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土國

語出:《隋書·赤土國傳》:“ 赤土國 , 扶南 之別種也。在 南海 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所都。土色多赤,因以為號。”亦簡稱“赤土”。《資治通鑑·隋煬帝大業四年》:“帝募能通絶域者,屯田主事 常駿 等請使 赤土 。”

赤土國

赤土國,古國名,故地大多認為在今馬來半島。氣候炎熱,因其土地呈赤色而得名。簡稱“赤土”。

地理位置

《隋書·南蠻傳·赤土》記載:“赤土國赤土國,扶南之別種也,在南海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所都,土色多赤,因以為號。東波羅刺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拒大海,地方數千里,……不知有國近遠”。赤土國建於南洋紅壤地上,是一個方圓數千里的大國,根據學者的研究,也就是今天的蘇門答臘島。 
赤土國地處東南亞交通的咽喉地帶,東晉著名高僧法顯曾前往印度求法,回國時,曾搭載商船在此地停留了半年才回國,赤土深受印度文明的影響,“其俗敬佛,尤重婆羅門”,文明程度高。

風俗習慣

赤土國的風俗習慣是:男女都穿耳剪髮,穿長桶裙。父母兄弟死,死者親人要剃去頭髮,穿上素服。葬俗是火葬與水葬的結合,將死者放在竹木筏上,填上柴薪,在水中放火燒薪,任由木筏飄流。

與中國的來往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隋煬帝遣常駿等人訪問其國,受到隆重接待,建立友好關係。《隋書》《唐書》和《通典》等史書都記錄了此國。
大業四年(608年)三月十九日(壬戌),赤土國派使者向隋煬帝進貢了地方土特產,隋煬帝派大臣常駿隨赤土使者,出使赤土。當時,煬帝讓常駿帶了很多絲織品送給赤土國王,常駿從“南海郡乘舟”,坐船走了幾個月才到赤土國境。赤土國王聽說隋朝派使臣來看望,十分高興,派了30艘船來迎接,奏樂擊鼓,吹吹打打,好不鬧熱。上岸走了一個多月到了其國都,國王派兒子來迎常駿,送了許多禮物給常駿,後來赤土國王又盛宴款待了常駿。常駿到達赤土後,曾以赤土國為中心,四出交往,使南洋十多個國家與中國的交流。
赤土國王還派王子跟隋使回訪,王子送給煬帝的禮物有金芙蓉冠、龍腦香。大業六年,煬帝在今河南靈寶接見了赤土國的王子,賞賜了王子及隨行官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