彩電、冰櫃等,237戶修建了樓房,到城鎮建房51戶,戶戶安裝程控電話和閉路電視,村民過上了富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