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奢收稅

趙奢嚴明執法,既有利於趙王,也有利於趙王族,但他敢於殺平原君的家人,很難得。 趙之田部吏也:趙奢,本是趙國徵收田租的官吏。 趙奢,本是趙國徵收田租的官吏。

導讀

趙奢嚴明執法,既有利於趙王,也有利於趙王族,但他敢於殺平原君的家人,很難得。平原君先暗後明,為趙王族利益出發,無可歌頌。但在封建社會里,居上位者能與萬民共同奉公守法,利國、利民、利身,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原文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①,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②,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之。趙奢曰:“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③,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於王。王使治國賦,國賦太平,民富而府庫實。

注釋

趙之田部吏也:趙奢,本是趙國徵收田租的官吏。趙奢,趙國名將,早先為田部官吏。
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平原君家不肯交。平原君,趙惠文王的弟弟,名趙勝,任趙相,封於東武城,號平原君。
加兵:發兵入侵。
用事者:管事的。
縱:縱容。
奉公:奉行公事。

譯文

趙奢,本是趙國徵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稅的時候,平原君的家人不肯交。趙奢用法律處置,殺死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惱怒,想殺死趙奢,趙奢便說:“您在趙國是貴公子,如果縱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紀就會削弱,法紀削弱國家也就衰弱,國家衰弱則各國來犯,趙國便不存在了。您還到哪裡找現在的富貴呢!以您的尊貴地位,帶頭奉公守法則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則國家強大,國家強大則趙家江山穩固,而您作為王族貴戚,難道會被各國輕視嗎?”平原君認為趙奢很賢明,便介紹給趙王。趙王讓(他)管理國家賦稅,(於是)國家賦稅徵收順利,人民富庶並且國庫充實。

寓意

在這個故事裡,一個秉公執法,一個奉公守法,可見在商鞅變法以前法律制度在國家政治當中的重要性已經深入人心,此時此刻趙奢面對著以自己的生命為威脅的恐嚇處境岌岌可危,稍有不慎就會為自己的剛正不阿而招致以身殉職的命運,倘若當時只是以對對方心思的揣測採取行動,則很難在這樣的處境裡作出正確的判斷,更不用說以語言震懾對方了。趙奢所說的話之所以能使平原君折服,是因為他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有著深刻的認識,有了這種認識思想才不會左右搖擺,行動就會顯得勇敢無畏。趙奢後來成為一代名將,他心懷天下的寬闊胸懷和勇敢無畏的人格魅力在此已可見端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