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忠[天津師範大學教授]

趙建忠[天津師範大學教授]

趙建忠,男,1963年生,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畢業,現為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當代紅學家,中國紅學會常務理事。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主要從事古典文學特別是紅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曾發起組織首屆全國中青年和海峽兩岸中青年學者紅學研討會。受聘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學術經歷和成就入選《紅樓夢大辭典》(增訂版)“紅學人物”和“紅學書目”相關條目以及“國內外紅學專家—互動百科”詞條,《人民日報》、《文藝報》、《今晚報》曾報導,並多次被校科研處年終考核的“績效獎”所認定。

主講課程

古代文學、紅樓夢研究、《紅樓夢》與明清小說研究。

研究方向

紅學研究。

主要貢獻

主要專著

專著類:

1.《紅樓夢續書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9月第1版。

2.《紅樓管窺》,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3 . 《紅學流派批評史略》

主要論文

論文類(*號為代表作):

*1.近代中國三次社會轉型與紅學批評範式的轉換,《文藝研究》2006年第2期。

2.回到中國悲劇,《文藝研究》1999年第6期。

*3.二十世紀外來文化思潮的湧入與《紅樓夢》研究學術空間的拓展——兼論紅學比較學派的發展前景,《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4期。

*4.二十世紀紅學流派的衝突對壘與磨合重構——兼論新世紀紅學流派的發展態勢,《紅樓夢學刊》2000年第4期。

*5.紅學研究中的史料還原與思辨索原——兼論新世紀紅學的範式選擇,《紅樓夢學刊》2000年第2期。

*6.紅學流派批評史的建構構想,《紅樓夢學刊》2004年第3期。

*7.探佚、新索隱、原型研究及其它——劉心武“秦學”的理論困境和文獻缺乏,《紅樓夢學刊》2006年第1期。

8.一粟未著錄的仿作《新紅樓夢》、《風月鑒》及其它,《紅樓夢學刊》2001年第2期。

9.未著錄的清人周百於《六續紅樓夢》新材料之考釋,《紅樓夢學刊》2001年第3期。

10.新發現的鐵峰夫人續書《紅樓覺夢》及張船山有關資料敘錄,《紅樓夢學刊》1995年第2期。

11.《紅樓夢續書研究》補考,《紅樓夢學刊》1998年第3期。

*12.紅樓夢續書的源流嬗變及其研究,《紅樓夢學刊》1992年第4期。

13.新世紀海峽兩岸中青年學者紅樓夢學術研討會綜述,《紅樓夢學刊》2001年第4期。

14.面向二十一世紀文獻、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與創新,《紅樓夢學刊》2002年第1期。

15.首屆全國中青年紅樓夢學術研討會綜述,《紅樓夢學刊》1999年第1期。

16.廋信文章老更成——深情緬懷杜景華老師,《紅樓夢學刊》2005年第4期。

17.從“美人淪落,名士飄零”看狹邪小說的多層意蘊,《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4期。

18.斑竹一枝千滴淚——林黛玉原型及其文化蘊涵,《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1期。

19.題詠派紅學的緣起、衍化及價值新估,《明清小說研究》2005年第3期。

*20.當前紅學研究的多元格局及發展態勢前瞻,《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21.二十世紀紅學研究的歷史反思,《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22.從《兒女英雄傳》與《紅樓夢》的差異看“崇武尚俠”的社會心理,《學術交流》2000年第6期。

23.回顧與展望——三次中青年紅學研討會的思考,《學術交流》2001年第6期。

24.程刻本《紅樓夢》後四十回真偽考辨的學術進程,《南都學壇》2000年第2期。

25.用動態文學觀考察紅學諸流派的利弊得失,《南都學壇》2002年第5期。

26.解味尋夢辟新天——《紅樓夢精解》管窺,《南都學壇》2000年第4期。

27.程刻本後四十回作者的探尋軌跡,《呼蘭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

28.苦戀與苦悟、拯救與逍遙——賈寶玉的精神家園,《呼蘭師專學報》2001年第4期。

29.走出“文化壁壘”的紅學——新世紀海峽兩岸中青年紅學研討會的思考,《福州師專學報》2001年第6期。

30.文本的回歸與超越——兩次全國中青年研討會的思考,《福州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

31.彌綸群言,獨出機杼——鄒自振《紅樓夢發凡》品讀,《閩江師專學報》2003年第4期。

32.《紅樓夢》治家理財芻議——賈府盛衰軌跡的考察,《濟寧師專學報》1991年第3期。

33.儉則興,奢則敗——《紅樓夢》理財問題芻議(上、中、下)作者:徐世鉅 趙建忠 陳光焱 黃文模,《財政》1990年第4、5、6三期連載。

34.脂鈔程刻紅樓版本的文化意蘊及研究者的價值取向,《津圖學刊》2002年第3期。

35.紅學的歧路與出路——劉心武“秦學”的理論困境與當代紅學方向的選擇,《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36.《紅樓夢》在國外傳播的跨文化翻譯問題,《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37.評劉心武的《紅樓夢》“揭秘”——兼論紅學研究學術空間“公眾共享”問題,《藝術評論》2005年11月,第24期

38.紅學研究的學術空間與“公眾共享”問題——兼評作家劉心武的《紅樓夢》“揭秘”,《閩江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39.未著錄的逸梅氏評點本《紅樓姊妹篇》及作者補考,載天津師範大學中文系論文集《文化、傳播、教育》1999年5月。

40.紅學史論的新構架——陳維昭著《紅學與二十世紀學術思想》及其它,《中國現代教育論壇》2003年卷。

41.“紅學”一詞的新考及“紅學”的定位問題,《中國現代教育論壇》2002年卷。

42.紅學題詠派的類型及存在載體形式,《中國當代教育雜誌》2003年第41期。

43.明義題紅詩及序真偽考辨,《中國當代教育雜誌》2003年第42期。

44.張宜泉及《春柳堂詩稿》辯證,《中國當代教育雜誌》2003年第43期。

45.從曹雪芹早期手稿的傳閱看《紅樓夢》版本系統,《中國當代教育雜誌》2003年第44期。

46.紅學題詠派“傷情補恨”的文化心理,《中國當代教育雜誌》2003年第45期。

47.紅學題詠派作品體現的“色空”觀念,《中國當代教育雜誌》2003年第46期。

48.紅樓百美詩、本事詩淵源及流變,《中國當代教育雜誌》2003年第47期。

*49.從“自傳說”、“典型論”向新批評範式的轉換看當代紅學的發展——百年紅學若干個案的考察與反思,《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50。兩百年來紅學流派研究範式的轉型與當代紅學新批評視野的建構,《紅樓夢學刊》2006年第4期。

*51。古典小說研究中的史料還原與思辯索原,《文藝理論與批評》2006年第5期

獲獎情況

1.《明義題紅詩及序真偽考辨》,香港新聞出版社的優秀論文一等獎。

2.《紅學題詠派的類型及存在載體形式》,香港新聞出版社出版優秀論文一等獎。

3.《紅樓百美詩本事詩淵源及流變》,香港新聞出版社優秀論文一等獎。

4.《從曹雪芹早期手稿的傳閱看紅樓夢版本系統》,香港新聞出版優秀論文一等獎。

5.被《中國當代教育雜誌》聘為副主編,此雜誌由香港現代教育研究會主辦。

6.《在文藝理論與批評》1997年第5期刊登〈紅樓夢續書研究〉書訊。

7.“紅學”一詞新考及其它 刊登在1999年1月23日《今晚報》。

8.關於續書的書評:紅學研究的補白之作 (趙金銘)刊登在1998年4月10日《今晚報》。

9.王蒙新近談《紅樓夢》研究,刊登在2001年9月12日《今晚報》。

10.首屆全國中青年紅樓夢研討會召開,刊登在1998年12月26日《文藝報》。

11.<紅樓夢續書外兩種〉刊登在1998年8月1日《今晚報》。

12.《紅樓夢》續書一種 刊登在1995年8月3日《今晚報》。

13.〈紅學家期待新世紀的紅學研究,文獻、文本、文化的融通與創新〉刊登在1999年11月27日《文藝報》。

14.趙建忠著《紅樓夢續書研究》問世 {雲} 刊登在1998年8月15日《文藝報》。

15.〈紅樓一夢今未醒〉{小黑} 刊登在1998年10月8日《人民日報》。

16.<本世紀最後一次紅學盛會在浙江舉行, 文獻、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與創新,刊登在1999年11月18日《人民日報》。

17.讀趙建忠著《紅樓夢續書研究》引思 (徐恭時) 刊登在《紅樓夢學刊》1998年第2期。

18.2000年9月10日在天津師範大學第三屆科研獎評選中獲三等獎。

19.1995年10月10日,《紅樓夢讀書的源流嬗變及其研究》在天津市古典小說戲曲研究會上獲優秀論文獎。

20.《紅樓夢續書研究》序 (胡文彬)刊登在《文藝理論與批評》1997年第6期 。

21.新世紀海峽兩岸中青年學者《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師大隆重召開(鍾聞) 刊登在《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22.探險、揭秘、益智——讀《大自然奧秘故事叢書》 刊登在1998年10月3日《文藝報》。

23.《電視劇 想要說好不容易》刊登在2000年5月20日《文藝報》。

24.《悠悠一夢歷百載兩岸學人話紅樓》(趙金銘)刊登在2001年8月13日《今晚報》。

25.新世紀海峽兩岸中青年學者《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在我校隆重召開(鍾聞)刊登在2001年9月15日《天津師大報》。

26.《同打瞌睡的女孩較一下“真”》刊登在1999年11月6日《文藝報》。

27.《昨夜西風凋碧樹》——為周汝昌先生研紅五十周年而作 刊登在1999年3月20日《文藝報》。

28.評劉心武的《紅樓夢》揭秘 刊登在2005年11月15日《天津日報》。

29.為劉心武的“紅學”一辨 ——與趙建忠先生商榷 (孟偉)刊登在《紅樓》2006年2月第1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