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國際大都市

走向國際大都市

《走向國際大都市》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叢書”中的一本。對改革開放30年上海這座特大型城市的發展成就、發展戰略、發展經驗、發展理念和城市面貌、城市功能、城市精神建設等進行了研究總結,對上海市情的深刻變化、發展中面臨的諸多新挑戰作了分析。

內容簡介

《走向國際大都市》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總序
緒論 城市的變遷
(一)從城市(city)到大都市(Metropolis):城市的發展與變遷
(二)走向國際大都市之路
第一篇 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與城市能級提升
一、國際大都市三次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最佳化
(一)國際大都市產業結構變化的總體趨勢
(二)上海三次產業結構的適應性調整與最佳化(1978~1990年)
(三)上海三次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與最佳化(1991~2000年)
(四)上海三次產業結構的協調性調整與最佳化(2001年至今)
(五)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的成功經驗
二、國際大都市工業結構調整與國有企業改革
(一)國際大都市的工業結構特徵
(二)上海工業結構適應性調整與工業管理體制改革(1978~1990年)
(三)上海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與現代企業制度建設(1991~2000年)
(四)上海工業結構協調性調整與產業組織最佳化(2001年至今)
三、國際大都市服務業結構的調整與最佳化
(一)國際大都市服務業結構特徵
(二)上海服務業結構適應性調整分析(1978~1990年)
(三)上海服務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分析(1991~2000年)
(四)上海服務業結構協調性調整分析(2001年至今)
四、自主創新、經濟成長方式轉變與上海城市能級提升
(一)自主創新與國際大都市
(二)上海經濟成長方式的主要特徵及其問題
(三)上海自主創新的主要特徵及其問題
(四)以自主創新引領上海經濟成長方式轉變
五、經濟全球化與上海城市國際化
(一)經濟全球化的成因與特徵
(二)世界城市體系與全球城市區域
(三)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城市國際化的作用與影響
(四)全球化條件下上海與國際大都市經濟發展比較
(五)上海經濟發展的不足及其今後發展方向
第二篇 城市空問規劃、建設與布局的調整
一、國際大都市空間研究的理論熱點及前沿
(一)城市理論的研究視角:從經驗解釋到微觀模型
(二)城市實踐視角的探索:基於城市發展現實問題的爭論與反思
二、國際大都市建設的舊區改造
(一)上海舊區改造的簡單回顧
(二)上海與主要國際大都市舊區改造的比較
(三)關於上海走向國際大都市舊區改造之路的建議
三、城市公共空間與建築的國際大都市之路
(一)城市公共空間及建築的特性及作用
(二)改革開放30年上海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歷程
(三)上海與國際大都市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比較
(四)上海走國際大都市之路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主要措施與建議
四、城市道路交通建設和融資的國際大都市之路
(一)上海城市交通道路建設歷程與成就
(二)上海與國際大都市的比較:特點與問題
(三)最佳化上海交通道路建設的措施與建議
五、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國際大都市之路
(一)改革開放30年上海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歷程
(二)上海與國際大都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比較
(三)上海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完善上海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一些建議
六、城市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的國際大都市之路
(一)公共基礎設施的特性及建設與融資的類型與特點
(二)改革開放30年上海公用基礎設施建設與融資的發展歷程
(三)國際大都市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及融資的成功經驗與上海的問題
(四)最佳化上海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與建議
七、城市空間布局和郊區建設
(一)上海城鎮空間發展演變的歷史回顧
(二)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城鎮空間發展的經驗與特徵
(三)上海城鎮空間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四)上海城鎮空間發展演變的影響因素和變化趨勢
(五)上海城鎮空間布局與郊區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第三篇 城市治理改革和城市社會和諧
一、國際大都市財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展
(一)國際大都市財政管理體制的合理性研究
(二)上海財政體制發展歷程與現狀
(三)上海財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四)改革上海財政管理體制,發揮市區兩級政府積極性
二、國際大都市社區建設及其治理
(一)國際大都市的社區建設及其治理
(二)上海市社區建設面臨的狀況及其特徵
(三)上海城市社區服務與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
(四)促進上海城市社區和諧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三、城市移民和流動人口
(一)上海流動人口的發展趨勢與特點
(二)上海對流動人口管理的政策經歷了從嚴格控制向加強服務的轉變
(三)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工作取得的經驗
(四)上海市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五)上海市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政策改革探討
四、城市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和完善
(一)城市公共服務的改革和完善
(二)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和完善
五、住房保障體系發展的國際大都市之路
(一)改革開放30年住房保障制度變化的歷程
(二)國際大都市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特點
(三)完善上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的主要建議
六、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文化遺產保護
(一)改革開放後上海的文化遺產保護歷程
(二)上海與主要國際大都市文化遺產保護的比較
(三)上海走向國際大都市文化保護之路的建議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2.財政資金特別是中央財政為住房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撐
從已開發國家的經驗來看,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一方面需要穩定的財政支出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要按照不同的財稅體制,分清各級政府的責任。以英國和德國為例,兩國都有相應的部門或機構負責居民住房保障問題,這些機構根據法律設立,承擔法律規定的職責。根據兩個國家政治和稅收體制的不同,法律對住房保障責任的規定也有區別。在英國,財稅收入主要歸中央政府所有並統一使用,解決低收入居民住房問題的責任明確由中央政府負責,地方相應設立住宅建設、補貼發放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工作;相關的資金投入由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地方機構的資金來自於財政預算撥款和出售公房收入。在德國,實行中央和州之間的分稅制,法律明確住房保障的責任在州政府,但主要的住宅法律由中央政府制定(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在規定範圍內制定具體的地方法律),中央政府同時通過資金支持的手段推動相關措施的實施。
在英國和德國的中央財政預算中,住房保障資金的投入是一個重要方面。英國中央財政預算中的住房保障資金,大約占預算支出總額的6%左右。德國雖然規定由州政府負責解決居民的住房問題,但中央政府財政預算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住房保障資金。如1999年度,德國聯邦交通和住房部掌握的州際道路交通及住房資金500億馬克(僅次於社會保障部),用於住房的資金占100億馬克;其中住房儲蓄獎勵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
3.住房保障的對象、標準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及時進行動態調整
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住房的供求關係狀況有很大的差別,住房保障的需求程度和發生作用的範圍也會相應產生很大的差別。在住房嚴重短缺時期,住房供應不能滿足住房需求,住房價格與城鎮居民家庭平均的住房支付能力差距較大,需要政府保障的範圍相對較大,需要保障的程度也較高。而在住房供求關係相對緩和時期則與之相反。已開發國家住房保障制度目標群的範圍經歷了由大到小的轉變。在住房短缺時期,其住房保障制度的目標群範圍幾乎包括高、中、低收入階層;隨著住房短缺問題的逐步解決,住房保障制度目標群的範圍逐漸轉向中、低收入階層;而隨著住房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和住房發展階段的進一步升級,目前,已開發國家政府住房保障制度的目標群完全鎖定在低收入階層。

後記

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我們於今年2月籌劃撰寫出版上海市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叢書。經反覆研究,確定了12個選題,即“中國和平發展
道路的歷史選擇”、“現代化的模式選擇~一中國道路與經驗”、“民族復興的思想綱領——科學發展觀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價值”、“走向自
主創新——中國現代創新的路徑”、“經濟奇蹟的解讀”、“資本與勞動的共贏邏輯”、“法治境界的探求”、“中國發展的精神因素”、“
文化繁榮的追尋”、“社會的生產1978年以來的中國社會變遷”、“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走向國際大都市”。同時,組成了叢書編委會
,確定了叢書首席專家制度,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由首席專家組織撰寫班子。與上述選題相對應,聘請了黃仁偉、胡偉、鮑宗豪、李湛、桑
玉成、權衡、何勤華、童世駿、趙蘭英、李友梅、諸大建、左學金等12位同志為首席專家,主持各自選題的研究和撰寫。
從3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6個月,各選題撰寫組集中精力研究、撰寫和修改書稿。此間,叢書編委會對提綱逐個進行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在進一
步修改後確定了詳細提綱。潘世偉同志審讀了大部分書稿,並對部分書稿提出修改意見。
叢書的研究撰寫,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力求體現黨的十七大精神、反映黨的十七大和我們黨
多年來關於改革開放的思想、觀點和論斷,力求反映改革開放30年我國社會生活的新變化新面貌;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力求
理論性與實證性結合,既有理論概括又有案例分析,努力做到事實準確、觀點鮮明、邏輯嚴謹、文筆生動、富有新意。

序言

在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年之際,上海市委宣傳部組織撰寫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叢書同大家見面了,這是上海市理論界獻給改革開放30周年的
一份禮物。
30年前,我們黨果斷結束“文化大革命”,把工作重點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勇敢開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領導人民譜寫中國改革發展的壯麗史詩。從此,堅持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中國人民歷史活動的主題,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同改革開放聯繫在一起。
30年來,黨和人民高舉改革開放的大旗,義無反顧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征程中銳意創新,開拓前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
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等全面改革和不斷擴大的對外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
產力,極大地改善了廣大人民民眾物質文化生活,使中國成功地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
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今天,一個面向現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走上了擺脫貧困、逐步富裕的廣闊道路,而且為
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
富,是新的歷史階段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她使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帶來了光明前景,給當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帶來了信心。3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不僅創造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的
偉大成就,而且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
僅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根本保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