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新世紀的私法自治
內容介紹私法自治作為民法的最高指導原則,在國家與社會關係起了巨大變化的二十世紀,並沒有任何動搖;剛好相反,人類在走入新世紀時,對於這樣的一個大原則似乎有了全新的領悟,導航政府、管制革新、夥伴關係、第三條路,只是從不同角度描繪同一個願景:讓個人有更大的決定權,也承擔更大的責任。 公私法因為理念趨同而走向有機的組合,對於這兩大領域的立法和釋義學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紀交會之際,只見到處都是在翻修民法,台灣的財產法修正堪稱大潮流下的小支流,但我們有沒有正確掌握方向? 這本書整理了作者的分析,整體財產法的趨勢觀察,大陸立法可以參考的台灣經驗,公平法在行政和民事執行上的適當功能分配,侵權法體系應該如何操作來回應管制和自治的新關係,物權法上役權如何重構以利自治,乃至公平會的再造,調和產業管制與市場競爭的公平法第四十六條如何操作等等,從巨視到微觀,它嘗試打開法律人的視野。
內容介紹
私法自治作為民法的最高指導原則,在國家與社會關係起了巨大變化的二十世紀,並沒有任何動搖;剛好相反,人類在走入新世紀時,對於這樣的一個大原則似乎有了全新的領悟,導航政府、管制革新、夥伴關係、第三條路,只是從不同角度描繪同一個願景:讓個人有更大的決定權,也承擔更大的責任。當國家的管制從實體轉移到程式後,自治的規模大幅擴張,管制的規模卻未見減少,可以說是自治中有管制,寓自治於管制。公私法因為理念趨同而走向有機的組合,對於這兩大領域的立法和釋義學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紀交會之際,只見到處都是在翻修民法,台灣的財產法修正堪稱大潮流下的小支流,但我們有沒有正確掌握方向?這本書整理了作者的分析,整體財產法的趨勢觀察,大陸立法可以參考的台灣經驗,公平法在行政和民事執行上的適當功能分配,侵權法體系應該如何操作來回應管制和自治的新關係,物權法上役權如何重構以利自治,乃至公平會的再造,調和產業管制與市場競爭的公平法第四十六條如何操作等等,從巨視到微觀,它嘗試打開法律人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