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乾祐元年又平睢陽之亂。周世宗征淮南,授右千牛衛將軍、濠州都監。罰蜀,蜀平,專領郡事。漢江水漲,每年壞堤沖毀民田,延進累石為岸同,方絕水害。太平興國初,大軍討幽薊 ,命延進督造戰炮八百,限期半月,延進公用八天而成。遼人擾邊,三戰大捷。以功累遷右金吾衛大將軍。卒,贈右武衛上將軍。
【人物故事】
趙延進隨機應變敗遼軍
宋太宗趙光義為了防止將領們擁兵自重,每到用兵之時,才臨時任命官員擔任指揮使、都招討使等職務,帶兵出征。另外,將軍出征之前,皇帝還要親自授予陣圖,要求指揮官必須按著規定的陣圖作戰。不管戰事如何,一律不許更改。就是敗了,也無大罪,不然,嚴懲不怠。這樣一來,儘管宋朝兵多將廣,武器精良,但由於照圖打仗,在和遼國作戰中屢戰屢敗,因此,每次出征,士兵們都又懾又懼,士氣十分低落。
遼國燕王韓匡嗣於公元979年9月又領兵侵犯宋邊境。太宗命雲州觀察使劉廷翰率兵禦敵,命崔翰、趙延進、李繼隆等帶兵參戰。
臨行之時,太宗故技重演,又把陣圖賜給了眾將、命他們按圖作戰,還要"務求必勝"。
朱軍行到滿城之時,遼兵漫山遍野,從東西兩面蜂擁而來,登高望去,只見煙塵滾滾,望不到邊際。
眾將眼看遼兵就要衝上來了,急忙按圖布陣。太宗這次賜給他們的陣圖是把大軍分成八陣,每陣之間相隔百步遠,把兵力分散開。
兵力這樣分散,能擋住遼兵鐵騎的衝擊嗎?大家禁不住驚慌恐懼起來。"皇上派我們來,不就是要把敵人打回去嗎?接著圖上打,非敗不可,情況緊急,只有集中兵力,才能勝利。這樣雖然有不照圖打仗的罪名,但總比喪師辱國好得多!"趙延進大聲說,他決心根據實際情況布陣排兵。
"萬一敗了,那可如何是好?"崔翰憂心忡忡他說。
"如果兵敗,罪名由我承當"趙延進堅定他說,因為他見遼國大軍已迫近,不能再遲疑了。
可崔翰還是猶豫不決,擅改聖旨的罪名實在令他恐懼。
"兵貴適變,怎能預定,這違背聖旨的罪名,我一人承擔了,如再遲疑,可就來不及了!"李繼隆也催促說。
崔翰終於下定決心,把八陣改為二陣,前後呼應。還派人去詐降。遼燕王韓匡嗣深信不疑,不加絲毫防備。
沒過多久,戰鼓齊鳴,殺聲震天,宋軍突然殺出,遼軍措手不及,很快敗退下去;宋軍窮追猛打,許多遼兵墜入坑谷。這一仗,宋兵殺死遼兵萬人,活捉三千,繳獲戰馬千匹,兵器不計其數。
捷報傳到京師,宋太宗沒有追究不按圖作戰的責任,反而封賞了趙延進。但奇怪的是,在以後的對遼作戰中,趙光義還是搞那老一套:戰前賜陣圖,定策略,大將們不得違背,戰爭的勝負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