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著作
出版學術專著《中西語言詩學基本問題比較研究》、《混沌的秩序:審美語言基本問題研究》2部,參編、合著《美學與藝術鑑賞》、《文學概論》等著作、教材9部,並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學術月刊》、《天津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60篇。另有多篇詩歌、散文作品在《大眾日報》等報刊發表。所發學術論文有20餘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新華文摘》、《哲學動態》、《文藝報》等轉載、薦介或摘引。
參編著作
1、《中西語言詩學基本問題比較研究》(個人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2、《混沌的秩序:審美語言基本問題研究》(個人專著),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3、《美學與藝術鑑賞》(編委、參編,高等院校21世紀人文素質教材),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造型藝術鑑賞》,(編委、參編,高等院校21世紀人文素質教材),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外美育思想家評傳》(參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偉人的詠唱》(參編),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文學理論元問題的多維審視》(參編),齊魯書社2005年版。
8、《文學概論》(合著,山東省五年制師範學校統編教材),齊魯書社2004年版。
9、《文學理論實用教程》(參編,21世紀中國語言文學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主要論文
1、《海德格爾後期語言觀對生態美學文化研究的歷史性建構》,《文學評論》,2009.5. 《文藝報》(2009.11.17)“理論視窗”欄目薦介。
2、《文學語言的慣性新論》,《文學評論》,2003.4.(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3.10)全文轉載;《文藝報》“理論視窗”(2003.9.23)薦介;《山東文藝評論叢書·文藝理論卷》(譚老哲、田川流主編,明天出版社2010年版)收錄。
3、《試論文學語言的可逆性》,《文學評論》,1996.3.《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6.5)摘要。
4、《從中國古代的宇宙模式看傳統敘事結構的空間化傾向》,《文藝研究》,2005.10.人大複印資料《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4)全文轉載。
5、《中國古代時間意識的空間化及其對藝術的影響》,《文史哲》,2000.4.《新華文摘》(2000.11)論點摘編;《哲學動態》索引;並受到專家學者來信好評。
6、《當代西方“反幻覺”詩學的語言哲學基礎及批判》,《文史哲》,2005.6.
7、《從“文”、“象”的空間性看中國古代的“詩畫交融”》,《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3.1.人大複印資料《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3.6)全文轉載。
8、《詩·言·思:試論中國古代哲學言語與思維的詩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0.3.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0.8)全文轉載。
9、《一個可逆性的文本:<豐乳肥臀>》的語言文化解讀》,《名作欣賞》,2003.5.
10、《儒家名實觀與中國傳統文論的生成》,《東方叢刊》,2004年第1輯。
11、《原初詩性與特殊用法:20世紀西方詩學、美學語言觀的兩種基本傾向》,《文學評論叢刊》,第5卷第1期。
12、《論現象學美學方法的整體性》,《山東大學學報》,1999.4.人大複印資料《美學》(1999.11)全文轉載。
13、《“存在本體”與“生態視野”:試談中國當代美學的前景與出路》,《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4.1.《中國美學年鑑》(2004)“成果選摘”摘錄。
14、《試論文學語言的慣性與動勢》,《山東大學學報》,1992.3.
15、《語言符號與審美》,《山東師大學報》,1996.1.
16、《論文藝美學的規範化與開放性》,《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2.《中國美學年鑑》(2002)“成果選摘”摘錄。
17、《從儒家語言觀看“文載道”與“詩言志”的歧異》,《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4.3.
18、《自然語言觀與詞物對應論》,《文藝美學研究》,2003年第3輯。
19、《中國傳統敘事藝術的陰陽對反結構》,《戲劇叢刊》,2004.2.
20、《美學關注人的現實生存》,《文藝報》理論版,2003.9.16.
21、《動情的追問》,《讀書》,1998.9.
22、《悖論與復調》,《名作欣賞》,2003.5.
23、《近年來現代西方美學研究大勢》(與張梅花合作),《中國美學年鑑》(2002),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24《當代文藝學研究趨向與“語言學轉向”的關係》原載《廈門大學學報》2005.6.《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1)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6.3)論點摘編。
25、《精神與生命的沉醉》,載《山東當代散文作家論》,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山東文藝評論叢書·散文評論卷》(王景科、高永升主編,明天出版社2010年版)收錄。
26、《論意境的空間性》,《戲劇叢刊》,2005.1.
27、《語言慣性與無意識》,《山東社會科學》,2005.6.
28、《後現代語言視野中的攝影文學》,《時代文學》,2005.3.
29、《從漢語的空間化看中西詩歌空間形式的同異》,《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5.5.
30、《從複合與間距論攝影文學的性質》,《中國民族報》,2005.7.29.
31、《多一點問題意識,少一點學科焦慮》,載《中國美學年鑑》2005年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論生態美學的困境與前景》,《廈門大學學報》,2006.5.《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6)摘錄。
33、《道不可言與境生象外——莊子語言哲學及其對意境論的影響》,《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7.3.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7.8)全文轉載。
34、《道言悖反與審美超越——道家語言哲學及其美學意義新探》,《廈門大學學報》,2007.4. 《新華文摘》(2007.21)論點摘編。被引用5次。《理論創新時代》(錢中文主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9年版7月版)收錄。
35、《從“存在與時間”到“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爾的空間化轉向及其生態美學意義》,《廈門大學學報》,2009.2.
36、《論生態美學的前景、困境與出路》,載王德勝主編《問題與轉型》,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年6月版。
37、《真功夫·卓視見·大視野》,載《中國文化研究》,2009.3.
38、《近年來杜威實用主義美學研究大略》,與萬曉艷合作,載《中國美學年鑑》(2006-2007),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版。
39、《生態語言學及其對生態詩學、美學研究的意義》,載《中國美學年鑑》(2006-2007),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版。
40、《試論福柯的空間化轉向與本質性寫作》(8000字),載《天津社會科學》,2010.12. 《試論福柯的空間化轉向與本質性寫作》(15000字),載《思想與詩學》,史忠義等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41、《語言觀念的修辭論轉向與語言文化詩學研究》,《學術月刊》2010.9.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1.2)全文轉載。
42、《關於語言詩學與文體學研究的對談》,(與麥可·圖蘭合作),載《文藝報》2011年11月2日。
43、《語言的“復魅”與自然的“湧現”》,載《全球化視野中的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曾繁仁、[美]阿諾德 ·伯林特主編),長春出版社,2011年5版。
44、《存在本體、生態視野與人文關懷:試論曾繁仁先生的存在論轉向與生態美學、美育研究》,載《人文情懷·學術探求》,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5、《可信性、獨立性、友善性》,《山東文學》,2011.12.
46、《海德格爾大道道說觀的生態文化意蘊》,《學術月刊》,2012.8.
47、《修辭語言觀與語言文化詩學研究》,《文藝美學研究》2012年卷,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48、《修辭與倫理:莫言<蛙>的敘事修辭學解讀》,《小說評論》,2012.6.
49、《文藝理論創新的立足點》,《文藝報》,2013.1.25.
50、《如何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文藝報》,2013.8.30.
51、《從生態語言學批評看“生態”與“環境”之辨》,《廈門大學學報》,2013.5.
52、譯文《自然母親的強暴?環境話語中的女性》([加拿大]澤伯拉·伯曼文),載《鄱陽湖學刊》,2012.4.
個人榮譽
曾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山東省齊魯文學獎”,“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 “中國新時期20年優秀文學理論論文獎”,“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優秀論文獎”等10餘項獎勵;並曾獲“山東師範大學傑出青年”、“山東師範大學三八紅旗手標兵”等榮譽稱號。獨立承擔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教育部和山東省社科規劃課題2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項,參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和教育部課題多項,並作為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主要課題組成員參與完成了《西方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
承擔項目
1、獨立完成《中西語言詩學比較研究》(02CZW003),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經費5萬元。
2、主持《語言與生態》(09YJC75105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經費6萬元。
3、主持《西方自然語言觀與當代生態詩學美學的語言哲學基礎建構》(09CWX708),山東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經費2萬元。
4、主持《生態語言學與生態文學、文化理論研究》(1213ZW007),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經費15萬元。
5、主持《美學基本理論的分析與重建》(13JJD750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經費20萬元。
獲獎情況
1、《試論文學語言的可逆性》,1997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中西語言詩學基本問題比較研究》,2011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3、《從中國古代的宇宙模式看傳統敘事結構的空間化傾向》,2007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4、《中國古代時間意識的空間化及其對藝術的影響》,2001年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5、《中國古代時間意識的空間化及其對藝術的影響》,2002年獲第三屆“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
6、《文學語言的慣性新論》,2004年獲第四屆“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
7、《當代文藝學研究的兩大趨向與語言學轉向的兩大變革》,2008年獲第五屆“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
8、《一個可逆性的文本》,2005年獲第二屆“山東省齊魯文學獎(文學評論獎)”。
9、《試論文學語言的可逆性》,2001年獲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評選的“中國新時期20年優秀文學理論論文獎”。
10、《文學語言的慣性新論》,2004年獲“第二屆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優秀論文獎”。
11、《從中國古代的宇宙模式看傳統敘事結構的空間化傾向》,2006年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2、《混沌的秩序:審美語言基本問題研究》,2004年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3、2005年12月,獲“山東師範大學研究生優秀教學獎”。
14、2009年12月,獲“山東師範大學研究生優秀教學獎”。
15、2005年10月,獲“山東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16、2006年5月,獲“山東師範大學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17、2010年3月,獲“山東師範大學‘三八’紅旗手標兵” 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