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鈞墓

趙德鈞墓

趙德鈞墓位於崇文區永定門外西馬場。1956年發掘出墓志銘1方,為“遼故盧龍軍節度使太師中書令北平王贈齊王天水趙公夫人故魏國夫人種氏合附墓志銘”。1959年11月在此發現磚室墓1座,墓葬東向,為大型多室墓,總面積144平方米,全部用溝紋磚砌成。結構上部分為仿木建築,墓室規模較大,分前、中、後三進,每進主室兩側又築一耳室,共9室。9個墓室的平面皆為圓形。

地理位置

遼墓。位於崇文永定門外西馬場。

歷史典故

1956年發掘出墓志銘1方,為“遼故盧龍軍節度使太師中書令北平王贈齊王天水趙公夫人故魏國夫人種氏合附墓志銘”。1959年11月在此發現磚室墓1座,墓葬東向,為大型多室墓,總面積144平方米,全部用溝紋磚砌成。結構上部分為仿木建築,墓室規模較大,分前、中、後三進,每進主室兩側又築一耳室,共9室。9個墓室的平面皆為圓形。趙德鈞,唐同光三年(925)任盧龍節度使,鎮幽州。明宗時封北平王。後到幽州,打通幽州城東西兩側潞縣和良鄉地區的糧道,在幽州東南開鑿運河以行漕運。

建築情況

①前室。直徑2.74米,已殘破不堪。周壁分立四柱。東側大部被破壞,墓葬正門及墓道已無存,倒塌的亂磚向東延續10米左右。北、中、南三側各開一門,通往左前室、右前室和中室,墓壁上的彩繪及壁畫全毀,僅從倒下的一些牆皮碎塊上能看出彩繪的痕跡。左前室直徑1.76米,已倒塌,保存下來的墓壁殘高不到0.5米。墓室南側有門與前室相通。右前室直徑1.92米,周壁砌有四柱,斗拱部分保存較完整,北側有門通往前室。東西兩側各有壁畫1幅,保存較好。東壁下設一爐灶,長0.68米,寬0.44米,高1.03米,上置鐵鍋、石鍋、玉碗和銅勺等物。②中室。直徑4.12米,為放置棺木的地方。墓壁上部已殘,周壁砌有八柱,四側各開一門,通往前室、後室、左中室和右中室。墓壁原有壁畫4幅,均已殘毀脫落,左中室直徑2.9米。北部已破壞,墓壁均坍塌,由墓底可看出四柱痕跡,南側有門通往中室。中室直徑3.31米,保存比較完整,南壁上有一缺口。周壁分砌六柱,柱頭枋以下均未破壞,砌有直欞窗。北側有門通往中室,木門仍存,門上保留有門釘釘痕及鋪首遺蹟。東西兩側均有壁畫,西壁已殘,東壁保存完整。③後室。直徑2.6米。墓壁全塌,底座存有四柱痕跡。東側有門通往中室,南北兩側有門通往右後室和左後室。左後室直徑1.92米,保存完整,四壁砌四柱。南側有門通往後室。④壁畫。9座墓室皆施彩繪,牆壁上鑲有壁畫,但大部剝落,完整者僅存3幅。一幅墓室主人生前享樂圖,畫中共繪9人,左3人著紅袍,戴展角幞頭,其中2人有短須,臉部肥胖。3人正在欣賞一幅畫,畫的內容可看出有類似鳳凰的形象。右面6人為童僕,3人戴冠,其中1人手持寶劍,另3人梳髻,1個叉手於胸前。其餘2幅壁畫,東側壁畫繪女僕坐在案前,案旁邊還有一小水盆,女僕梳高髮髻,體態較胖,兩袖捲起,正在用手揉面。西側的一幅也繪一女僕,梳高髮髻,上繞一環形飾物,著方領長衫,手托一圓盤,作行走狀,盤底繪有山水畫,盤上置麵食2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