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
【作者】李白——《越中覽古》
【內容】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作者生平】
李白(701—762年),生於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乾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其詩想像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亦即詩人遊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有感於其地在古代歷史上所發生過的著名事件而寫下的。在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南方,成為世仇。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嘗膽,誓報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詩寫的就是這件事。 詩歌不是歷史小說,絕句又不同於長篇古詩,所以詩人只能選取這一歷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來寫。他選取的不是這場鬥爭的漫長過程中的某一片斷,而是在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國以後的兩個鏡頭。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蹟的具體內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勾踐還宮的情況。消滅了敵人,雪了恥,戰士都凱旋了;由於戰事已經結束,大家都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只“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託了出來。越王回國以後,躊躇滿志,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於是,花朵兒一般的美人,就占滿了宮殿,擁簇著他,侍候著他。“春殿”的“春”字,應上“如花”,並描摹美好的時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寫這一點,就把越王將過去的臥薪嘗膽的往事丟得乾乾淨淨表達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處是錦衣戰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這是多么繁盛、美好、熱鬧、歡樂,然而結句突然一轉,將上面所寫的一切一筆勾消。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勝利、威武、富貴、榮華,現在還有什麼呢?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幾隻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罷了。這一句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以慨嘆出之。過去的統治者莫不希望他們的富貴榮華是子孫萬世之業,而詩篇卻如實地指出了這種希望的破滅,這就是它的積極意義。 詩篇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淒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一般地說,直接描寫某種環境,是比較難於突出的,而通過對比,則獲致的效果往往能夠大大地加強。所以,通過熱鬧的場面來描寫淒涼,就更覺淒涼之可嘆。如此詩前面所寫過去的繁華與後面所寫現在的冷落,對照極為強烈,前面寫得愈著力,後面轉得也就愈有力。為了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詩人對這篇詩的藝術結構也作出了不同於一般七絕的安排。一般的七絕,轉折點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卻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到反面,就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這種寫法,不是筆力雄健的詩人,是難以揮灑自如的。他讓我們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 李白另有一首懷古詩《蘇台覽古》可資比較:“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蘇台即姑蘇台,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遊樂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此詩一上來就寫吳苑的殘破,蘇台的荒涼,而人事的變化,興廢的無常,自在其中。後面緊接以楊柳在春天又發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舊,歲歲常新,以“新”與“舊”,不變的景物與變化的人事,作鮮明的對照,更加深了憑弔古蹟的感慨。一句之中,以兩種不同的事物來對比,寫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詞,精煉而又自然。次句接寫當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還有一些女子在唱著菱歌,無限的春光之中,迴蕩著歌聲的旋律。楊柳又換新葉,船娘閒唱菱歌,舊苑荒台,依然瀰漫著無邊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宮殿,美女笙歌,卻一切都已化為烏有。所以後兩句便點出,只有懸掛在從西方流來的大江上的那輪明月,是亘古不變的;只有她,才照見過吳宮的繁華,看見過象夫差、西施這樣的當時人物,可以作歷史的見證人罷了。 此兩詩都是覽古之作,主題相同,題材近似,但越中一首,著重在明寫昔日之繁華,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結句寫今日之荒涼抹殺之,轉出主意。蘇台一首則著重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日之繁華,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來襯托變幻無常的人事,見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現手段又各自不同。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詩人變化多端的藝術技巧。
蘇台覽古
【內容】蘇台覽古
李白
舊苑荒台楊柳新。
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吳王宮裡人。
注:
蘇台:姑蘇台.
【賞析】:此詩一上來就寫吳苑的殘破,蘇台的荒涼,而人事的變化,興廢的無常,自在其中。後面緊接以楊柳在春天又發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舊,歲歲常新,以“新”與“舊”不變,不變的景物與變化的人事,做鮮明的對照,更加深了憑弔古蹟的感慨。一句之中,以兩種不同的事物來對比,寫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詞,精練而自然。次句接寫當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宮殿,美女笙歌,卻一切都已化為烏有。所以後兩句便點出,只有懸掛在從西方流來的大江上的那輪明月,是亘古不變的;只有她,才照見過吳宮的繁華,看見過象夫差、西施這樣的當時人物,可以做歷史的見證人罷了。
【背景】天寶初年,作者游蘇台時做此詩,通過對蘇台今昔變化的描寫,寫出春光依舊,而窮奢極欲的帝王已無處尋覓,表達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
興由“蘇台覽古”而起,抒發古今異變,昔非今比的感慨,則今日所見之苑囿台榭,已非昔日之苑囿台榭;今日苑囿台榭的楊柳青青,無邊春色,不僅令人想起它曾有過的繁華,更令人想起它曾經歷過的落寞。起句的“舊苑荒台”,以極衰颯之景象,引出極感傷的心境;而“楊柳新”,又以極清麗的物色,逗引起極愉悅的興會。前者包含著屬於歷史的巨大傷痛,讓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後者又顯示出大自然無私的賜予,召喚著人們去追求、去享受、及時行樂。第二句,繼續對這種感受作進一步烘托。由柳岸湖中傳來一曲曲悠揚悅耳的江南小調,更為這人世間不盡的春花春月增添了無限的柔情蜜意。不勝,猶不盡。“不勝春”三字,似乎將人們的歡樂推向了極致。但此時此刻,正是這些歌聲,勾引起詩人的無限悵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吳王的驕奢,西子的明艷,以及他們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歡,館娃宮中的長夜之飲,都不斷在詩人的腦海中盤旋浮動,使詩人躁動不安。由此,引出了三四兩句。這是經由“舊苑荒台”逗引起的情感體驗的進一步升華。人間沒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舊,昔日蘇台富麗堂皇,歌舞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掛在西江之上的一輪明月了。這兩句景色淒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盡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讀者的情感體驗產生了新的飛躍。永恆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宮中美人,作為一組具有特殊象徵意義的語境,旨意遙深,感人肺腑!
這首詩所表述的不僅有古今盛衰的歷史喟嘆,而且有執著強烈的生命意識。因為,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總是在不斷追求著自由自在,追求著超越解脫。但是,這種渴望與追求常常難以實現,人就常常難免陷入一種痛苦絕望的境地。古今賢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無一例外。
相關詞條
-
《蘇台覽古》
《蘇台覽古》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描寫了姑蘇台的今昔變化,突出了春光依舊,而窮奢極欲的帝王已無處尋覓的現實,表達了作者對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全詩...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賞析 背景 -
《越中覽古》
《越中覽古》,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懷古詩之一。這是詩人遊覽越中(今浙江紹興)有感於吳越之爭的懷古之作。詩人只選取了越王班師回國的兩個鏡頭,...
原詩 譯詩 作品賞析. 特色 作者簡介 -
越中覽古
《越中覽古》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懷古之作。此詩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蹟的具體內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越王勾踐還宮的情況;結句突然一轉,說過去曾經存...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古今人表
《漢書·古今人表》,是《漢書》中最後的一篇。 本表是新制,在二十四史中絕無僅有。它以古代人物為經,以品第人物為緯,按九品分了九欄。根據表序“上智”“下愚...
序文 表文 圖表 -
蝴蝶安安[網路言情小說作家]
的獨立精神和質樸內涵。在很多領導和名人眼裡的她是“時尚性感而又不失活潑可愛的美才女”,可謂是“美貌與智慧兼備,婉約與悠揚並存。” 她的小說是亂世中...的力量,她的詩作處處有景,景中有情。完結小說代表蝴蝶安安1、《空城鎖骨...
作者簡介 人物評價 完結小說代表 連載中小說 電影文學作品 -
古靈四先生學案
古靈四先生學案,陳襄、鄭穆、陳烈、周希孟並成為“古靈四先生”。
-
中國醫籍通史(第一卷)
介傷寒論脈訣 兆傷寒脈訣 王廷鈺傷寒方經解
作品目錄 -
金陵古版畫
<金陵古版畫>一書於1993年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是版畫史家周蕪先生的遺著。
-
《古今詞話》
法。剪采雜而顓古者卑之,操作易而深研者病之。即工力悉敵,意態紛陳,要皆糠...,上不牽累唐詩,下不濫侵元曲者,詞之正位也。豪曠不冒蘇辛,穢褻不落周柳者...玉台新詠載烏夜啼,徐陵云:“繡帳羅幃燈影獨,一夜千年猶不足。惟憎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