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趙世綱考古文集》共選編了趙世綱先生30篇文物考古學論文。主要涵蓋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裴李崗文化的發現與研究,裴李崗文化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空白,也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一項重大突破。二是中原春秋古國研究,根據楚人初期活動的遺蹟與遺物,論證了楚都丹陽就在今河南丹淅之地。根據同時期出土的楚文物與中原文物對比,證明楚文化源於中原文化。對侯馬盟書和溫縣盟書釋讀、分析,證實這兩地盟書均反映了春秋晚期晉趙鞅與范氏、中行氏鬥爭的文字記錄。三是音樂考古,賈湖骨笛和王孫誥鐘的發現,在中國音樂史及世界音樂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四是其他方面的研究,對春秋時期出土的青銅器鑄造工藝研究,證明我國在春秋時期已經廣泛熟練地套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趙世綱考古文集》適合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史、古文字學等學科的研究者及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品目錄
自序裴李崗文化的發現與研究
“賈湖骨笛”在音樂史上的重大價值
關於裴李崗文化若干問題的探討
裴李崗——歷史是這樣寫
石磨盤、磨棒是穀物加工工具嗎
篦紋的起源與傳播
裴李崗文化人口問題探索
論裴李崗文化在中華文明形成中的地位——為紀念裴李崗文化發現30周年而作
中原春秋古國研究
楚人在河南的活動遺蹟
試論楚“居丹陽”問題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銅器銘文考索
楚子棄疾匿與“楚子”的稱謂問題
再談淅川下寺2號墓的墓主與年代
淅川楚王族墓地的發現與研究
從楚人初期活動看丹陽之所在
淺論楚文化的淵源
論溫縣盟書與侯馬盟書的年代及其相互關係
晉公戈的年代小議
溫縣盟書的歷朔研究
侯馬盟書“內室”商榷
許國歷史文化考察
為B子受鍾與鄂國史跡
音樂考古
淅川楚墓王孫誥鐘的分析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編鐘的音高與音律
仰韶文化陶鼓辨析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談“荊軻易水別燕丹”畫像磚與築
固始侯古堆出土樂器研究
河南收藏的銅鼓分析
其 他
北宋楊承信墓誌跋
關於修定寺塔年代的再認識
春秋時期失蠟法鑄造工藝問題探討
附錄
厚積薄發見微知著——記考古學家趙世綱先生
趙世綱先生著作存目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