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頓[英國地質學家]

赫頓[英國地質學家]
赫頓[英國地質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傑姆斯·赫頓(James Hutton,1726—1797) 英國著名地質學家。1726年6月3日生於愛丁堡,1797年3月26日卒於愛丁堡。赫頓在英格蘭愛丁堡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轉而從事醫藥學研究,1749年獲萊登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他所倡導的“均變說”為地質科學奠定了一塊基石。早年曾先後學習法律、化學、醫學和務農。1768年放棄農業,從事地質科學的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早期成長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科學界普遍採用了推理的觀念,赫頓進行了認真觀察和推演,認為在地表看到的岩石是由一系列災變事件所產生的這種風行一時的看法不可相信。相反,他認為,由於內力作用,某些地區可能上升,然後遭受侵蝕,而另一些地區可能下降,成為沉積物淤積的盆地。關於地球表面的岩石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在他之前已有魏爾納的“水成論”,“水成論”者認為所有岩石都是在一個全球性的大洋中形成的。赫頓則不這樣認為,他通過審慎的觀察和推理,認為玄武岩和花崗岩曾經是熔體。熔體發生侵位後來到了地表,這些岩石是火成的而不是水成的,赫頓因此成為“火成論”的代言人。火成論的提出,產生了運動的地球的觀念,這就為現代地質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赫頓博覽群書,參加各種科學學術會議,四出旅遊,觀察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終於成為博學多才的地質學家。

後期發展

1785年,赫頓在英國愛丁堡皇家協會上提出了“均變說”。他認為現代地質過程在整個地質時期內,以同樣方式發生過,並且基本上有相同的強度。根據“均變說”能夠用現在觀察到的現象去解釋過去的地質事件。1788年,赫頓又發表了《地球論》,對陸地形成、消失和再生的規律進行了探討研究。以後,他抱病修改他的舊作,《地球論》分二冊重版。書中列舉許多例證,證實了他的論點。由於赫頓的理論與當時流行的見解相悖,加上他的寫作風格又不易為人所了解,因而許多人對他的論斷意見紛紜,競相反對。後來,他的密友約翰·普來費爾結合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寫了一本名為《赫頓地球理論說明》的書,簡明扼要地進一步闡述了赫頓的“均變說”,使“均變說”更加嚴密,無懈可擊,從此,赫頓的思想在地學界贏得了廣泛的支持,並成為地質科學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