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贛南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贛南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現有專門史和民俗學兩個碩士點,有歷史學、人文教育、旅遊管理、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五個本科專業以及綜合文科教育、英語導遊兩個專科專業。其中,歷史學為國家特色專業,民俗學為江西省“重中之重”學科,專門史為江西省重點學科。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現有教師4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16人(含在讀博士),碩士2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工程”人選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

概述

設有專門史和民俗學碩士點,專門史和民俗學被批准為江西省重點學科。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擁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客家研究中心和中央蘇區研究中心,以及蔣經國研究所、客家社會與民俗研究所、旅遊開發與規劃研究所、畲族文化研究所等六個研究機構,現有歷史與人文、旅遊管理、地理與資環三個教研室。院資料室面積105平方米,藏書17282萬冊,涵蓋哲學、經濟學、歷史學、地理科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並形成了蘇區史、客家學、蔣經國研究等方向的系統資料。院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齊全,擁有多媒體教室、地理基礎實驗室、地理信息實驗室、旅遊實訓室、形體訓練室各一間;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本科目錄要求開足主幹課程。 

學科建設

本科教育

專門史

專門史學科成立於1998年,2003年11月被確定為學院重點學科。2004年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蘇區社會史和客家社會與文化。 學科點現有教師和研究人員16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博士9名,江西省學科帶頭人2名,省中青年骨幹教師3名。1人被聘為江西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點兼職導師,3人被聘為江西師範大學專門史碩士點兼職導師。

本學科有中外文藏書5萬餘冊,擁有中外文期刊百餘種,除學院圖書館辟有本學科特藏室外,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專業資料室有藏書2萬餘冊;另外,蘇區研究所和客家研究中心各建有資料庫。

本學科公開發表論文134篇,其中高質量論文18篇;出版學術專著12部;獲省部級優秀成果獎6項。承擔各級各類課題29項;其中國家青年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社科規劃辦項目11項,省教育項目9項。科研經費合計23.66萬元,平均每年5.915萬元;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年平均科研經費0.59萬元以上。

本學科圍繞蘇區社會史和客家社會與文化展開研究,凝鍊了學科方向,匯聚了學科隊伍。本學科點依託一院兩所(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中央蘇區研究中心、客家社會與民俗研究所),具有跨系科和綜合性的特點。學科研究人員除具有良好的歷史學素養外,還具備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多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具有多年社會調查和田野調查經驗。他們採用文獻資料和田調查資料綜合分析的方法推出的系列研究成果,具有視角和觀點新穎、內容豐富、方法先進的特點,為學術界所矚目。

本學科十分注重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先後主辦了4次國際性學術研討會,與著名漢學家、法國遠東研究院勞格文博士合作編撰客家傳統社會研究叢書,併合作做《客贛文化比較研究》課題,具有開放性、國際合作性的特點。

與此同時,本學科積極為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出謀獻策,提供決策參考,正在和必將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民俗學民俗學是江西省重點學科,是江西省唯一招收民俗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2009年被評為江西省“重中之重學科”。該學科擁有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學、科研隊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7名,博士11名(含在讀),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名,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近幾年來承擔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42項,出版學術專著15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獲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項15項。該學位點建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60餘萬元的教學科研設備,並有中外文專業圖書5.5萬冊、中外文專業期刊一百餘種。

該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客家民俗研究、地域民間文藝、民俗學與民俗旅遊,圍繞著這三個主要方向,該學科組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與科研工作,獲得了許多珍貴的資料並取得了一些重要科研成果。

該學科重視學術交流與整合科研力量,近些年來邀請了包括法國遠東學院院士勞格文博士、中國民俗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葉濤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萬建中教授、中國民谷學會常務理事、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余悅先生在內的許多國內外著名民俗學專家前來講學並指導民俗學學科建設,並聘請了一批專家作為該學科的兼職教授或研究員,大大促進了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研究生教育

專門史碩士點專門史學科專業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高素質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其中有博士學位者3名,江西省學科帶頭人2名,江西省中青年骨幹教師3名。近幾年來承擔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5項,出版學術專著15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獲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2項。該學位點建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60餘萬元的教學科研設備,中外文專業圖書5.1萬冊、中外文專業期刊百餘種,能為有志者提供良好的學習、研究條件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辦學目標

通過迎評促建和多年教學實踐,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形成了自己的辦學思路與特色: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院、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師範教育和本科為主體的多學科、多形式的辦學格局,主動適應地方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具有師表風範、人文與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師資及其他複合型高級人才,把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建設成為在省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的品牌學院。 具體目標是:

1、一方面積極推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高素質的新型師資。按照國家“質量工程”建設的要求,全面落實歷史學國家特色專業的各項建設任務,並以此帶動其他師範類專業建設。另一方面,大力辦好套用型非師範專業,如旅遊管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力爭將旅遊管理(本科)、人文教育(本科)、地理科學(本科)專業建設成為省級品牌專業。

2、認真抓好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央蘇區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以及專門史、民俗學二個省級重點學科的建設,建設好專門史和民俗學二個碩士點,積極申報旅遊管理、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點。

下屬機構

贛南師範學院中央蘇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於2002年6月,是在1990年成立的蘇區研究所基礎上組建的,2007年7月被江西省教育廳批准為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任主任張玉龍教授、博士。中心的宗旨是總結歷史經驗,研究執政規律,繼承革命傳統,發揚蘇區精神,融匯學術成果,開發紅色資源。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央蘇區史研究、蘇區精神與黨的先進性建設、紅色資源開發利用、蘇區教育研究,下設中央蘇區史研究室、蘇區精神與黨的先進性建設研究室、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室、蘇區教育研究室。中心整合了校內外中央蘇區研究方向的學術力量,專門研究中央蘇區這一段光榮的革命歷史,是一個跨專業、跨學科的開放性研究機構。

作為一所地處紅土地的高等學校,深入開展對中央蘇區革命鬥爭與建設事業歷史經驗的研究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不僅得地利之便,而且切合地方社會發展要求,頗具地方特色。我校很早就開展了對中央蘇區史的研究,並形成了一支素質好、水平高的研究隊伍。目前,中心有專職科研人員4人,兼職科研人員13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6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7人;博士4人,碩士8人。

2007年以來,中心科研人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9項,科研經費44萬多元;圍繞中央蘇區相關學科組織有關專家撰寫、出版了學術專著17部;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在C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15篇;獲省部級社科成果獎2項。代表性成果有:1999年,我校蘇區研究所組織出版了一套8卷本的《中央蘇區研究叢書》,對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社會文化等諸方面展開了全面的頗有價值的論述,引起了學術界的強烈反響,《人民日報》、《學習時報》等14家國內新聞媒體和學術刊物作了評價介紹,讚譽“該叢書是我國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系統的既有學術品位,又具有可讀性的中央蘇區研究叢書,其中有些專著填補了蘇區研究領域的空白”;2009年,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中心組織出版了由中共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和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作序的《中央蘇區研究叢書》(10種),涉及中央蘇區的政權建設、經濟建設、文化思想、新聞出版發行、社會變遷和社會動員等內容,史料豐富,原創性強,對我們回顧中國共產黨所走過的光輝歷程、真實了解中央蘇區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以及研究和弘揚偉大的蘇區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隨後,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政府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教育網、《新華文摘》、《中華讀書報》、《文匯讀書周報》以及《江西日報》、江西衛視等30餘家媒體詳細報導叢書有關情況,對叢書出版發行的理論及現實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中心進一步加強了人才培養和革命傳統教育。中心依託專門史碩士點和省級重點學科培養中央蘇區史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開設了中央蘇區史方向的系列選修課程,如《中央蘇區史研究》、《中央蘇區史》、《中央蘇區社會變革史》等。同時,啟動大學生紅色教育工程,成立“大學生紅色文化研究協會”,開辦“紅土地講壇”,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此外,充分利用中心的學術優勢、資料信息優勢,積極開展諮詢服務,主持或參與紅色旅遊、紅色產品規劃設計工作20餘項(人)次,開展學術諮詢活動20餘項,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心將大力弘揚蘇區精神,打造中央蘇區研究品牌特色,全面落實中心科研體制改革、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諮詢服務等各項任務,努力將中心建設成為蘇區精神和紅色文化理論研究中心、革命傳統教育中心、學術交流中心、紅色資源開發中心、文獻資料中心,力爭建設成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